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严
蓝色的海洋让人放松,丰富的物种让我们惊叹水下的奇幻世界。当你成为一名潜水员并且拥有了一定的经验与技巧,那么水下摄影就是必不可少的潜水活动了。
水下拍摄环境一般可以分为人工泳池、开放水域(海洋、淡水湖)两类,不同的潜水环境要求摄影师拥有不同的潜水技术。开放水域水流变化较为复杂,水温多变,所以在水下拍摄前需要进行开放水域相关课程的学习并取得潜水执照。不过,并不是取得执照就可以熟练地在水下进行拍摄,还需要进行更多练习。那么水下摄影都需要准备些什么?在水下如何进行拍摄呢?下面逐一为大家解答。
水下摄影需要准备相机、防水壳、广角镜头和微距镜头、广角镜头罩和微距镜头罩、一套闪光灯臂和外部闪光灯。购置一套这样的水下设备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入门级系统就要花掉3~5万元。所以,在感受水下摄影乐趣前,你需要认真考虑。
相机方面,一台全画幅单反相机是水下摄影不可或缺的装备。单反相机的快门时滞短,能够确保摄影师在顷刻之间准确地捕捉理想的、转瞬即逝的画面。在选择相机品牌的时候一定要重点考虑相机的配套附件有多少,因为前端接口和取景器通常不可以在品牌间互换使用。
选择相机防水壳时,有多个因素需要考虑,首先是使用多长时间以及想要投入多少资金,其次是在购买单反相机之前需要查询一下是否有与之兼容的照相机防水壳,以便摄影师通过操作相机防水壳上的各种接口和拨杆来控制相机。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尽量去寻找配有绒衬的防水壳,绒料可以避免光反射,而且当发生渗水时还可以吸收少量水。同时,大家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前端镜头罩定期检查相机防水壳是否漏水。一般而言,相机防水壳拿起来应该非常舒适并且便于各项操作,在水下时应该调整好浮力平衡,做到既不上浮也不下沉。如果需要,可以将漂浮物或者重物固定在相机防水壳外以平衡整个系统,有一点点下沉力有时也会感觉不错,可以使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感到更加舒适和稳定。
单反相机的镜头是可以更换的,这也就意味着防水壳前端必须能够安装各种造型的镜头。拍摄时,镜头防水罩通过嵌入式或者螺纹式卡口安装在相机防水壳的前端。平面镜头罩是专门为微距和标准镜头设计的,是一个底部安装了平面圆形镜片的圆筒,看起来很像一个镜头;锥桶形镜头罩半径向前不断缩小,特别适合微距摄影,拍摄者可以在更靠近被摄体的位置布置闪光灯,这对于非常靠近被摄体的微距摄影来说十分重要;广角镜头防水罩呈现类似于半球型的形状,所以也被称为圆顶防水罩,可以拍摄大视角的照片并且能有效防止光晕产生。
选择闪光灯时,应该有尽可能高的闪光输出功率。水下逆光拍摄或者微距拍摄都需要为主体进行大量补光,一个足够亮的闪光灯能事半功倍。
无论在岸上还是在水下,日出和日落时分都可以为照片增添漂亮的光线表现,缔造一个奇幻的魔法世界。与中午刺眼的光相比,此时朦胧的光线看起来是如此与众不同,没有理由不带着相机去潜水。不过在拍摄前一定要先清楚一项“军规”:爱护水下环境!
光强度的衰减是水下摄影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阳光照射到水面上强度会大大降低,在30英尺(约9米)的深度时已经减少了80%,如果水质非常浑浊,色彩明度和光线强度损失更大。其中,尤以红色波长光最为突出。红色波长光只能穿透10英尺(约3米)的水面,长距离的传播使红色光线急剧衰减直至全部消失。所以如果利用自然光拍摄,拍摄者需要在不超过五米的深度进行。在更深的水下,拍摄时可以增加感光度或者使用闪光灯来避免照片出现模糊。
折射是影响水下摄影的另一个光线因素。人眼的视觉经验表明透过水观看时,一切景物看起来都比实际近三分之一的距离。这一现象影响着水下的拍摄者应该从多远的位置布闪光灯,如果闪光灯过于接近被摄体会导致曝光过度,如果太远,影像的效果也不会太理想。
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的设置在水下摄影曝光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自动曝光模式在水下常常会导致曝光失败。因为水下光线相对较暗,自动曝光模式会出现补偿过度的情况。这时,摄影师应该使用手动曝光模式完全控制相机的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其中,首先要考虑快门速度的设置,因为在拍摄时经常处于晃动状态中,高速快门可以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还可以考虑提升感光度。
接近被摄主体是水下摄影的基本技巧之一。如果离被摄体太远,水会过滤掉色彩,就不可能拍出亮丽的照片。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拍摄者需要尽可能缩短镜头和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同时闪光灯需要发出足够的光线照亮被摄体。
