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化窑白瓷瓷塑的文化参与性

2018-05-17 16:28赖双安
艺海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化

赖双安

〔摘 要〕明代德化窑陶瓷文化在两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是德化窑白瓷瓷塑成为商品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流,二是“佛教东渐”成果在德化地区与世俗文化紧密结合形成了俗家文化信仰,二者交互给陶瓷生产与利用带来了新的变化,既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又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

〔关键词〕德化窑;白瓷瓷塑;文化

在中国文化史上,以陶瓷为物质媒介的工艺美术品参与了人们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生活,让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随着陶瓷生产的发展与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陶瓷作为物质媒介进一步渗透到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祭祀文化等非物质文化生活中,与经济、政治以及宗教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陶瓷与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的结合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经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时代陶瓷生产及其文化运作,均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尤其在不同地域的文化创造上表现出不同的个性。

一、德化窑白瓷瓷塑成为商品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流

德化窑地处东南沿海的闽南内陆山区,该窑的陶瓷生产属于南方青瓷源流;据考古界调查证实,唐代已有零星生产,进入宋代,不仅在材料与制作工艺上得到较大发展,而且,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其商品化程度得到加强。明代中后期,德化窑以白瓷品种进入全国名瓷之列,“德化窑的白瓷在宋代已有生产,但成为全国制瓷业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是在明代开始的。”①此时,由于商业因素渗透,德化窑陶瓷文化与商品经济文化生活结合在一起,進一步扩大了陶瓷生产与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文化是人们利用物质为媒介进行造物及其不断创造的劳动过程和结果,以及为享有这样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生产及生活与非物质生产及生活两个方面的内容和形式。历史上,以陶瓷为物质媒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是从这样两个方面不断创造与积累的。与小农经济时代追求家庭实用不同,工场手工业时代商品经济是以获取产品利润为目的而进行生产。明代中后期,在江南地区手工业生产技术得到长足进展,社会生产力的经济运作形式和方式最终突破了小农家庭经济模式的桎梏,生产是为社会需求而不仅仅局限在家庭需要的范围内,它以作坊主投资并雇佣劳动力的组织形式进行生产,同时,生产是为了出售产品以谋求其价值,以便于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样,明代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商品经济倾向十分明显。

明代中后期,与商品生产相结合,德化窑陶瓷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在白瓷生产工艺基础上,青花装饰开始发展起来。但是,作为持久性的陶瓷生产,白瓷瓷塑生产仍然不失其主流地位。根据《中国陶瓷史》记载,白瓷生产吸收了泥塑、木雕和石刻等民间工艺美术的技艺,综合形成了由瓷塑工匠主导的瓷塑生产工艺,并逐步发展成德化窑以生产、经营佛教文化产品为主。

二、“佛教东渐”成果在地域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反映

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加强的同时,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印度次大陆的佛教逐渐进入中国各个地区,并与中国各地区的民族文化交融在一起,进而影响到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佛教文化史上人们将之称为“佛教东渐”。所谓佛教文化,就是指佛教在生发与传播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以及由之所涉及到的地区、人口及其语义解读。在“佛教东渐”中,其原本的教义、教规以及文化内涵与文化功能,均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其传入地区人们的文化需要,发生着巨大变化。“佛教在拥有更为广大的信徒的同时,其自身也被崇尚者依据自己的精神和现实利益需求,进行新的诠释和熔铸,进而导致了中国文化熔炉中生成一种奇妙的现象。”②“佛教东渐”的核心就是“中国化”,也是佛教在中国世俗化过程的结体,它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从东汉佛教传入中土到“三教合流”,一千多年的中国封建文化史为佛教跌宕起伏的演绎提供了文化舞台,既夹杂着政治斗争与思想冲突,又裹挟着经济运作模式的演变与升迁。“佛教东渐”富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表现形式以及文化内涵。它因东渐线路不同和传入地区文化的不同,以及传入时间的不同而各具文化特色,又富有共性。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佛教文化经济生活的封建化更加促进了其世俗化的发展进程。佛教世俗化最大的成果就是与经济文化的结合,尤其与商品经济文化的结合,彻底将它的神圣地位打翻在地。在佛教世俗化过程中,广大的佛教俗家信徒成为这种佛教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随着佛教文化世俗化格局的形成,原本的礼佛活动,即俗家的善男信女走进寺院、宫庙,面对佛像顶礼膜拜,焚香纳贡,逐渐向家庭礼佛转变,也就是,广大佛教信徒在自己家里设佛龛、供佛像并膜拜。这就为瓷塑佛像走进千家万户打开方便之门。从表面现象看,俗家信徒是在请神入宅,而在经济流通本质上却是购买瓷塑艺人制作的瓷塑制品,这样,瓷塑制品就找到了合适的市场。

