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特质及其当代价值

2018-05-14 22:13鲁力
知与行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创新

鲁力

[摘 要]近代以来,由于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饱受磨难。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国人丧失文化自信,将近代以来的悲惨遭遇归结于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攻击,视之为愚昧落后的代名词。其实这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深深的误解,是一种文化自卑的表现。今天,要树立文化自信就应该理性地认识到作为人类创造性本质的体现,与人类的其他文化创造一样,中华传统文化同样是富于创造力的,是今天中国人创造力的一个宝贵源泉。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说明,中华文化同样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文化支撑。西方启蒙运动和现代科技发展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没有对中国文化的借鉴就没有西方现代文明。中国历史上一系列的创造对世界贡献良多,如科举制度催生了西方现代文官制度、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先秦诸子时代仍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峰、中国的科学技术曾经一千多年让西方人望尘莫及。今天的中国人,应当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善于创新、勇于创造的优秀基因,以优秀传统文化之魂塑造创新的时代精神。具体来说,就是要用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忍的意志品质、利国利民的强烈欲望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来塑造主体的创造性人格;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直觉思维、综合思维和具有深刻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敏捷性的思维品格来弥补现代西方逻辑思维方式的不足,从而培养更为健全、更为利于创新的思维方式;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优良教育传统和学术传统来为创新性人才培养奠定知识基础。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价值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1-0141-06

作为人类创造性本质的体现,与所有人类的其他文化创造一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富于创造力的。遗憾的是今天大多数人都难以理解这一点,相反在很多人眼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保守、僵化的代名词。时至今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种偏见应该被纠正过来,否则就不能正确领悟党中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要义。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如果传统文化是僵死的、保守的、落后的,怎么可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如果传统文化代表专制、腐败、奴役,怎么可能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如果传统文化仅仅是封建的道德,是压迫人的工具,怎么可能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那种简单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创造性基因并因此压制创造性人才成长的说法在认识上是片面和错误的,在实践上则是危险和有害的。”[1]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及其创新教育价值,十分必要。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特质

著名学者韦政通认为中国文化的第一大特点就在于其独创性,并指出:“能证明中国文化富有独创性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的文字。中国有一套独立发展的文字系统,是绵延达数千年的事实。”[2]没有强大的创造性,中华民族不可能应对五千年的历史挑战从而延续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饱含创新的基因,否定这一点就是无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容易走向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一)从现实来看,中国经济成就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创新性

近代以来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而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批判最激烈的观点就是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守落后缺乏创新性。产生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创新性思想的最大原因,是近代中国的落后。正是因为落后所以错误地把原因归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后导致一种盲目的文化自卑,导致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是今天我们发展起来了,我们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们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应当相信中华民族并不低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落后文化。正如历史学家钱穆所说:“中国人自有中国人的办法,因此形成了一套中国史、中国文化与一个中国民族。我们必须信仰从来的中国人有办法,才可相信我们这一代的中国人也可有办法。若从来的中国人根本不可靠,我们不信他们有办法,我们如何能信这一代的中国人,即我们之自身,却忽然能有办法呢?否定了历史,否定了文化,否定了民族之已往,必将否定到我们之自身。”[3]70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导致民族自卑心理和崇洋媚外心理,就会失掉民族自信心。自信是创造的源泉,失掉了民族自信何谈创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人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相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不仅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的振兴,而且中华文化圈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比较深的国家都实现了富强,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他们是属于中华文化圈的重要成员,他们也和中国一样,在经历短暂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迷茫之后,步入现代社会的门槛。今天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说明了中国文化是具有创新性的文化。

