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
3月20日,全国两会正式落下帷幕,此次两会意义非凡,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两会是全国人民共商国是,讨论未来国家发展的会议,事关各行各业的发展,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都针对自己所处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其中也有不少是与建筑金属结构行业相关的,了解两会代表的提案和议案有助于掌握行业动态,把握行业发展。
自从去年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要推广装配式建筑以来,装配式建筑便一直是两会的热门话题,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推广,今年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提案也非常多,而且更有针对性。
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大决策,推广钢结构是一项利国利民政策,必须打破地区、行业间的推广壁垒,让国家政策真正惠及到钢结构技术研发和实体生产企业的扶持上,是体现钢结构建筑优势、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出台一年多来,相关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根据自身实际,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借助政策支持,一些省市钢结构建筑比例有所提高,一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开工兴建。但受传统建筑方式影响,对钢结构建筑的优势和产业带动效应依然存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认为原因有五点:一是钢结构建筑比重偏低;二是钢结构建筑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三是产业融合不畅;四是政策导向力度不够;五是推广钢结构建筑的体制机制需要创新。针对目前存在的五点问题,郝际平在今年两会上上交了提案,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政协委员郝际平
一、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应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政策引领、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对地方资源、产能规模、产品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钢结构应用提供“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
二、推倒企业自我封闭的“篱笆墙”。政府要引导、支持多专业、多产业联合,发挥企业是研发主体的作用,研发钢结构建筑而非钢结构。要破除“故步自封”陈腐观念,应该善于借鉴别人的成熟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避免跟风、重复投入、体系雷同、产能过剩的问题。钢结构建筑是“交响乐”,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四、拆除政策落地的“玻璃门”。扶持钢结构发展的政策应一视同仁、突出技术优先,政策的制定就要考虑如何落实,一分布置九分落实。要让钢结构实体制造企业得到政策的“阳光雨露”,让政策补得及时、用的到位,促进我国钢结构技术提升。在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等抗震设防等级高项目中全面推广钢结构建筑体系,确保在大震建筑安全。
五、加强对技术和产品体系的论证。发挥行业协会创新平台的作用,对钢结构建筑进行严格专业的检验论证,为消费者严把产品、材料质量关,对钢结构新技术、新材料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大力推广,发挥科研团队的力量,全力支持企业创新活动、通过示范工程、实体案例、消费者的体验,提高社会的认知。
(本刊)
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建筑可减少建筑垃圾80%以上,节水60%、节木材80%、减少能耗70%,但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化运营管理体系还不完善,不利于装配式建筑发展。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春风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曹宝华建议,各级政府应强化引导,加大政策引领力度、推进政策落实,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曹宝华代表建议,各级政府应制定或完善《装配式建筑发展条例》,对装配式建筑的规划与建设、运营与改造、技术与应用、引导与激励等进行设计和规范。同时,研究制定装配式建筑项目各类优惠政策,比如可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可享受增值税按比例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此外,把装配式住宅分为多个细分种类,比如适合城市的高层装配式住宅、适合农村和旅游景区的低层装配式住宅,出台分类细则和建筑标准,分阶段重点推进。
人大代表曹宝华
曹宝华代表建议,推进政策落实要增设或扩大装配式建筑监管职能部门,开通装配式建筑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园区和基地建设优先提供用地支持。
(河北新闻网)
以钢材作为建筑主材寿命持久、绿色环保,但目前并没有广泛使用在我国住宅等建筑中。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制造管理部副部长袁伟霞提出建议:大力推广钢结构应用于民用建筑,为钢铁产能开拓新出口。
袁伟霞说,与混凝土材料相比,钢材料建材寿命长、可回收再利用,生产碳排放低,还能提升城市钢铁保有量,是更“绿色”、易用的建材。尽管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钢结构生产第一大国,但是钢结构用钢量仅占我国钢产量的5%-6%,在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和中小跨度桥梁中,钢结构所占比例更不到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平均水平。她分析,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对钢结构应用的鼓励支持政策力度不够、缺乏熟练的钢结构设计等专业技术人才、技术与产品的配套性不足、缺少由钢铁生产或市场带动的大型龙头企业等。
袁伟霞建议,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发挥政府培育钢结构市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钢结构住宅项目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的要求,在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住房项目中,广泛使用钢结构住宅;成立国际钢材与钢结构技术标准协调委员会,为钢材和钢结构进入国际市场消除技术障碍;集中力量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大力培养相关人才,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长江日报)