三、德化窑白瓷瓷塑参与人们文化生活所显示出的特征

德化窑陶瓷生产从封建小农经济向商品化转变的同时,以封建地主庄园经济为主的佛教文化运作也出现了商品经济运作的趋势。公元12世纪20年代之后,随着宋室南迁,封建政府在经营江南半壁江山中逐渐将“海上贸易”纳入国家经济运行的行列之中,对外贸易成为南宋政府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于是,在东南沿海最终建立起一条通往海外的交通线,德化窑白瓷瓷塑产品在内销的同时也大量输往海外,形成历史上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由于海上运输的畅通,佛教文化经过与“海洋文化”的交流而形成互动的局面。人们在演绎佛教文化的同时,与当地人的文化习俗及精神信仰结合起来,于是,出现了观音渡海和达摩渡海的传说和故事。这从明代德化窑瓷工何朝宗所制作的白瓷瓷塑,例如《达摩渡江》和《渡海观音》中可以窥见佛教与海洋文化的关系,并且,从中也可以看出佛教文化的广泛影响力与参与性。就是这样,德化窑白瓷瓷塑制品及其商品贸易与佛教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诚然,德化窑白瓷瓷塑生产与佛教文化的陶瓷商品生产之间的联系,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从文化的广泛意义上讲,陶瓷生产,即白瓷瓷塑制作和佛教造像都属于工艺美术文化范畴。工场手工业时代,工艺美术生产及其经济运行迅速与商品经济结合并交织在一起,这种结合远比小农经济时代工艺美术商品化的程度要深刻得多。一方面,佛教文化为陶瓷生产提供了文化内容,尤其提供了产品的造型形制,促使陶瓷工艺美术商品的样式更新与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陶瓷生产工艺为佛教文化商品注入更多的物质技术因素,促进了佛教文化商品在工艺美术技术水平上提高,进一步提高了佛教文化商品的技术含量。此外,随着陶瓷商品买卖的逐渐扩大,也促进了佛教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与佛教文化世俗化程度的加深。正因为如此,德化窑白瓷瓷塑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呈现出异常复杂的特征:

第一,商品市场形成及其需求的增长,加强了德化窑白瓷瓷塑与佛教文化商品生产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并使之更加复杂化。随着佛教信仰受众的增长和民间工艺美术诸如泥塑、木雕、石刻的发展,以泥料、木材、石材为物质媒介的佛教造像不仅被供奉在庙宇中,而且也以商品流通的方式出现在寻常百姓家的厅堂中,成为俗家信众膜拜的对象,同时以佛教人物为题材的瓷塑制品及其他相关产品也成为人们竞相购置的商品。这就形成了以佛教文化内容为题材的陶瓷产品买卖的大环境,这不仅为德化窑瓷塑手工艺生产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商品市场,而且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加深了佛教文化的世俗化程度。

