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映霞光,焉支山下播种美育萌芽

2018-05-15 10:43斯语
小演奏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美育校园艺术

斯语

起源于汉武帝时期的丝绸之路以西汉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全长6440 公里,被誉为连接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陆上商业贸易路线。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行,如今的丝绸之路更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文化等领域全面交流与合作的纽带,谱写着新的丝路华章。我们的美育之旅便沿着这条旧貌换新顏的文化漫道,一同来探访新时代丝路沿线地区的美育特色教育成果。

曾有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诗中提到的张掖正是位于我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的张掖市,其古称“甘州”更是甘肃省名“甘”字的由来。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张掖市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的美称,自古就被誉为“金张掖”,其境内所特有的丹霞地貌曾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

而一提到地处张掖东大门的山丹县,人们脱口而出的定是大名鼎鼎的山丹军马场,这一世界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马场于公元前121年由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距今已有2130多年,占地面积2195平方公里,比两个香港特区还要大。山丹县旅游资源丰富,有“世博圣地”焉支山森林公园、佛教名寺山丹大佛寺等。我们此次美育丝路行便选择了张掖山丹,走进了当地美育特色校——山丹县三立小学。

以“本真”理念培育三立学子

山丹县三立小学的校名取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思想,“立德”即树立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漫步在三立小学的校园里,清风拂面,胜景入眼,合理的校园布局、优雅洁净的校园环境、丰富多样的橱窗壁画、平整开阔的塑胶操场……处处显示出学校井然有序的管理秩序。

并排而立的三希楼和三省楼仅从名称听来就颇具文化底蕴。三希楼门口两侧的楹联“立德立功立言此谓不朽,希贤希圣希文人皆可为”取自湖南衡山集贤书院,后进行大胆创新,教育学生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三省楼则借用古人所倡导的“一日三省吾身”的自省文化,两侧“从平常举止中正己,于高尚行为间树人”的楹联则时时警醒着教师行必中正、积习渐靡。校园文化墙分“古典文化”、“爱我中华”、“传统美德”、“运动健康”、“安全文明”等主题,楼道布置以历代古诗词、我国名胜古迹、五彩山丹胜景、学生活动掠影等为主题,配以师生制作的简笔画、水彩画、手抄报、摄影作品等,在培养师生动手动脑、敢于创新的能力的同时,更体现出校园文化的灵魂。班级文化则凸显了童趣和个性,精美的班牌折射出班级精神,组合书柜充溢着书香气息,成长树记录了学生的成长历程。这里的一草一木皆含情,一诗一画皆入理,一情一景展所思,教室内外、长廊甬道、板报橱窗上的名言警句、励志故事、图画造型,无不渗透着三立人的教育智慧,无不浸润着学生们的幼小心灵。徜徉在三立校园,师生们时刻与思同在,与美同行。

作为一所于2014年新建的全日制完全小学,学校在建校伊始就十分注重文化体系建构,着力于外显的环境文化、核心的课程文化、内隐的精神文化的纵深式三维结构,秉持“本真教育”的办学理念,逐渐形成了以“养正求真”的校训、“尊重包容”的校风、“敬业爱生”的教风和“好学向上”的学风为内容的“一训三风”。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起跑线上放飞梦想,奠定幸福的人生基础,用心将学校营造成一所“温馨和谐的心灵花园,幸福成长的智慧乐园,追求卓越的品质家园”。

学校在信息化硬件配备上也展露出“大手笔”,不但在每个教室装配了交互式智能白板一体机,还建有学生用机房2间,拥有计算机112台,并配以智慧教室、录播室等专用教室,其中有32套教学一体机系统,200兆宽带光纤接口通达所有教室和所有办公室,实现了宽带网络室室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的“互联网+教育”模式,校园网络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自动广播音响系统、校内通信系统等一次性设计到位,校园演播系统、消防、防盗等安全设施齐全,还建起了特教资源室、心理咨询室、录播室、舞蹈室、音美室,为师生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新时期学校信息化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主题活动树立美德少年

何谓“美育”?很多人由字生义,以为美育就是美术教育,其实不然,美育不仅仅包括美术教育,而是涵盖情感美、精神美、视觉美、听觉美等有关美的方方面面的培养,美育应该是以美术为载体,包含了美德、美感、美术在内的培养,而美德可以说是美育的核心。

针对生源成份复杂、家庭教育薄弱、养成习惯问题较多的情况,为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格局,进而提升学校美育教育水平,三立小学将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了“一日常规”和“四有五气”等常态化教育活动。

在育人模式的选择上,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通过落实三级课程体系,课堂内外互促、校内校外互补,将修身、立德、启智、怡情、健体并举,逐步形成了以“穿有样、坐有相、言有规、行有范,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智慧灵气、胸怀大气、书卷香气”为标准的“四有五气”主题教育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成效显著。

自建校以来,三立小学力求德育高品位、养成高标准、行为高素养的德育目标,积极进行德育教育研究,《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研究》等课题被确立为“十二五”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在日常实践中,学校通过开展“我是班级小主人”、“文明伴我行”、“我为校园增光彩”、“向英雄致敬”、“感恩父母”、“爱心捐助”、“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依托月主题活动,先后开展了以“追随雷锋足迹”、“环保从我做起”、“学会感恩励志”、“争做文明小标兵”、“祖国在我心中”、“我为校园添光彩”、“让书香溢满校园”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践行准则,培养道德素养,达到修身、立德、启智、健体、怡情的目标。迎接式上学、检阅式放学、10分钟晨诵午习、放学前一分钟常规教育、轮值校长制等校内特色制度日臻完善与成熟,通过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开展序列化养成教育,使常规要求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人生底色。

