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提要]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P2P借贷、众筹等主要业务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互联网金融冲击着人们的投资理念和商业银行市场利益分配,并改变着人们的金融消费理念。在支付端的支付方式、负债端的活期存款、资产端的借贷平台等方面都对商业银行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但互联网金融也给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因此,商业银行应不断创新和完善自我,与互联网金融合作,实现共赢。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挑战;机遇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3月14日
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2012年互联网金融概念首次提出,到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网民渗透率达61.3%,这足以说明,互联网金融正在迅速崛起。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谢平先生曾说过,互联网金融就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行业相互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是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其凭借“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逐渐渗透商业银行,再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作为技术支持,实现对金融业的改革;金融活动依托互联网展开、进行和完成,有效突破商业银行在时间、地域上的限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二)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原因。互联网金融的首次提出是在2012年,而今互联网金融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互联网迅速兴起的原因,总结而言有三点。
1、互联网的普及。至2016年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7.31亿,已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同时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
2、互联网技术支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社交网络、搜索引擎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庞大的结构化与非结构数据信息的新时代。互联网数据的产生、发送速度和频率都在飞速增长,数据源的数目和种类不断增加,海量的数据资源使得大数据越来越被企业重视。大数据与云计算结合的模式能够获取大量第一手客户信息,降低商業银行包括交易成本在内的各种成本,这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3、新型商业模式带来新的金融服务需求。从最初的信息浏览、收发邮件,到信息搜索、远程办公、电子银行、网购、社交等,用户的行为习惯越来越“互联网化”,越来越多的信息和资金通过互联网流动。放眼全球,以Amazon、eBay、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全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互联网支付、跨境支付以及第三方支付;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区网络的发展,催生社区网络间的融资需求;移动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支付需求爆发。这些新兴商业模式带来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型金融服务需求,并引领全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依托于互联网的平台及技术支持的互联网金融具有以下优势:
(一)成本低、效率高。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商业银行机构必须通过实体网点提供服务的限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以较低的成本使因偏远分散、信息太少而难以得到金融服务的群体可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获得金融服务。同时,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大数据确保信息的全面性,云计算保证海量信息的高速处理能力,二者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投资效率和减少了交易成本。
(二)改变用户习惯。互联网金融并不只是个概念,在消费、理财或投资方式中,互联网金融都切切实实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它使人们不带现金出门,使人们散钱也可以进行投资,使人们用互联网进行消费。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进入了“无钱包”时代,散钱理财已成为共识。
(三)降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在传统的融资模式中,资金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经常出现,众所周知,市场信息不对称往往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使低质产品逐步代替优质产品,即“柠檬市场”现象。而现阶段,交易双方能够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进行沟通与交流,使交易过程高度透明,交易定价更加市场化。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对商业银行形成的挑战。第一,从支付来看,互联网金融在支付方式上挑战了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现阶段,虽然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业务方面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互联网金融凭借其支付的方便快捷、交易的低成本、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等优势对传统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第二,从负债端来看,互联网金融在活期存款上挑战了商业银行的霸主地位;第三,在资产端来看,互联网金融在借贷业务上挑战了银行的信用中介地位。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借贷平台主要还是从事个人消费信贷、小微金融业务,贷款客户群与商业银行并不构成冲突。但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壮大,这种新型的网络借贷方式所覆盖的客户会与传统银行业覆盖的客户有所交集。未来可以预测,互联网金融完全有能力吞下这块大蛋糕,抢占金融市场更大的份额。
(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一是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商业银行改变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还未出现之前,银行被视作是“躺着赚钱”的行业。其主要业务模式,净利润来源是信用卡业务或理财产品业务,然而银行的信用卡是“高利贷”陷阱,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庞氏骗局”。随着互联网金融越来越火暴,金融市场信息越来越透明、开放后,银行想凭借这种盈利模式来赚钱将会越来越难。因此,商业银行会改变自身“官僚作风”,改变其霸道的业务模式,进行产品创新,真正做到惠民、利民,树立“服务消费者、服务社会”的文化理念,优化消费者服务,做到消费者至上。二是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益。互联网金融的存在,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运营成本方面。互联网金融时代,资金融通以来互联网进行,实现多方同时交易,商业银行依此来降低交易成本和客户开拓成本;其次,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会打破传统业务网点的局限,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客户,使自身的中间业务获得更大的发展。三是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过去,商业银行机构对消费者信用状况、消费能力、消费意愿等信息无法产生准确认识,导致其部分产品价格过高,过高的定价将商业银行机构排除在小微贷款等市场之外。而在大数据时代下,随着产业隔阂被打破,互联网企业大批进入金融业,中国商业银行机构必须迅速与大数据理念、技术相融合,以此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商业银行机构需要尽快完善大数据战略与互联网经营,提高对消费者、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能力,从而挖掘大数据的价值。
四、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应对:
(一)商业银行网络化。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与金融结合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不能脱离互联网独自开展业务。然而,商业银行的内部封闭性是其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存在的最大问题,所有客户都围绕银行以及银行的产品来接受金融服务和选择金融产品,客户之间很难在银行的内部平台内分享信息,甚至连客户与银行信息系统之间的交互都很有限。因此,商业银行应当改造其信息系统,推动自身产品和功能的网络化,向互联网方向发展。
(二)优化业务流程和客户服务。相对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都略显僵化,流程改造和服务优化都能成为商业银行新的竞争力。商业银行应充分借鉴互联网金融独特的经营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灵活的服务模式,简化业务流程,减少审批环节,为客户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三)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盈利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化和金融互联网化的趋同,商业银行想不被淘汰,就要继续创新,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加快业务产品创新,满足各类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应该和互联网金融,通过经营理念的博采众长、目标客户的定位互补、业务领域的无缝相接,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开拓新的盈利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正林,王彧.供应链集成影响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4(2).
[2]边燕杰,张磊.论关系文化与关系社会资本[J].人文杂志,2013(1).
[3]李敏才,刘峰.社会资本、产权性质与上市资格——来自中小板IPO的市实证证据[J].管理世界,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