(二)从比较来看,对西方文化的重要影响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创新性

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利于创新的另一重要理由是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西方式的科学以及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这其实也是一种错觉。西方科学也并不仅仅是西方人的产物,而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西方科学只是一种集大成的成果,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阿拉伯文化、希腊文化都对它的产生有积极影响。美国学者尤利坦指出:“现代的自然科学大厦不是西方的私产,也不是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哥白尼和牛顿的领地,这座盛誉的建筑物也属于老子、邹衍、沈括和朱熹。”[4]207-208虽然中国古代没有直接产生现代自然科学,但是对于它的产生有着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中国古代没有直接产生西方式的科学就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西方式的科学,阿拉伯、非洲、大洋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都没有产生现代西方科学,难道就能因此否定他们的历史和文化吗?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典型表现。“迄今不能提出有力的证据,证明中国近代科学之所以落后,是由于中国文化中存在某种阻碍科学发育的‘深层结构”。[5]中国古代并不是没有科学,而是没有产生现代西方科学。中国的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西方启蒙运动受惠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良多,许多启蒙思想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崇备至,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20世纪末,众多诺贝尔奖得主提出要学习孔子的智慧,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属于中国,更是属于世界的宝贵精神遗产。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我们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并不是背道而驰的,而是相得益彰的。把西方文化看成是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把中国文化看成是阻碍科技创新的文化,这其实是一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他们忘了坚持新的科学真理的布鲁诺是在西方被烧死的,而不是中国。秦始皇焚书坑儒,杀害的是政治上的异见分子而不是发现科学真理的探索者,秦始皇还特地把医药等方面的书保留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排斥科学,很多杰出科学家倒都是传统文化修养精深的知识分子。许嘉璐说:“上个世纪之交,文人都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国学根底很深,包括茅以升那样的理工科学生在内,从而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人物。近几十年,为什么我们没有大师级人物?为什么没有产生世界性的著作?我觉得,除了封闭、积贫积弱,‘文革等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底子太薄。许多中学生写的汉字还不如日本人,也不如台湾。多年极“左”的政治运动导致传统文化断层,这是一个惨痛教训。”[6]

(三)从历史来看,丰富的创新成果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创新性

“中国过去的历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7]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环境的挑战与群体的回应构成的,那些不能接受挑战的民族最终消失了,而那些能够顺利应对挑战的民族则留存了下来。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经久不衰,足见其应对挑战能力之强。应对环境挑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力,没有创造性是不可能在几千年的复杂而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创新实践,这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每个方面都可以看出来。我们姑且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技四个方面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

1.政治创新。首先,创造了中华民族。在历史学家钱穆看来,中华民族实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伟大创造,这一项成就比西方的科学对人类更有利、更为可贵,“因为民族可以利用科学,科学却不能抟成民族。民族融凝,科学发明自然是利多于害。民族分裂,则科学发明有时将害过于利。人类文化本体,必然以扩大民族为主,不能以发明科学为主”[3]74。其次,政治制度创新。别的暂且不说,仅仅一个科举制就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先驱,科举制度不仅保证了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延续,而且对推进西方行政制度进步做出了贡献。最后,政治改革创新。变法与改革在以后历朝历代不绝于耳。较著名的有王莽改制、永贞革新、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等。有的改革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但是我们起码可以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政治的态度不是僵死的,而是灵活的,面对现实困境,总希望通过政治的改革创新来解决。

2.经济创新。中国古代在经济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开拓进取,经济方面的创新亦十分突出。首先是经济制度的创新。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一直处于不断的革新之中。在西周是實行井田制,而到了春秋战国井田制不断废弛,开始实行土地私有制改革,按田而税。到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秦统一后,正式在全国实行土地私有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为全国性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汉武帝时改革币制,统一盐铁。西晋创立户调式,北魏时期又创立了均田制、户调制。唐代开创租庸调法、两税法。明代开创一条鞭法,清代实行摊丁入亩。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进,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在不断创新。其次是经济流通手段的创新。早在商代我国就出现了商业,并且出现了以贝为主体的货币,到了西周出现了金属货币,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思想学术创新。首先,中国先秦的诸子时代,被称为轴心期文明,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中国的轴心期文明与世界其他轴心期一道都代表了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企及的高峰。仅仅是轴心期的思想学术创新就已经标志中华文明走在世界前列。其次,轴心期以后,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以及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这代表着两大轴心文明的融合,其创新性十分突出。最后,中国文化作为一种核心文明传播到东亚,造就了东亚儒家文化圈,儒学在东亚各国广泛传播影响深入,这本身就说明中华文化能够适应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能够在不同地区落地生根的创新性。