同时,三立小学通过服务社区、参观工厂、打扫卫生、主题队会、路队放学、小记者访谈、小螺号广播、情景剧展演活动等为载体,以实践引领成长,使学校德育活动摸得着、看得见、用得上。近年来,修身立德已成为三立小学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系列主题校本课程已初步形成体系。

特色教育打造高素质人才

面对部分学校唯分数论的错误教育模式,三立小学深知这种短视会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致命短板,所以自建校起便高度重视艺术教育,不断改进艺术教学。学校充分依托设施全、资源足的优势,严格执行艺术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程,同时审时度势,提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理念构建上,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构建尊重生命、遵循规律、全面发展的“本真”课堂教学体系,形成了理念上追求“三生”——生本、生活、生态,氛围上追求“三自”——自然、自主、自由,效果上追求“三实”——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站在了课堂的中央,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当很多学校还在应试教育的苦海中苦苦挣扎时,三立小学已经扬起素质教育的风帆一路前行。

特色专业教育在促进学校品位提升的同时,更加彰显出美育教育的迷人魅力。“三立小学不追求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艺术家,但从不放弃每个孩子爱美的天性,從不放弃每个孩子创造的潜能。这里是孕育艺术素养的沃土,这里是孩子放飞梦想的乐园。”校长刘凯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学校先后制订了《艺术教育发展规划》《艺术教育工作管理制度》《艺术教学管理制度》《艺术教室使用管理制度》《 “全纳式”艺术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等方案,在制度上确保了艺术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为了解决艺术教师短缺的问题,学校一方面加强对现有艺术教师的培训,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与校外艺术教育机构联合,聘任艺术教师定期来学校进行教学,指导艺术教育活动,源源不断地为学校艺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在提高教学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促进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学校坚持开展每天20分钟的晨读午习活动,晨读以国学经典、优美散文为主,学生在诵读中沐浴书香,传承美德,午习以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为目的,教师现场指导,帮助学生写好规范字。同时,学校每周三坚持开展一小时师生“全纳”艺术教育活动,设立了琴、棋、书、画、歌、舞、朗诵为主要内容的20个学生社团,师生可自选感兴趣的活动项目,大大提升了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每逢“快乐周三”,校园内歌声嘹亮,绘画室内画笔舞动,舞蹈室内身姿婀娜,棋艺室内举棋若定,书法室内挥毫泼墨,剪纸室内巧手折剪……浓浓的艺术气息洋溢在整个校园。此外,通过开展国旗下的演讲、讲故事比赛、科技小制作大赛、优秀板报展、经典诗文诵读、“六一”文艺汇演、校级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美育的高雅品位和丰富内涵浸润孩子们稚嫩的心灵,让学生在艺术的滋润下更加热爱美、享受美、理解美,进而开始创造美。

特色兴校是三立小学的办学策略,“菜单式”早操已成为学校阳光体育的特色项目,学校还根据师生特长、爱好和年龄等特点,自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花样拍球、花样跳绳、校园集体舞等项目,利用早操时间和大课间积极开展活动,同时根据季节特点,设置了冷热两张“菜单”,结合气候特点进行变换训练。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特色教育蓬勃开展,先后被授予“甘肃省快乐校园”、“甘肃省文明交通示范单位”、“张掖市中小学德育示范校”、“张掖市阳光体育运动示范校”、“张掖市艺术教育特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特别是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校”的命名,更推动了学校足球教育的深入开展,足球专题讲座、校内外足球联赛、足球全员培训已成为常态。教师人人都是教练员、裁判员,学生人人都是运动员、啦啦队员的局面热火朝天,校园足球文化已初步形成。近两年,三立小学足球队在全县校园足球比赛中始终独占鳌头、成绩骄人。

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建校短短几年,学校就有三百多名学生在各类艺术类比赛活动中获奖,其中王继萱同学的绘画作品入围中国湿地博物馆湿地主题绘画大赛;张筱磊同学在第八届中华艺术环球器乐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王梦颖、张杰、马健、曹凤青、李梦涵等同学在省级、市级体育舞蹈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周梓萌、吕荣同学在欢动甘肃2015年“六一”儿童节晚会节目展评中获奖;李耀阳同学的架子鼓演奏在国家、省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怡情悦性的特色活动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阳光体育、“全纳”艺术已成为三立小学一张靓丽的名片。

编后语

此行的张掖山丹虽然只是一座县级城市,经济总量和城市发展自然无法与大城市相比拟,但我们所走访到的学校大多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齐备,很多学校的规模甚至与省会城市相比也毫不逊色,足见山丹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知识和人才日益紧俏的今天,从小处说,教育可以改变学生的命运,从大处说,我们的国家要想从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强国,首先就必须关注教育,只有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相信专注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山丹必将如其名字一般,迎来一个火红的明天!

猜你喜欢
美育校园艺术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纸的艺术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