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Man3G综合系统在高职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5-17 02:56:51吴涛沈阳医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8期
关键词:仿真技术教学模式统计学

吴涛 沈阳医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SimMan 3G综合系统是目前模拟教育中最能够逼真模拟真实人体功能的一种仿真技术,它集中应用了各种高新尖端科学技术,可以真实模拟患者各种生命体征,在模拟各种临床病例的同时,模拟人还可产生各种生理、病理和药理学变化[1]。根据真实病例并考虑护理实践的特点,编写案例。同时细致设计患者的各类生理指标、疾病发展进程转归、药物作用反应、实验室检查结果,准确模拟真实患者。设计诊疗流程,着重在于进行护理临床思维的训练,规范各类操作的正规程序。在实验室中布置医疗情景,提供给学生沉浸式的病房环境。本课题研究方向为急救护理学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软件SimMan 3G综合系统进行急救护理实训教学。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级高职护生作为观察组进行仿真模拟教学,而2015级高职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其中观察组125人,男12人,女113人;年龄17~21岁,平均(19.25±2.12)岁。对照组121人,男9人,女102人;年龄17~22岁,平均(19.58±2.53)岁。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校内成绩查询系统获得两组护生的大一第二学期期末总成绩,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护生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125名护生采用虚拟仿真技术软件SimMan 3G综合系统进行实验教学,每10~11名学生为1组,共10组,每组学生由两名教师指导完成授课任务。对照组121名学生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

1.2.1 教师准备。所有参与SimMan 3G综合系统的授课教师必须通过SimMan综合系统软件工程师的专门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所有参与授课的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对仿真模拟系统的应用方法及授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授课前针对需要讲授的每个急救病例针对临床的实际工作进行教学设计,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充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2.2护生准备。实践教学内容应在一周前由授课教师发放给学生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全面自学与实践教学病例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对学生自学过程中不理解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实践课教学中授课教师给予解答。

1.2.3 教学过程。Simman 3G综合系统仿真模拟教学实践课由两名教师共同完成授课任务,两名教师分别负责急救仿真操作及模拟病例急救过程中的调整。①课前复习:教师对为学生布置的急救病例自学内容进行复习,包括理论知识及操作要定;②急救病例分析,找出护理问题;③针对找出的护理问题,制定护理预期目标,在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同学开展讨论,研究应如何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患者的护理效果;④指导学生进行情景教学,在仿真模拟系统上进行实际操作,操作过程中观察仿真模拟系统的变化,如触摸仿真模拟人的颈动脉搏动是否消失,呼吸音及心跳是否存在、瞳孔是否散大等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骤停等。构建问题意识的能力培养模式,即以案例为背景,整堂课的教学围绕案例进行[2];构建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即以某个问题为中心,选择多种解决方案,而不是只找一个答案,比如有机磷中毒引起呼吸心跳骤停者不仅需要对其进行CPR,还要针对中毒物质进行其他的护理,如气管切开插管的护理、阿托品化的观察、静脉输液的操作和护理等,将多门知识融合到一起。

1.3 评价方法

经过一年的模拟实验教学,对两组护生进行实验考核,对两组护生的理论及实操成绩进行比较,采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倾向[3]。量表包括冒险性、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四项。共50题,分为正明题目及反面题目,得分顺序为:正面题目,完全符合、部分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别赋分3分、2分及1分;反面题目,完全符合、部分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别赋分1分、2分及3分。

1.4 统计学分析

对照组与观察组考核的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及创造力倾向进行分析比较。将所得资料通过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考核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的一门学科。因此实践课时至少占总课时的1/2。而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软件SimMan 3G综合系统被认为是解决理论的一般性与临床实践多样性和复杂性之间的手段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研究结果显示采用SimMan 3G综合系统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虚拟仿真教学法教学模式,把理论和临床实践等环节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的兴趣,提升其综合素质,从而培养护生成为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4]。SimMan 3G综合系统以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技术支撑,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实际操作中的不足,对培养优秀的护理毕业生提供了最优质的教学资源[5]。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不同实践教学模式效果比较(分,±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不同实践教学模式效果比较(分,±s)

?

参考文献

[1] 刘颖青,孙卫楠,霍然.应用SimMan综合系统模型进行急救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4,12(6):608-611.

[2] 韦兰荣,周容,黄颖红,等.护理教学中情景教学路径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5):1614-1616.

[3] 吴涛.模拟临床情景教学对护生综合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4B):1045-1046.

[4] 张迎红,Nelda S,Godfrey.中美护理实践教学中使用Simman 3G模拟人情况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0):2387-2389.

[5] 张颖钒.SimMan综合模拟人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5):55-59.

猜你喜欢
仿真技术教学模式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虚拟仿真技术支持情景构建
劳动保护(2019年3期)2019-05-16 02:37:42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AMESim仿真技术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应用三维仿真技术模拟弹子锁异常开启
警察技术(2015年3期)2015-02-27 15: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