在浏览器里输入“钢结构建筑”,会出现很多类似“30个小时盖2层楼”、“建造房屋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朝阳产业”这样的关键词。在全国人大代表张学政看来,相比于传统建筑,钢结构建筑有着明显的优势。
张学政来自莱钢集团济南莱钢钢结构有限公司。他表示,在装配式建筑中,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具有抗震性能高、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便于运输、施工速度快等优点,特别是钢结构建筑所具有的延展性可以衰减地震波,材料可100%回收,真正做到绿色无污染。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绿色节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政策,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为配合和推进装配式钢结构的推广应用工作,国家各部门和地方相继出台指导意见和政策,为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学政建议:“在政府投资的有关民生的公共建筑中推行钢结构建筑,如医院、学校、棚户区搬迁改造等。一是能发挥钢结构抗震环保的优势,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二是规模化、标准化的特点可以大幅降低造价,缩短施工周期,施工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
(国际在线)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强,但是也应该看到存在的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全行业冷静思考。”全国两会期间,住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表示,希望给装配式建筑“降降温”。
为何需要降温?冯远认为,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且我国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不平衡,在全国大批量推广存在很多困难,尤其是2017年底新出国标《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门槛指标,推广难度会更大。这种情况下,大规模推进有可能出现质量隐患,将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
冯远认为,对于暂时不具备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条件的地区,应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可以先实施内外墙板、预制楼梯等技术成熟、简单易行的结构装配化。同时,政府注重引导,实施税收等方面政策倾斜,用“市场决定装配式建筑占有比例”代替“政府推行装配比例”。
(四川日报)
随着国家对于建筑节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于门窗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更多的人知道了节能门窗这一概念,而关于幕墙的讨论也是不绝于耳。
人大代表倪海琼
“发展节能门窗产业,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不仅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和新材料的要求,而且对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总裁倪海琼建议,我国应大力推广普及节能建筑,积极发展节能建材产业。
倪海琼代表说,我国是世界上建筑体量最大的国家,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1/3以上,而通过门窗流失的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50—55%,门窗成为建筑节能最大的漏斗。据相关部门计算,我国北方城镇采暖区面积为129亿平方米,如果全部更换成节能门窗,每年可节约标煤1.14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8亿吨。我国现行的门窗节能标准仅相当于德国1992年的标准,落后近30年时间,节能门窗普及率还不到5%。
目前,世界上最节能的建筑是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它相当于给建筑穿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衣”,仅消耗极少能源,建筑节能标准就可从目前普遍执行的65%,提升到90%以上。倪海琼代表表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将拉动节能门窗、新风环境能源一体机、智能遮阳、新型墙体保温等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因此,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将有利于我国建筑节能产业转型升级,并成为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
(长城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济南机务段技术科高级工程师王娟告诉记者,她将向大会提交一份关于规范建筑物装饰幕墙年检制度的建议。
王娟表示,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迅猛,一大批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在美观的石材幕墙和玻璃幕墙衬托下,建筑物显得高端大气,城市景观现代感极强。在建设过程中,虽有严格的质量监督检查过程,但有一个重大隐患不容忽视:建筑物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年限25年,结构胶及密封胶的质保期只有10-15年,并没有明确幕墙的使用年限。
王娟分析说,普通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都是50年以上,特别重要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须达到100年的要求,建筑幕墙的设计使用寿命,远不如建筑物本身的年限久。有些幕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施工质量等众多原因,在一两年左右的时间就会出现问题,石材幕墙的情况与玻璃幕墙基本一致。 如何对幕墙保养维护维修,避免因构件或结构胶老化使材料脱落是而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是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对此,王娟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出台相关的法规及其规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组织建筑、法律专业等相关专家,起草制定关于建筑物幕墙在设计使用年限到期后,像汽车、消防设施、电梯、压力容器等定期强制年检的法规。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规定每五年对幕墙的构件、结构胶等抽查检验,以掌握其安全性。制定对不安全幕墙进行维护、维修、更换的细则。