第二,陶瓷生产技术在发展中的吸纳及其综合提高,促进了德化窑与佛教文化商品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历史上陶瓷作为造物的物质媒介之一,主要被用在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领域。基于这种实用功能的生产技术主要集中在生活器物的制作上。人们利用手工技术捏塑制作器物,或利用辘轳带动转盘制作瓷器,这便成为德化窑最常见的生产技术。然而,瓷塑人物造型形象并非这样的技术,它主要采用雕塑造型来完成产品制作。于是,一种新型的综合的陶瓷制作技术产生了,它以陶瓷生产工艺为基础,吸收民间工艺美术诸如泥塑、木雕、石刻等造型技术,综合形成了德化窑瓷塑的成型技艺。“(何朝宗)少年时边读书边随父学艺,青年时代已对祖传泥塑佛像技艺有相当造诣,为寺院、宫庙泥塑各种神仙佛像,形态逼真。……何朝宗从事瓷雕,正值德化陶瓷业兴盛时期,他吸收中国泥塑、木雕、石刻等佛像技艺风格,融汇于瓷雕。”③直到清代末期和民国初期,这种从民间艺人转化成瓷塑工匠的事例还是屡见不鲜的。例如,在清代末期和民国初期,著名瓷塑工匠苏学金与何朝宗就具有同样的人生经历,“苏学金(1869—1919年),名光铨,号蕴玉,别号博及渔人,德化县城关人,自幼随父学习泥塑、木雕佛像,潜心于瓷雕。”④随着制瓷技术的提高与逐渐积累起来的生产成本,苏学金后来以“蕴玉”为号开设了瓷塑作坊,进行家庭手工制作。由此可见,德化窑瓷塑技艺不仅来源于佛教造型技术,甚至,最初的瓷塑工匠也是从佛教造像队伍中转化而来的。

第三,德化窑陶瓷生产组织形式与商品经营的变化及其销售范围的扩大,既促进了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佛教文化“中国化”成果的进一步开发。在德化窑陶瓷生产经营中,由于该窑人口较少、劳动力不足,故此,德化窑陶瓷生产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与发展的。分散在家庭中的瓷塑瓷工及艺人虽然具有独到的瓷塑技艺,但是,并没有经济实力建立属于自己的完整的制作陶瓷产品的“生产线”,一般瓷塑瓷工及艺人烧制产品均需搭烧窑主的龙窑进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家庭作坊开始雇佣具有制作技术的瓷工、帮工,甚至学徒等人员来加盟陶瓷作坊的生产,于是,小农经济时代的陶瓷作坊逐渐转化成手工业作坊。而佛教文化产品的渗透及其技术参与,不仅促进了陶瓷生产技术的综合提高,而且为陶瓷作坊的手工业生产注入了新商品开发的契机。陶瓷作坊在原有陶瓷产品生产制作的基础上开始生产有关佛教文化的商品,以满足广大俗家信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如此,德化窑与佛教文化商品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第四,德化窑陶瓷产品丰富与销售市场开发,不仅促进了陶瓷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佛教文化“中国化”成果对世界的影响。从历史上看,“佛教东渐”是佛教传播及其文化的中国化,而德化窑佛教文化陶瓷产品的生产直接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世俗化的成果——它将陶瓷生产工艺与佛教造型形象及其技術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形成了一种文化综合与创造,而这种产品的外销不仅促进了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发展,也传播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成果。由于佛教传播的发展,佛教文化环境的进一步扩大为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商品销售开辟更大的市场。尤其值得思考的是,在德化窑生产佛教文化商品并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既促进了德化窑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综上所述,德化窑陶瓷生产与佛教文化世俗化及其人文需求所形成的文化互动,为德化窑陶瓷在商品化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需要,也是世界文化的需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德化窑与佛教文化商品生产的结合,是普遍文化的发展所趋。

结?语

由于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发展到以商品经济为主流,因而,社会经济生产进入到工场手工业时代,德化窑陶瓷生产技术得到了重新调整,即它在参与文化,例如从当地佛教文化中吸收营养,以丰富自身;另一方面,它也将自身的特点溶入佛教文化之中,成为影响佛教发展的方式,甚至成为佛教传播的媒介。与此同时,佛教文化世俗化的文化因素及其博大的文化环境既为德化窑陶瓷生产提供了创造的文化源泉,又为其陶瓷产品销售提供了广大市场。正因为如此,德化窑与佛教文化商品生产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注 释:

①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第391页

②阮荣春,黄宗贤.佛陀世界[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第27页

③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化陶瓷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第246,247页

④同上。第251页

参考文献:

[1]阮荣春,黄宗贤.佛陀世界[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2]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化陶瓷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4]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5]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

[6]徐东云.商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