如何足够地接近动物拍摄一张成功的照片?答案很简单:需要经验。了解和学习动物的习性可以帮助掌握如何接近它们。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水中直观地感受和观察它们,注意它们的行为模式。比如,如果认识到鲨鱼容易受到惊吓,那么行动最好温和一些,并給它足够的空间。快速游向动物的情况永远都不要出现。想象一下,一个奇怪的生物喘着粗气在周围划动,将会使胆小的海洋生物迅速逃离。明智的做法是很慢且很小心地行动,减小呼吸幅度,小心地逐渐靠近被摄主体。
拍摄海洋里的大块头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事情之一。成群的鲸鱼、鲨鱼和海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尤其是遇见鲨鱼会让肾上腺素飙升。
在寻找大块头的时候,团队一起潜水是不太明智的,这会大大增加照片中出现多人身影的几率。要想画面不受干扰,可以与其他潜水员反方向游动和拍摄。如果必须待在团队里,可以选择最前面的位置或者最后的位置,增加出片率。
大型海洋动物一般不太可能游到潜水员中间去,所以拍摄时要密切注意周边的情况,评估可能会发生什么,一旦看到它们对潜水员表现出兴趣,那就是时候用知识和经验快速地调整设置并拍摄照片了。
广角镜头超宽的视角对于摄影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它非常容易摄入分散注意力的元素,比如照片背景出现了其他潜水员。试想一下,在奇幻的加勒比海拍摄的漂亮的海龟照片背景中出现难看的珊瑚礁或者脚蹼是多么让人沮丧的事情。这让水下广角摄影成为了最困难的水下摄影类型之一。
水下广角摄影主要使用鱼眼和广角镜头,它们可以让拍摄者即使靠近被摄体拍摄,仍然可以将其完整地表现出来。鱼眼镜头特别适合拍摄沉船残骸、鲸鱼、鱼群和巨大的蝠鲼。超广角变焦镜头比鱼眼镜头更加灵活,前一秒还在拍摄珊瑚礁的景色,下一刻可以就去拍摄珊瑚礁的小主人。广角镜头对环境造成的畸变远远低于鱼眼镜头,它通常都是用线条重现现场而不是用曲线。像鲨鱼、中等规模的珊瑚礁、柳珊瑚、拿破仑鱼等体型较大的生物更适合使用广角镜头拍摄。
拍摄时,光圈一般可以设在f/8 ~f/11的范围,来获得不错的景深效果,也可以获取足够多的环境光。需要注意的是,在潜水之前要预估水下的光线条件来决定相机的曝光设定,真正到水下后只做一些微小的调整。当发现一个有价值的主体,拍摄者要花点时间找到合适的拍摄角度,围绕着被摄体游动寻找最佳视角,再看看画面中有没有其他干扰景物,再花些时间等待被摄体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张开大嘴。
足够的耐心是微距摄影成功的关键。因为生物太小了,有时很精彩的摄影主体很容易就被忽略掉。对于全画幅相机来说,100毫米焦距镜头是微距拍摄的首选。微距摄影中理想的被摄体大小应在0.5~5英寸(约1.27~12.7厘米)之间。如果再小,要拍出好照片就很困难了,再大的被摄体则需要增加摄影师与它们之间的距离,这会导致画面模糊或者色彩衰减。
闪光灯在微距摄影中必不可少,足够的光照才可以使光圈收缩到足够小。一般在不适用TTL闪光的情况下,应该将闪光灯设置为全功率输出,或者至少是一半。为确保景深,要从f/22光圈开始微调。可以将快门速度设置为1/160秒或者1/200秒,环境光线此时不再作为考虑因素,高速快门可以避免相机抖动。闪光灯位置的设置在微距摄影中也是至关重要的,设定闪光灯位置要基于拍摄者是否想在画面中呈现阴影。没有方法的对与错,只取决于最终的效果以及是否满意。闪光灯通常默认的位置是布置在相机防水壳两侧并且略高于相机,以获得俯光的照射角度。被摄体离相机越近,闪光灯也要更靠近相机。与此相反,被摄体远离相机,也要把闪光灯尽可能的布置在远离相机的位置上,这样可以避免画面中出现太多悬浮颗粒。
由于微距摄影的景深非常小,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主体不清晰,或者焦点位置不对。建立正确的对焦点是极为重要的。单点自动对焦可以精确控制焦点,保证焦点在控制之中。在拍摄动物的时候,应该确保焦点在动物的眼睛上面。理想的照片应该保证它们的眼睛和嘴都在清晰范围之中,拍摄者通常可以通过景深控制来实现,如果景深有限,则应该优先保证眼睛的清晰。
当锁定一个满意的目标后,确保能否以稳定和安全的方式进行拍摄是水下微距摄影的关键。理想状况下,摄影师可以跪在海底的一块沙地上用双手操作相机。但情况不可能总是这样的,在水下情形不太好时,可以使用叮叮棒(英文名pointer或dive stick,在水下用来敲击气瓶发出声响或固定身体姿势)来稳定自己的身体,也可以贴靠在珊瑚礁突出的岩石上,但是千万不要打扰到珊瑚或者动物群落。如果没有任何选项可以选择,拍摄者悬浮在水中而且必须拍摄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中性浮力控制。如果浮力太不稳定或者汹涌的水流使形势非常危险,那么最好放弃拍摄。
摄影魅力十足,那些被称为“蓝毒”的照片让热爱海洋的潜水员们无法抗拒,身体与意志的考验,技术与经验的结合,才可以真正做到玩转水下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