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玮 杨克岩
内容摘要:新常态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市场环境、消费水平与中间方式。凭借着互补性、双向互动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特征,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将有助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的稳定发展。近年来,我国统筹城乡双向物流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优势日益明显。但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依然面临着诸多难题有待解决。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确保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在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新常态 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 建设
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在长期发展中始终存在着不平衡态势。城乡的体制分离、管理分制与发展割裂等二元结构特征,阻碍了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严重分割,使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作为生产与消费的衔接纽带,商贸流通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城乡经济的差距、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分化现象,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优化发展,不利于我国现阶段供给侧改革需求。新常态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对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新常态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现状、难题,提出有效建设与完善策略,旨在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新常态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的特征与差异
(一)新常态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的特征
双向互动性特征。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需要涵盖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两个部分,即“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域”。新常态下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发展战略,需要商贸流通体系作为根本保障,构建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价值,在于其互动性的特征,即城乡双向互动提升物流、商流与信息流效率。
互补性特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中,需要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发挥其互补供应性特征,城市居民生活必需品源自于农村,农村的日常消费品源自于城市,通过互补性的作用,不仅可以扩大工业品销售范围,解决农产品滞销等问题,而且还有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性特征。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下,供求信息的有效对接,将有助于农户与生产企业共同实现“按需供应”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及时了解市场信息,设定生产目标与发展战略规划,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农户,都可以根据信息的无缝衔接,减少资源的浪费,形成良性的产销循环体系,促进城乡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新常态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的差异
城乡消费水平的差异性。关于城乡消费水平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分别是购买力差异、消费档次的差异。从购买力的角度而言,如图1、图2所示,鉴于城乡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也尤为明显。从消费档次而言,虽然近年来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且消费能力有所提升,但城乡消费档次的差距,在大件耐用品对比中,农村的消费档次显然不如城市。在购买力与消费档次的差异性表现下,导致农村市场交易额远低于城市市场交易额。
城乡商贸流通中间方式的差异性。电商交易、实体交易与现金交易等,均为商贸流通的中间方式。对比城乡消费市场,现金交易是农村消费市场的主流,电商交易与移动支付是当前城市消费市场的主流。两者的差异性,主要源于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较低,以及电商交易需要强大的物流体系作为依托,而目前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依然处于落后阶段,与城市差距较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新常态化发展。
城乡市场环境的差异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是城乡市场环境差异中最明显的问题。在城市健全的基础设施与良好环境下,城市的业态结构较为完善。而农村由于缺乏基础设施或基础设施的简陋,导致业态结构依然较为传统。与此同时城乡之间流通渠道不畅、商品流通渠道的差异性表现,均是城乡市场环境差异性的明显表现,例如信息流通问题、流通环节问题与流通网点问题等。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流通网点较少、信息流通不畅,导致交易成本较高,商业环境不佳。
新常态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
基于二元化结构体系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分割现象,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难以在新常态背景下发挥其应有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新常态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需要通过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消除城乡二元化市场分割问题,推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有助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现阶段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导致我国城乡市场结构的不平衡,制約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通过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推动一体化的信息交流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发挥流通在生产与消费间的桥梁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的互补发展,增加农村经济的附加值,构建城市经济的完整产业链,以现代市场流通体系为有效支撑,努力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作为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途径,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可确保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模式。由于我国多年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流通市场不畅,市场分割现象明显,致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通过构建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将有助于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交流沟通,稳定农业生产,实现农产品的稳定销售,解决了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拓宽农业销路,提高农户的收入与消费水平。
(三)有助于优化城乡消费结构
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意味着城乡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稳定发展,有助于优化城乡消费结构,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一方面,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下,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能将不同区域的产品运输到消费者手中,带给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选择;另一方面,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为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消费环境,由此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结构升级。如表1所示,2010年至2016年期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不断下降,同期城乡居民的非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占比不断攀升。在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与发展下,必然会再次提升居民的消费意识与消费水平,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日益优化。