4.科技创新。中国古代的科技创新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科技创新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根据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研究,在公元3到13世纪之间的一千年间,中国科技水平让西方人望尘莫及。无论是在科学还是在技术上中国古代都有数不尽的伟大创新。李约瑟曾经列举中国古代在科技上的排名世界第一的创新,发现有上百项之多。第二个特点是这些科技成果对世界的影响力非常大,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进程。

(四)从立场来看,对待创新的赞赏态度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创新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推崇创新的民族。丰富的创新思想指导我们取得丰富的创新实践成果。早在先秦时期就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创新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创新看成是生活的常态。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词与创新有关,如变易、维新。传统文化认为变易是生活的常态,世新则事易,不断变化是生活的本质,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从财产关系来说,“千年的田地八百主”,财富永远在变化之中。从政治关系来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政治权力格局在不断重新分化和组合。从个人际遇来说,“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人生也处于变化之中,有高峰有低谷。从时代大势来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同的地域其发展情况也会不断变化调整。《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讲的就是一个万物不断运动变化的道理,“新”的必然的趋势。人处于环境之中也必须不断“与时推移”,不断开拓创新,创新是人生的常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创新的质量放在首位,而反对窠臼反对俗套,鼓励全新的创新实践。传统谚语“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枣半筐”就表明对于创新质量的重视高过对数量的关注。古代文人进行文学创作也强调“但得流传不在多”。所谓“十年磨一剑”,古人能够沉淀下来做比较大的创新,做出一些原创性的成果。古代文学家十年出一部精品的不在少数,司马迁写《史记》用了十年,左思写《三都赋》用了十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十九年,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十年。传统文化的创新质量观正是今天我们所需要的。当前低水平重复的成果太多,就是没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造成的。一味求快,欲速反而不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创新与人才紧紧地联系起来。传统文化中许多格言都论述了人才的重要意义,如:“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吕氏春秋·不苟轮·赞能》) 不难看出正是丰富的创新思想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才造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特质的当代价值

创新教育也就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教育。解放人的思想,解除人们思想上的束缚,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开展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面向世界的新型国民,有利于培养推动国家进步的栋梁之材,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技创造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特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是今天创建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文化资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高贵品格有利于提升主体创造性人格

1.砥砺坚忍的意志。中国人有令世人震惊的忍耐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赞扬坚忍不拔的精神,对具有这一品质的人予以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试图通过对坚忍不拔的榜样的宣传培养人们的这一宝贵品质,因为在古代那样一种恶劣的条件下没有坚忍顽强的精神就难以生存下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下,这一种品质在政治生活上就叫作气节,在经济生活中叫作艰苦奋斗,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守信,在父子之间叫作孝,在夫妇之间叫作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认为人生在世是艰难的,“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要立足于社会,要有所成就,必须接受生活的考验、忍受人情冷暖、必须具备坚忍的品质、顽强的精神。

2.激发强烈的欲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讲求实效的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成才报国”“显耀家邦”的传统,对于激发人们的成功欲望具有非常强的作用。中国人追求成功往往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是为了一个更大的集体,或是为了家族荣誉或是为了国家富强。历史上涌现出一个个忍辱负重的成功故事,如张骞、苏武、玄奘为了达到目标历经磨难,最后都获得了成功,都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成功的强烈渴望本身就是一种应对挫折的心理能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人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社会、为了集体去获得成功,同时告诉人们获得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做好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古代有很多这方面的格言。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告诉人们要成功就必须有所舍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告诉人们面对不如意的事要看开,这是自然规律使然。“祸福相依”告诉人们面对一时的困难要看到希望。“否极泰来”鼓励人们在挫折面前不能放弃,坚持下去就会成功。

