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常
5月3日,小米集团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正式申请在香港上市,中信里昂证券、高盛、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小米很可能将成为2014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IPO。
除了估值规模和融资规模,招股说明书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提供了一系列公司内部数字,可以让我们对小米这家公司有一个更准确的解读,尤其是去年小米完成的那场不可思议的业绩逆转。
小米的手机出货量曾经在2016年出现大幅下滑。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同比下跌分别为:32%、38.4%、42.3%、40.5%,全年出货量同比下跌达到36%。招股说明书的财务数字显示,小米2016年收入没有下滑,全年收入684亿元,略高于2015年的668亿元。对于一个成长性的公司来说,收入增长停滞也是个非常恐慌的事 情。
不过小米很快在2017年實现了大逆转。2017年小米手机的出货量达到9141万台,同比增长96.9%。财报数字显示,小米2017年收入达到了1146亿元。
手机行业竞争极为激烈,去年整体市场需求开始缩减,小米为什么还能实现销量的逆转呢?
国外市场 去年销量逆转的过程中,小米海外市场的业绩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财报数字显示,2017年小米海外市场的收入同比暴涨了250%,达到320.8亿元。小米在印度市场表现最为强劲,仅2017年第三季度,小米在印度的手机出货量就达到了920万台。考虑到小米在海外市场的收入以手机为主,互联网服务和其他硬件的收入不多,海外市场在小米手机出货量中所占的比例会非常高。
硬件生态小米建立起了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硬件生态链,超过90家公司为其研发和生产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费产品。财报显示,小米每销售一部手机,其IoT与生活消费品的相关收入达到256.5元。以去年的手机出货量计算,小米这部分的收入达到234亿元,同比增长88.9%。这是小米去年的收入增长中仅次于海外市场的亮点。
互联网服务虽然规模不是最大,但互联网服务已成为小米盈利的重要来源,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3月,MIUI的月活跃用户超过1.9亿,过去3年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分别为32.4亿元、65.4亿元、9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4.7%;互联网服务毛利分别为20.8亿元、42.1亿元、5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9.3%。
从商业模式上看,小米已经成功地将自己转变成一个平台型的公司:以手机为基础,让自己的手机业务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低,过去3年手机部分分别贡献总收入的80.4%、71.3%及70.3%。但手机业务仍然是小米整个商业模式的核心,手机业务的健康决定着小米自身的成长性。
此外,小米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海外市场的商业模式,小米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以低端机为主,利润空间非常有限,而小米在国内比较成形的硬件生态和互联网服务在印度和东南亚这些重要的国际市场都没有施展的空间。这意味着小米在海外市场的商业模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无法产生协同效 应。
另外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小米的手机销量过于集中在低端机上面。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小米手机的平均售价只有881元。无论是在产业链的话语权上,还是获取更有价值的消费人群方面,如此低的平均售价都会致使小米在未来遇到瓶颈。
性价比是小米过去几年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但也正是性价比让小米无法突破中高端手机的市场。长期来说,性价比和中高端品牌的溢价能力是矛盾的。消费者付出较高的价格购买某款手机,并不仅仅是为了那些高配置的元器件,而是因为它可以引起消费者某些重要的情感共鸣,但是性价比并不在这个范围内。商业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