第二,明确设立检验机构、检验标准。由建设主管部门与标准化主管部门联合组织建筑、法律专业等相关专家制定国家强制检验标准,由县级以上建材检测中心负责检测。物业的产权人作为报检责任人,作为共有物业的,物业管理单位承担责任,检测费用由产权人承担或分担。
第三,引入第三方管理。从科学管理角度,由报检责任人聘请第三方社会机构对相关幕墙的安全予以鉴定评估,评估结果报建材检测中心复核认可。需要维修更换的,由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维修更换,以各种手段,确保幕墙与建筑物主体结构使用年限达到同步。充分利用科学管理手段,排除建筑物幕墙因维护维修不及时致人身、财产损害的危险。
(澎湃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金晶科技董事长王刚建议通过出台强制使用法规、政策补贴等措施,全面推广应用高性能节能玻璃,推进建筑节能。王刚介绍,在500亿平方米左右的既有建筑中绝大部分没有采用节能玻璃,新建建筑中也只有不到10%采用高性能节能玻璃;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建筑能耗将继续增加。从技术角度来看,“遮阳”性能以玻璃镀膜技术实现,“保温”性能以Low-e镀膜玻璃中空或真空构造实现。
近年来,我国节能玻璃研发和生产取得快速发展。我国Low-E节能玻璃生产线已有100多条,年产能超过3亿平方米,成为全球最大的Low-E镀膜玻璃生产加工中心和应用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产能和产品质量可以满足全面推广后的市场需求。但目前,政策鼓励不足是制约推广普及高性能节能玻璃的最重要因素。
王刚就此提出四条建议,一是出台强制使用高性能节能玻璃的专项法规并加强监督执行;二是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对于使用了节能玻璃建筑,按照实际门窗的实际面积予以补贴,对于高性能节能玻璃的生产、开发予以鼓励支持;三是将门窗节能纳入工程验收体系,完善并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验收规范;四是竣工建筑节能验收时,对玻璃门窗进行专项节能验收。
(中国证券报)
采暖和环保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也一直是近几年来社会讨论得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过,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我国集中供暖沿长江重新划定南北供暖分界线”的建议。
“南方其实一直处于‘误会的暖和’之中。”周洪宇认为,国家应从实际出发,将原来南北供暖的分界线“秦岭—陇海线”南移至长江沿岸,重新划定南北供暖分界线。
但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多次经历“凛冬”。2018年初,强冷空气急剧南下,江苏、湖北、湖南等南方地区出现大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周洪宇坦言,可以说这几年来,每当岁末年初时,我国南方地区的广大民众都在湿冷难熬的寒冬中度过。
“由于南方雨水偏多,湿度大,有时看似只有0℃上下的气温,实际上远比北方干冷的-5℃至-10℃都让人觉得难以忍受。”常年生活、工作在湖北武汉的周洪宇对此感受颇深。
人大代表周洪宇
事实上,南方已有部分省市率先开展了集中供暖的试点工作。周洪宇介绍称,武汉从2005年开始启动“冬暖夏凉”工程,至今已为500多万平方米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住宅小区提供采暖、制冷和生活热水服务,约1.8万家庭受益。
再如,安徽合肥也实现了分区域集中供暖,采用的是区域能源系统,该系统在欧美国家已广泛应用。
此外,为避免重走北方供暖带来雾霾等破坏环境的老路,周洪宇建议,南方冬季供采暖不应照搬“北方政府包干模式”,而要鼓励地方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利用新的科技、环保能源,发展循环经济能源作为补充。
“国家在规划建设南方集中供暖工作时,应积极考虑利用核能、太阳能、浅层地温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周洪宇说。
(澎湃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卢晓光建议,建立电代煤可持续发展机制,促进北方冬季清洁取暖。
近年来,河北省加快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气代煤、电代煤已覆盖253.7万户,每年减少散煤燃烧600万吨以上,对促进大气污染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有关方面测算,通过压减燃煤、清洁取暖等措施,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贡献率占到30%左右。目前,“2+26”传输通道重点城市中有8个城市在河北,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并且农村地区范围大,房屋保温性能偏低,配电网基础薄弱,实现清洁取暖需要进行房屋、电网及采暖设施建设的任务艰巨,对政府财政支撑能力、电网企业投资建设能力、广大用户采暖成本承担能力都提出了挑战。
为推动电代煤加快实施、有效运行,卢晓光委员认为,需着力解决河北省电力供需紧张、建设改造投资需求大、运营成本有待疏导等问题。他建议,研究出台支持清洁取暖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现有可再生能源发展、大气污染防治等资金渠道,加大对清洁取暖的支撑力度,对电采暖配套电网、储能蓄能等设施建设给予政策补贴;完善价格与市场化机制,出台发电侧峰谷电价政策,将清洁供暖用电纳入市场化交易,降低电供暖成本;尽快出台电力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撑电网企业在偏远地区做好电网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
(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全国人大代表、濮阳市市长宋殿宇指出,地热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国地热资源丰富,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调查评价结果,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能资源量折合1.25万亿吨标准煤,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19亿吨标准煤;3000~1万米的深层干热岩地热能资源量折合856万亿吨标准煤。他认为,加快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于实现清洁取暖、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宋殿宇建议,首先通过示范带动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支持地热资源富集的城市和地区优先利用地热能取暖。雄安至濮阳这一地带,地热资源富集尤为突出,开发利用基础较好,应加大对雄安、濮阳等城市和地区的支持,将其纳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享受国家奖补政策,先行先试,形成成熟模式,大力推广。
其次,出台地热能开发利用国家标准和管理办法。地热能属于国家矿产资源,目前由于相应法律法规不完善,存在无序开发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地下生态破坏等问题。国家应加快制定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标准,尽快出台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规范勘探、开发、利用等行为。