3.培养广泛的兴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所不包,从知识来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传统文化是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可以激发对于各方面知识的兴趣;从实践活动来说,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插花品茗,传统文化包含的实践活动就是整个属人世界的活动,如此多的活动项目也就是丰富的兴趣爱好实践项目。一个传统文化修养高的人必定兴趣广泛,酒后饭饱可以把玩《红楼梦》,闲来无事可以笔走龙蛇,开心的时候高歌一曲,郁闷的时候口占一绝,可以夜观星宿,晨赏朝霞,生活多姿多彩。广泛的兴趣爱好也就会带来丰富的情感,在观看名胜古迹的时候难免生出思古之幽情,在游览爱国主义基地的时候不免一番热血澎湃,在看到小人得道忠良被害的时候则又是一番切齿痛恨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维方式有助于激发主体创新思维

1.引发直觉思维。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指非逻辑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离不开非逻辑的思维方式,非逻辑的思维方式同样是创造性思维的组成部分。“开发个体创造力,不仅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更应注重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8]20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非逻辑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直觉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哲学不重视逻辑论证而是高度重视从直觉得来的灵感,以之为获得真理的主要方法。虽然这造成了逻辑科学的不发达,但是今天对于培养创新的思维方式仍然有很大裨益。因为在西方科学与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已经高度普及的时代,恰恰需要直觉思维为之补充。“老庄思维方法的精义是主张以一颗无知无欲无思之心去直接感知作为万物本根的道。”[4]181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正是从老子得到启发才在物理学上取得大的突破。孟子的思维方法重在“内省”也是一种直觉的思维方法。老庄和孟子的思维方式对后世影响很大。禅宗更是不立文字全凭心悟,与现代西方哲学所主张的“面向事情本身”十分类似。中国传统思维非常讲究触类旁通,这就是发散性思维。所谓“功夫在字外”就是说一个人的思维不能限定在狭小的范围内,而必须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翱翔,王羲之从观赏鹅的形态反而悟得书法真谛,这不是最好发散性思维又是什么呢?中国传统思维缺乏西方的逻辑性严谨性,但是这对于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打开创新思维确实大有裨益。

2.触动综合思维。创新思维既需要分析也需要综合,既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非逻辑思维。在今天,西方的知识内容和思维方式广泛传播的情况下,越来越需要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面的思维结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非逻辑的思维方式这在前面已经说过。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倾向于综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生态问题、GDP崇拜、环境恶化等都与人类思维的片面性有关,运用分析的思维方式就会过分突出事物某一部分的作用和功能,而忘記其全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正是只看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忽视其他社会领域的发展所以才有GDP崇拜。运用综合的思维就能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地看待事物处理问题。今天,要面对一系列社会问题发展,要新的高科技,就必须补上综合性思维这一课,全面全景式地看问题,做出新的创新。综合性思维就会带来新的综合性创新。阿波罗登月计划没有一项技术是新的,但是通过集成创新综合创新就产生了登月技术。

3.锻造五种思维品质。创新性的思维具有深刻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品质,要培养创新性的思维首先就必须培养这五种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的这五种品质。思维的深刻性就是能够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道理都在告诉人们不能被自己的局限性所左右,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从自身的局限性中跳出来,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思维的灵活性就是不受固化思维的拘束,考虑问题能够灵活多变,思想活跃,面对同一个问题能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思维的灵活性,反对思想僵化。成语中有批判思想僵化保守的如“食古不化”“泥古不化”“ 胶柱鼓瑟”,思维的独立性就是摆脱成见的束缚,摆脱对权威的崇拜,摆脱俗套,摆脱窠臼,能够另辟蹊径,经过思考拿出自己的新颖独到主张,独树一帜,别开生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维的独立性非常强调,一贯反对“人云亦云”,强调“发人所未发”,强调坚持自己的看法,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而保持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批判性就是从日常思维习惯中超脱出来,从表面的合理中看到不合理,从事物的存在看到其灭亡,没有批判就不可能有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批判性思维。朱熹说“学贵有疑”,所谓疑也就是批判,从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思维的敏捷性就是思考速度的快慢,也就是在既定时间内思维成果产生的数量。如果在短时间内可以产生大量的思维成果,那么就说明这个人思维比较敏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注重思维的敏捷性,自古以来就有“七步成诗”“倚马万言”的佳话。培根曾经说过,诗歌令人敏捷。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历朝历代留下了大量精彩的诗篇,吟诗作赋被认为是文人雅事,文人们往往限定时间作诗一首以评判各人的才华,修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学风有利于主体奠定创新的知识基础

