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君
01你还会写多少汉字?
在互联网日渐发展的现在,每当我们需要手写时,很多人都会有“提笔忘字”的状况发生。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第二外语,识别能力会高出写作能力很多,不幸的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汉语也渐渐变成了一门只负责识别阅读,鲜少进行输出的语言,或者说输出越来越匮乏。传承了几千年的方块字,正在和我们慢慢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前些年比较火爆的一款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有一期,随机选取现场观众组成“成人体验团”,即使“间歇”“熨帖”“黏稠”等较简单的词,“成人体验团”的正确率都不足50%。其中“熨帖”一词,只有10%的正确率,而“癞蛤蟆”则难倒了70%的成年人。
在节目《汉字英雄》中,不少字背后都有一个“千人知晓率”。节目显示,“脱臼”的“臼”千人知晓率仅为23.9%,“舂米”的“舂”仅为20%。
2013年零点指标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提笔忘字”。
“目前不少人正在为汉字手写的传承担忧,担心以后人们汉字的书写水准,会不会退化到只会辨认的阶段。”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室副主任程荣的担忧。
用鍵盘敲出来的,不是汉字,只是拼音,这和只由字母组成的英文不同,从本质上来说,中文的输出已经被我们肢解破坏掉了,什么笔画,结构,基本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我们的书写能力,真的在慢慢退化。
02不会写也就罢了,我们甚至忘了怎么去说
但是最尴尬的我们还没说到,那就是不但不会写,现在的人,连说出自己的语言,都困难。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语言匮乏到不用“666”“厉害厉害厉害”“牛×”和“卧槽”就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了呢?
数数看,也就是网络出现开始的这几年时间,我们渐渐用各种简单粗暴的词汇代替繁复又拗口的形容词和冗长的定语,去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引用一位微博网友曾经发过的一段微博:热衷使用网络流行语,并不能证明你与时代潮流同步,反倒暴露了你没有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连组织语言表达直观感受的能力都不愿训练,只能人云亦云,因为这最省力最不用动脑筋。
我们并不是反对这种时效性强的语言,但必须承认,我们喜欢把流行词汇拿来用,完全是因为本性的懒惰和从众,在自己组织语言,和直接“拿来”别人已经规定好的范式之间,绝大多数,都想省省劲儿,选择不用脑子的后者。
毕竟在这个语言环境下,一个“666”能表达的情感自然要比“你真的好厉害”来的不假思索和热烈。
本来我们的语言已经足够匮乏,缺乏锻炼,再一味的用流行语言,慢慢的估计连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具体感受的能力都没有了。
因为我们实在没有能力抵御流行词汇的入侵,他们的熏染能力太强大了,似乎只有频繁的使用流行的梗和词汇,才能表达自己的幽默和接地气。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看到一个梗,说一对情侣经过数小时的努力,筋疲力尽的来到山顶,看风景,两人面面相觑,除了“卧槽太美了!”居然想不出其他的词汇,于是拍照发朋友圈,付文“美到文字无法描述”……明明是你们不会描述为什么要文字背这个锅?
03不是不会说,只是不想说,这是当下的“社交失语症”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在饭桌上,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你却疲于开口;在路上,你遇见熟人,宁愿绕道也不想被认出。如果回答是有过,那你并不孤单。
在这个强调人脉关系和社交技巧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沉默”,变得不爱社交。
记得之前看一个科教节目,语言学家说,最适合发展语言的场所是每平方公里3个人的人口密度,因为人烟稀少,所以大家每次见到才会格外热情,有说不完的话。但是后来有了网络,事情就不一定这么简单了,万一这每平方公里仅有的这3个人都是宅呢?