再其次,对地热能开发利用企业给予政策支持。目前,地热能开发利用多以民用为主,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企业投资大,回报率低。国家应对民用地热取暖的企业免征增值税,对回灌地热水的企业免征水资源税。
(中国国土资源报)
人大代表刘汉元
当面社会发展所遇到的环境问题,其实相当一部分是能源问题,如果利用好清洁能源是关乎社会未来能否做到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众多新能源中,光伏无疑是被关注得最多的。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建议,在税费减免上对光伏产业给予倾斜,对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给予政策支持。
刘汉元认为,税费负担是制约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头号拦路虎。当前,我国光伏产业从上游的多晶硅等原材料,到中游电池片、组件等一系列元器件的生产,再到下游的光伏发电,都被全额征收各种税费。
刘汉元建议,一是让光伏产业在市场化机制下发展,摒弃用指标压制发展规模的管理思路。另外,建议通过竞争性招标的方式,让企业充分接受市场考验,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并引导产业向规模合理化方向发展。二是全面清理并减免光伏行业的相关税费。作为绿色电力的光伏发电,理应成为国家充分鼓励和支持的重点产业。三是通过市场化机制或者政策性措施解决光伏补贴资金问题。市场化机制方面,建议全面推行碳税政策,同时辅之以“绿证”制度。
(中国证券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材凯盛科技集团总经理、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表示,能发电的玻璃已经诞生,未来将在建筑等行业崭露头角。
如果说将光伏方阵依附于建筑物上还属于光伏发电的1.0版本,那么发电玻璃可以说是它的升级版了。会发电的玻璃其实是在一块超白高透的玻璃表面镀了一层4微米厚的碲化镉材料。它属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一种,光伏组件以建筑材料的形式出现,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薄膜让阳光选择性进入,使得室内“冬暖夏凉”。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罗派峰解释说,普通玻璃对太阳光“全盘接收”,导致玻璃窗面积越大,夏天屋里越热,相反冬天会流失大量热能;而发电玻璃的颜色和光线透过率可以调节,能够阻挡红外光辐射,降低能耗效果明显。
传统的光伏电板需要平铺或斜铺以保证与太阳的照射角度相匹配,而发电玻璃既可以平铺在屋顶,也可保持站立充当一块幕墙。光伏建筑一体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罗派峰认为,轻量化、外观时尚、易于集成的发电玻璃更适应这一趋势,而且它早被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所注意。在美国,轻薄的发电玻璃已被制成瓦片直接应用于屋顶的铺设。未来,与建筑结合的发电玻璃前景广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彭寿说:“政策福利让我们在绿色发展和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上更有信心。”他畅想,未来几年,“发电玻璃”将在普通百姓的日常住行中广泛使用,骑行的电瓶车、电动汽车充电桩、室外车棚,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就连手机屏幕也可能会镀上一层导电膜,实现太阳能自动充电。
(新华网)
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打好蓝天保卫战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合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本次上会带来的就是关于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降低清洁能源成本的议案。他为清洁能源代言并呼吁:“如果人人都使用清洁能源,对环境保护贡献将是巨大的,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来改善生态环境。”
曹仁贤认为,当前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繁重,而环境改善的核心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首先,全社会要对清洁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形成共识,加大宣传和科普。形成共识之后还要落实到行动中去。”
曹仁贤建议,为了让清洁能源更好地推广,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人人出一份力,在使用能源方面改变一些固有的习惯。“比如,太阳能发电在能源特性上是属于自然、间歇式的能源,很多人会认为它只在白天发电。目前,我们正在通过技术进步储存这种能源,并和化石能源协调互补。大家可以改变自己使用能源的习惯和消费习惯,通过灵活调节,白天使用太阳能,晚上使用一部分的燃煤,每个人为环境保护做点小的贡献。”
通过多年的自主创新,曹仁贤表示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已大幅度降低。现在风力发电的成本已经接近煤电厂的成本,在未来的三五年之内,非常有可能实现跟化石能源接近的成本。“我们希望尽快地重现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这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十年来,清洁能源成本降低了很多,老百姓也是受益的。从这次京津冀限煤和化石能源的使用来看,起了很好的效果,北京的蓝天白云明显变多了。这种方式可以在全国推广,让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尽快提升上来。”
(中安在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先便谈到了产业结构问题,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紧紧依靠改革破解经济发展和结构失衡难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随后又指出,制造业转型时期,中国制造更加要求品质,要从“软性制造—软需求—软价值”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产品。中国制造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也不仅是质量过硬的优质产品,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赋予产品更为丰富的软价值。
从这里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制造业仍处在转型升级中,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议案也无一不是在讨论转型升级,不论是装配式建筑、节能门窗、清洁采论还是光伏发展,其核心要求就是绿色发展、高效发展,我们行业的发展目标也应该向此看齐,顺应大势,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