1.砥砺自觉的学习能力。学习是创造的基础。只有站在前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超强的学习能力是杰出创新人才的共同特征。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一个人的自学能力对于他的成长是有很大关系的。著名教育家刘道玉指出:“善于自学,这是成才的关键。……一个没有很强自学动力和能力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杰出的人才的。”[9]自觉学习的理念和强大的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就诞生于中国。《学记》从学习规律入手分析教育规律,强调把教师教学建立在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乐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知识内化原则等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其实质都是从促进学生主体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出发展开教学。以后中国历代的教育家们都是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入手展开教学。好学,在中国古人看来是一种很大的美德。历代思想家均对学习有所论述。《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好学的许多事迹和言论,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学习的榜样。

2.塑造扎实的学风。当今中国,学生们不爱学,大学里学风空疏很普遍,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好学精神,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十分必要。著名学者桑兵忧虑地指出,现在“学生即使有时间也不读书的情形同样相当普遍, 许多人在应付课程、 交游、 上网、 闲聊等之后,如果还有余暇,才随意翻书”[10]。读书本来应该是学生的天职,结果却变成了一项业余活动,大学生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少得可怜,这且不说,学生们即使是读书也是浅阅读、快餐化阅读,只阅读那些容易懂没有营养的读物。不从根本上扭转这样的局面不可能培养创新人才,也不可能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当前大学生普遍反映在学校里学无所成,原因有很多,除对大学教育抱有过高期望、大学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师水平和责任心下降等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不爱学、不想学、不愿学,把学习看成一有机会就想方设法逃避的苦役。只有扭转不良的学习风气,创造良好的学风,实现大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才可能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关于读书、治学、修身的内容,重视读书勤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克服空疏的学风,造就一个学习型、书香型社会大有裨益。

3.构建全面的知识——智能结构。知识是创造的基础,知识结构的缺陷就会带来创造力的不足。创新的知识结构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的特征。古往今来的伟大思想家、科学家都具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只有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成为完整的个人,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研究表明,“几乎所有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同时也是艺术家、诗人、音乐家和作家”[8]20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博学多才的思想追求和价值取向对于培养全面的创新型知识结构十分有益。比如儒家六艺,全面包含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德智体美劳的所有知识领域。礼教就是今天的德育,教给基本的做人的道理和基本的理解。樂教就是今天的美育,包括音乐、舞蹈和诗歌教育。射教就是教射箭,相当于今天的体育。御就是驾驭马车,相当于今天的劳动教育。数就是教数学,相当于今天的自然科学教育,属于智育。发扬传统文化的知识价值取向,就可以使人们摆脱那种把上大学当作职业培训的狭隘观念,培养对知识的热爱,广泛地汲取人类文明的营养,从而成为创新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石中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阻碍创造性人才培养吗?[J].中国教育学刊,2008,(8):1-6.

[2] 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23.

[3] 钱穆.中国文化丛谈[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11.

[6] 祝华新.人文教育访谈录[N].人民日报,2000-02-25.

[7] 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6.

[8]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9] 刘道玉.大学生成才究竟决定于什么[N].光明日报,2015-01-06.

[10] 桑兵.大众时代的小众读书法[J].学术研究,2013,(11):95-117.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创新
一粒米的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给”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