李隽辉:应许之地,中国资源型城市现状调查

2018-05-18 08:26李隽辉闻声
摄影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阜新资源型景德镇

李隽辉 闻声

明代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第三卷有言:“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指人们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和资源,就依靠什么生活。这句话许多中国人都十分熟悉,回顾历史,不论中西,不同地域的人们也大都如此生活着。而近代工业文明发展后,石油、煤炭、金银、铜铁、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资源消费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资源开发也成为部分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李隽辉

然而,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坐吃山空”,当资源消耗殆尽,又该如何维系曾经资源丰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这一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提出,也越来越多地被思考。李隽辉也是思考者之一,他通过影像调查的方式来呈现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

追问资源城市转型

位于辽宁省西部的阜新市曾有着辉煌的过去。在新中国的建设历程中也曾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阜新矿藏资源多,储量大,各类矿产地有228处。除了煤储量较大外,萤石、硅砂、沸石的储量也居辽宁省内之首。1960年代,阜新便被当时国家煤炭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共同授予“煤电之城”的荣誉称号,阜新海州露天矿在当时就是“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机械化露天煤矿”,阜新发电厂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另外,阜新还是“中国玛瑙之都”和“中国液压之都”。

然而,2001年12月28日,阜新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它是我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从那时起,阜新的发展转型成为必然之举。

有很多城市与阜新命运相同。2013年,国务院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范围包括262个资源型城市,并将其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明确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这一举措为促进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定了基调。

几年过去,这些资源型城市有什么变化?转型进展又到了何种程度?李隽辉在2017年2月开始拍摄“应许之地,中国资源型城市现状调查”项目,希望用影像给出一个调查结果。

拍摄这个项目的初衷源自2015年。那一年,李隽辉曾在两次拍摄中(拍摄地分别为大兴安岭和甘肃玉门,大兴安岭封了山,玉门石油枯竭了)与中国资源型城市和地区有过近距离接触,看到一些与普通城市不一样的画面:那些地方仿佛还存留着20世纪的气息,人们回忆着往昔的辉煌,却又要面对资源衰退带来的生活困难。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这些城市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资源,也随之发展,但在资源枯竭的时候,城市的衰败不可避免。是否要转型?如何转型?变通的政策和回哺的资金能否让这些城市在危机中顶住压力?”李隽辉感觉到,这些问题存在于这些城市中,同样也存在于高速发展的中国城镇化建设中。

“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简单的索取和给予,太多的前车之鉴告诉城市管理者,资源城市演变进化的规律大抵相似,失去了节制和平衡,倾覆的危险随时存在。”虽然资源城市这个主题很多人拍过,但李隽辉觉得每一个记录者都有责任把看到的事实用影像传递出去,希望能起到警示风险、督促改进的作用。

因此,凭借2016年申请到的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2016年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资助,李隽辉开始了对不同资源枯竭城市和地区的观察。他先是根据时间、地理位置、资源分类等条件划定出包含20多个市(区、县)的拍摄范围,然后再筛选、安排,通过网络和相关书籍找线索,最后确定八个拍摄目标。

寻找新活力

李隽辉最先去的地方是阜新。在阜新,他对资源城市转型有了更直接的认识,也体会到城市转型的难处和改革推进之艰难。“像这样单一依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在进入资源枯竭期后的转型是特别困难的。”

这种困难最集中的表现之一是“在其位谋其职”,地方官员考核体系中,相比GDP增长数字,城市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并不太被看重。李隽辉介绍说网上曾流传过一件事:1985年,时任阜新市委书记的马波曾提出,资源型城市会有枯竭的一天,到那时转型会特别困难。他给省里写了一封信,但没有引起重视,后来又以公开信的方式提出了这个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一番讨论,影响非常大。不过,马波于一年后调任至辽宁省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转型的讨论和规划也终止了。多年以后,阜新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虽然这座城市在2001年就被贴上资源枯竭的标签,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找到好的转型路径。

与之相对,在李隽辉的拍摄中,有一座城市的转型还算成功,那就是景德镇。在制定拍攝计划之前,他甚至没有想到景德镇也是资源枯竭城市,因为“这个城市本身是很有活力的。”

实际上,景德镇的主要资源高岭土已经基本没有了,是实实在在的资源枯竭城市。“但是高岭土还可以从外地运,景德镇陶瓷产业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还有复苏的迹象。”通过观察和调查,李隽辉看到,国企改革虽然让很多人下了岗,但小手工作坊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现在反而特别成气候。他还在那儿拍摄了很多国内外年轻艺术家,他们每年都会去景德镇创作,梁转珊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7月,李隽辉在梁转珊位于景德镇的工作室里拍摄了她(图09)。她曾经在北京服装学院学习雕塑,2015年到景德镇学习陶瓷艺术,周末闲暇时会去创意集市卖作品。创意集市从2008年第一届只有17人参加到现在每年有五六百人报名,而在市集上的销售所得成为了年轻艺术家们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可惜的是,李隽辉近一年走访的八个城市(区、县)中,只有一个景德镇。曾经林业发达的黑龙江伊春、煤炭即将枯竭的山西大同、曾陷入资金困境的资源成长型城市内蒙古鄂爾多斯、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甘肃玉门、被称为“华夏金城”的陕西潼关都还在努力破解转型谜题。煤炭资源丰富的河北张家口下花园区也在苦苦思索,但借助2022年将要举办冬奥会的东风,下花园区因光伏发电这个奥运重点工程,也算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期待选题与城市相伴成长

法国纪实摄影名家弗里德里克·布伦纳(Frederic Brenner)曾这样说:“如果摄影师一味地想通过照片表达出什么观点或态度,那么就已经不是在摄影了,而是一种无趣的说教。”因此,他的知名作品多是调查式报道。他在拍摄中喜欢倾听特定场景下人们对他说些什么,而不是告诉人们他要如何做。

李隽辉的这组作品也表现出同样的价值取向。所以,我们看到的画面并不激烈,而是平静、沉稳,整体给人的感觉如它的名称一般,是用影像呈现的社会调查,客观是其要义。这样的视觉体验也与他选择使用大画幅胶片相机拍摄有关,较慢的拍摄速度让他能够有更多时间来观察眼前的人和景象。

然而,不在影像中突显态度并不意味着没有态度。国内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涵盖人口广泛,李隽辉的走访和调研都有明确的实际意义。国外一些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案例,而国内的资源型城市自2013年国务院的规划颁发后,就有了明确的转型窗口期和扶持政策。“在转型进行到一多半的时候进行探访,去实地看一下转型的效果到底怎样,是这个项目的意义。项目的名字是‘资源型城市,站在这个城市的土地上,无论是静物还是人物都可以入镜,都可以给观者传递信息。”他说。

在2015年接触大兴安岭和玉门之前,李隽辉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了解并不多,甚至不知道资源型城市中细化的类别,但是进行项目拍摄一年之后,他感到无论从纸面数据还是现场体验,自己对国内资源型城市的认知都提高很多。进而,他也希望观者看完这组照片后,能了解、反思或领悟到一些东西。

“应许之地,中国资源型城市现状调查”是一个仍在进行中的拍摄项目,目前八个市(县、区)的拍摄量远远不能涵盖所有资源型城市。在李隽辉的计划中,这个选题将会伴随着这些城市一起成长、变化。

猜你喜欢
阜新资源型景德镇
因为有你
——省景德镇老年大学校歌
问一声,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浅谈辽宁省高速公路(阜新段)不动产确权登记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阜新皮革产业开发区再获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