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志 吴燕 韩辉
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13.8%,仍处于较低水平[1]。高血压属于多因素疾病,约50% 的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应用2 种或2 种以上降压药物才能获得理想血压[2]。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是提高血压控制率的重要举措之一,CCB/ACEI单片复方制剂服用简便,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3-4]。我国目前已上市的CCB/ACEI为氨氯地平贝那普利,主要有两种规格2.5 mg/10 mg和5 mg/10 mg。多项研究均表明,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较单药的降压效果更显著[5-9],但少有文章对该种药物的不同剂型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旨在对比两种不同剂型的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2.5 mg/10 mg和5 mg/10 mg)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入选标准:18~65岁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坐位舒张压(DBP)≥90 mmHg并<110 mmHg,平均坐位收缩压(SBP)<180 mmHg,性别不限。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慢性心衰;有临床症状的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缺乏控制的糖尿病;血清肌酐水平超过正常上限的1.5倍;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血钾<3.5 mmol/L或>5.5 mmol/L);近2年内有酗酒或药物滥用史;对ACEI或CCB药物过敏;孕妇、哺乳期妇女;育龄期妇女未正规避孕等。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75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化原则采用数字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I型组给予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I(每片含贝那普利10 mg,氨氯地平2.5 mg,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组(n=86),1片/天;II型组给予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II(每片含贝那普利10 mg,氨氯地平5 mg,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n=89),1片/天。疗程均为8周。
舒张压、收缩压的下降程度;血压控制率,即达到降压目标(BP<140/90 mmHg)的患者比例;不良反应。
对本组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I组和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II组患者治疗前SBP分别为(152.41±12.58)mmHg和(153.68±12.23)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下降程度分别为(17.01±10.44)mmHg和(20.56±10.79)mmHg,II型组SBP的下降程度与I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氨氯地平贝那普利I组和氨氯地平贝那普利II组患者DBP分别为(97.89±5.11)mmHg和(97.96±4.93)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BP下降程度分别为(12.11±6.05)mmHg和(15.02±6.51)mmHg,II型组DBP的下降程度与I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I组和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II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控制率(BP<140/90 mmHg)均超过70%,分别为73.25%和85.3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比较
用药期间,I组出现咳嗽4例(4.65%),II组出现干咳3例(3.37%)。未发现头痛、头晕、水肿、皮疹等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未影响继续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降压药物的目标是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理想血压对高血压患者而言至关重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II型制剂(5 mg/10 mg)对轻中度患者的SBP和DBP的控制水平明显高于I型制剂(2.5 mg/10 mg)(P<0.05,见表1),两种药物的降压幅度与国内多项研究的结果相似[7-10]。而P. Yan等人对国内495例患者进行随机双盲研究,纳入研究的SBP和DBP基线水平分别为(143.34±11.90)mmHg(2.5 mg/10 mg组)、(143.53±12.09)mmHg(5 mg/10 mg组)和(94.96±4.73)mmHg(2.5 mg/10 mg组)、(95.95±5.13)mmHg(5 mg/10 mg组),其结果表明两种剂型对SBP和DBP的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本次研究结果与之存在差异,是否与本次纳入研究的SBP和DBP基线较该文献高有关,有待更多研究进一步证实。此次研究中,两种复方制剂在治疗8周后,患者血压达标率均超过70%,而使用II型(5 mg/10 mg)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I型(2.5 mg/10 mg)(分别为85.39%和73.25%,P<0.05,见表2)。
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是临床选择用药的重要考虑因素,两组药物均安全且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种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仅仅为干咳,且发生率均较低(I型4.65%,II型 3.37%),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肿是CCB最常见的不良反应,CCB使毛细血管阻力增加,导致外周性水肿,而ACEI同时扩张动脉和静脉,可减少钙拮抗剂所致水肿。因此,钙拮抗剂联合ACEI具有协同降压作用,能更好地保护靶器官,同时可减轻彼此的不良反应,而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水肿。
综上所述,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II型(5 mg/10 mg)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I型(2.5 mg/10 mg),两种药物均安全、有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国家心脏病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2.
[2]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7):28-126.
[3]Gupta AK,Arshad S,Poulter NR.Compliance,safety,and effectiveness of fixed-dose combinations of antihypertensive agents:a meta-analysis [J].Hypeitension,2010,55(2):399-407.
[4]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建议[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1):19-25.
[5]蓝海东.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和安全性[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3):270-271.
[6]李媛,林青.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 [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650-651.
[7]樊朝美,闫丽荣,陶永康,等.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与贝那普利单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57-60.
[8]樊朝美,王莉,高明明,等.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与贝那普利单药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1):962-964.
[9]韦超料,江波,武志峰.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J].广西医学,2014,36(3):388-389.
[10]李延召.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179-180.
[11]Yan P,Fan W,clinical trial investigators.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ixed-dose combination of amlodipine/benazepril in Chinese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not adequately controlled with benazepril monotherapy:a multicenter,randomized,double-blind,doubledummy,parallel-group clinical trial[J].Clin Exp Hypertens,2014,36(4):26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