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武林
近来有一种情绪,很强烈地在我心中缠绕和升腾。如熊熊的火苗,如茂盛的攀缘植物。我很想念儿时吃过的马齿苋,只要一想起来,就口舌生津,喉咙里就像是向上冒水一样,咕噜噜作响。
马齿苋在我们乡下,倒是随处可见。
生长在菜园子里的马齿苋,常常挂着露珠,阳光一照,如同绿宝石一样闪闪发光。没有露珠的时候,阳光会化成发丝一样细小的颗粒物,渗透在马齿苋的叶片上。马齿苋的叶片如同葵花仁一样的形状,上面似乎有无数个细小的毛孔,用来吸收阳光和雨露。它的茎是暗红色的,很有肉感。
我童年爱吃的几种野菜中,马齿苋是其中之一。奶奶会把母亲采回来的马齿苋拌上面,蒸熟,调好蒜泥,供我们享用。那个时候,我是读过一本医书的,知道马齿苋是一种中草药。每当我得意扬扬地炫耀自己所知道的医药知识,说这是一种药,能治什么病什么病的时候,爷爷总是不耐烦地打断我:“闭嘴,吃饭。饭还堵不上你的嘴!”我们家里人都没有什么文化,父母高中都没毕业,爷爷奶奶更是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他们对我知道的可怜的中药知识一点兴趣都没有,这让我很郁闷。
不过,面对美味的食物,我也没必要炫耀什么知识,让虚荣心得以满足。让胃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务实一些。从小,我就知道务实的道理,很可惜我一辈子都在务虚,抱着书本滋润精神和心灵。拌上面的马齿苋,缓解了马齿苋本身的滑溜劲儿。我总觉得马齿苋这种植物如同软体生物一样,滑滑的,只要一放进嘴里,它自己就可以从喉咙滑进胃里一样。它还有一股子黏劲儿,似乎随时可以黏在口腔的皮肤和牙齿上一样。它似乎有小蜗牛的本领。它本身还有一点微不足道的涩味儿,如同茶叶的点滴青涩一样,涩里散着滴滴清香。
经不住舌尖上的诱惑,抵不住童年记忆的侵袭,我到小区开始采马齿苋。第一次采了半斤多的样子,心怯,想不起奶奶的做法,我索性用水一煮,拌了凉菜。我边吃边懊悔,如果童年的时候稍稍关注一下奶奶的做法,也不至于现在抓耳挠腮一筹莫展了,况且,我拌的凉菜令我大倒胃口。失败,严重的失败。第二次,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做了一些准备。马齿苋淘洗干净,开水一煮,脱水晾干,拌面,结果,面拌得少了,黏黏糊糊,像没有煮熟的猪筋牛筋一样,还很难咬。又是失败。我是个随和的人,但骨子里也有一股倔强的劲儿,我在心里咬牙切齿,不相信成功不了。于是,我又开始了第三次尝试。
这一次,我很上心,采的马齿苋全是嫩的,快要开花的一律不采。偶尔发现嫩的蒲公英、灰菜,也一并采下。我采了一塑料袋,大约两斤多的样子,淘洗干净,开水一煮,晾干,切成小段,然后拌面,蒸。终于,成功了。我一边狼吞虎咽着童年的美味,一边回忆奶奶,我似乎看到了奶奶,她正在笑话我,笑话我多年以后,依然像是童年的那个我。我有一点疑惑,奶奶那个时候做的马齿苋,用不用水煮一下?我现在的做法是不是和奶奶的做法有出入?
一切都没有答案了。童年是回不去了,但是马齿苋还在。
马齿苋就是一张通向童年的门票,尽管露天影院人满为患,但我还是可以趴在墙头上津津有味地观看,童年影子还清晰如初,童年的故事还温暖如初。
马齿苋,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故又称“五行草”。是古籍上早有记载的对人类有贡献的野菜。民间又称它为“长寿菜”、“长命菜。”
现代分析知马齿苋每100克鲜茎叶含水分92克,蛋白质2.3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3克,钙85毫克,磷56毫克,铁1.5毫克,胡萝卜素2.23毫克,维生素C23毫克。药理实验证实:它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都有强力抑制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
1.将马齿苋里的杂草和老茎择出,洗净,放在沸水中焯烫30秒后沥干;
2.蒜切成茸,放入生抽、陈醋、盐、糖和香油调和成味汁;
3.将味汁与马齿苋混合均匀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