新常态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难题
(一)城乡二元经济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以沿海地区城市为主,导致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出现地区分割与城乡分割现象。在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下除了城乡分割问题之外,包括行业垄断、地方政策约束等问题,都是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难题。新常态下,我国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在此背景下有利于改善城乡产业结构,解决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经营过于分散的问题。然而,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发展缓慢,影响了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难以在农村地区发挥商贸流通业的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加了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困境。
(二)商贸流通服务与网络布局混乱
新常态下我国城乡商贸活动中,存在着大量一次性交易行为,很多企业仅仅关注产品销售状况,却缺乏商贸服务体系,并且没有注重商贸服务水平的提升。在市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缺乏服务意识意味着商品销售前的宣传机会丧失,会给企业造成额外的销售开支,不利于商贸流通企业的品牌推广。与此同时,由于商贸服务意识缺乏,导致商贸主体难以获得服务质量的保障,进而影响了商贸流通的交易环境、沟通交流环境与贸易环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城乡商贸服务的乱象还造成了农村与地区商业网点、网络布局的不合理问题,农村商贸服务水平与城市商贸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农副产品的产品价值与附加价值难以得到保障。
(三)现代物流体系有待完善
新常态下随着我国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专业、高效的物流体系作为依托,确保商品配送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以较低的流通成本,为企业或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乡、县两级的物流体系,均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低、物流效率低、内部管理系统混乱等问题。对比城乡物流体系,农村地区主要以个体户为主,且经营规模较小,缺乏专业的运营模式,在农村道路设施水平较低与经济发展缓慢等影响下,农村商品流通成本较高,影响了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相对于城市大量的连锁经营商业模式,农村地区的连锁经营建设力度明显不足,难以满足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阻碍了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进程,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
新常态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一)构建城乡双向信息平台
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发展,有助于解决农村落后的信息缺失状态,进而提升农民的科技化水平与现代化经营意识,降低农户的经营成本。一方面要明确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信息平台的定位,即平台不仅要服务于城市消费品生产企业,使其了解农村市场的需求信息,同时还要准确的向农户反馈农产品市场的多元化信息,具体包括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价格信息与科技、气候灾害预告信息等,为农户的生产销售提供信息支持。相关政府部门也能够借助信息平台,对城乡市场进行统筹管理;另一方面要构建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信息服务平台,采用网络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为城乡商贸流通企业提供信息系统与技术服务系统支持,提供商品物流与流通信息。在构建服务平台的过程中,要关注三个要点:第一是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城乡双向的商业情报中心数据库,全面对接区域性商业信息。第二是加快商贸流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及更新。第三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城乡双向商贸流通的技术与服务标准。
(二)完善新常态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模式
在政府相继推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及“农产品商务信息工程”等政策下,进一步完善新常态下城乡双向消费品流通体系: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的竞争力,鼓励市场上的生产与流通企业合作发展,培养具有竞争性的批发与零售企业,扩大批发零售市场的配送体系,减少消费品流通环节;另一方面要推动科学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的连锁经营模式。引导便利店与中小型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培养现代化的新型流通业态,向农村地区进行商业布局,加快农村地区专业化的商贸流通企业,对现有农村小型超市进行改造与资源整合。通过发挥农村地区较强的集散功能,积极培育现代农村批发市场,提高城乡双向商贸流通服务的水平。
构建城乡双向农副产品流通体系,通过构建一体化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在集中采购与统一配送的模式下,提升大型连锁经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以城镇范围为核心,打造城乡互动的商品流通网络体系,有助于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鼓励并引导流通企业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方合作的方式,积极推动农产品的信息沟通与市场销售,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确保新常态下农产品的协调性供需发展态势。
(三)建设现代化城乡物流体系
新常态下现代化城乡物流体系的建设,需要遵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与资源合理配置等建设原则,结合物流主体服务功能与城鄉产业化发展水平等要素,构建符合经济新常态发展需求的城乡双向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供应链一体化发展模式,将城乡范围内的供应商、客户与相关企业联结起来,整合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实现一体化的物流运作与管理,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物流系统。二是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模式,由第三方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通过专业化、高效的物流方式,统筹城乡双向的农产品流通,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三是农产品物流联盟模式,以物流合作为核心,使得城乡企业达成战略联盟,在协议与契约合作模式下,达成风险共享、优势互补与利益合理分配的现代化网络组织。
参考文献:
1.张利霞.城乡商贸流通特点差异及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J].价格月刊,2016(4)
2.陈双群.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形成及建设条件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6(8)
3.吴潇.我国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探索[J].商业经济研究,2016(16)
4.刘维芝.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我国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9)
5.孟雷.我国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机制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3(6)
6.路艳娜.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价值与战略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7(1)
7.林克明.中国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