“宅”,一个很新的词汇,表示一个人在休息时间里乐意窝在家里而不是出门与朋友互动,在大城市的访问中,约有90%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没有明确的事情,休息日都希望自己能一个人待在家里自由自在的放松放松。
渐渐地,除了工作之外,我们的语言输出越来越少,虽然依然热火朝天地在各种社交app上充当社交达人,却已经很久没有和人面对面地交流过了……
家里的老人这两年就总抱怨春节没意思,因为好不容易家人千里迢迢赶回家,聚在一个地方,本来应该是其乐融融的,现实却冷清又尴尬,小辈们哪怕是坐在同一个房间里,也依然各自拿着手机找乐子。年夜饭,坐在圆桌中央的老人家,看着这一桌子的低头族,只有感慨,“科技发达了以后,孩子们都忘了到底该怎么生活了。”
现代人的这种社交语言的“退化”,其实是有原因的,第一个原因,恐怕就是兴趣的多元和分散。
早年或许一个“吃了么”就能东家长李家短聊上个把小时,现在却连点头之交都欠奉,就是因为“有的人无话可说,有的话无人可说”。
归根结底这个锅网络还得背,因为发达的网络,才让现代人从小就培养了不同的兴趣,而且越来越极致,当周围没有共同语言人,而网上却有三观相符的兴趣小组时,谁还会热衷于线下无意义的寒暄呢?
除了兴趣不同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风险和代价太高。
要和人交流,就要有恰当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要关注对方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要适当的曲意逢迎,迅速的做出反应,还要接受别人在背后对你的评价……
说白了,我们是在表演,人生如戏,如果没有网络,恐怕我们会一直在影帝的道路上走下去,可偏偏,出现了不用我们那么累的沟通方式。那是一个可以尽情的放飞自我,不用太多在意别人感受,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地方。
网上性格活泼古灵精怪的段子手,在现实聚会中一言不发的比比皆是,别问他们为什么不说话,他们心里累着呢。
04罪魁祸首是表情包?
这种社交语言的退化,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和表情包从辅助聊天变成聊天主力,有撇不清的关系。
有很多論文提到过表情包是新的世界语,2013年8月《牛津词典》甚至正式收录了“Emoji”这个词汇,emoji不是英文,而是来源于日语“绘文字”。
人们已经无法想象没有表情包的聊天框将是多么的尴尬与冷清,大家絮絮叨叨说了那么多苍白的语言,都不如一个表情来的热络和熟稔。
不仅如此,表情包还能让你从一个只会尬聊,社交语言几乎全然不会的人,变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段子手。
你看不到真实的我,我能控制你对我的印象。隔着网络,即使显示屏前的人平时讷于言辞且谈吐寡淡,他都能使用表隋图包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丰富有趣的人。
这就是文字办不到的一点,文字是需要功底的,表情包不一样,它自带了一种打磨过的幽默智慧,用聊天表情就是一种借力,虽然我们没感觉到,但我们确实在用俏皮可爱的表情包拉进与陌生人的距离,树立自己可爱幽默的形象。
不论你怎么掩饰,只要你用文字回复,都多少会抖搂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绪,出于某些目的,你可能不想让别人知道你正沮丧、正愤怒、正羞涩。
如果你正情绪激动,妄图压制渴望表达的潜意识然后写出一段平静和缓的文字回复,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表情包可以。
根据社交软件“LINE”2013年年底的数据,每天LINE在全球讯息发送量大约在95亿笔,其中大概有15亿到16亿笔是贴图,占1/6左右。
从一个用户平均来看,一个用户在说六句话当中就有一句话就是贴图。也就是说,我们的聊天中,每隔五句话,就有一句是非语言表达。
没有表情包就无话可说,这的确是令人尴尬的现状。
05我们的语言真的渐渐在消失吗?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用惯了电脑手机,导致很多人只会用零散的语言交流,“语言文化可能就在这些闪光的屏幕中渐渐消失。”
汉语真的在退化吗?
如果把文字当做工具,工具跟随时代变化当然是没什么问题的,它甚至可以最后变成全部由二进制组成的代码,只要能传递信息,作用也就达到了。
但如果文字承载的是文化呢?
在更快更简单更凝练之中,文化是不是被消耗掉了呢?
那冗长但美丽的修饰,那酸腐但充满诗意的惆怅,那灵光闪念精妙绝伦的修辞,说实话,我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见到了。
这让人想起余秋雨的一段话: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到底有没有必要一直走到底?把脚印延续至今究竟是福是祸?我真怕,怕这块土地到处都是善的堆垒,挤走了美的踪影。”
摘自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