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视野中,哲学著作一般是高高在上,不沾人间烟火的。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自然也不例外,对它的感觉总是学究式、理论化的。但《美的历程》在中国却成了畅销书,历经近四十年而不衰。
本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谈起创作动机,作者解释称:“在很长时间里,大部分的论著把很活泼的文艺创作僵化成了死板的东西,许多文学史与艺术史把文艺创作割碎了。我认为不管是艺术、文学还是美学,都离不开人的命运,也离不开历史。”《美的历程》开文艺的风气之先,在哲学的层次上,以一种生动、隽永的形式,引领着时代由感性解放到思想解放和精神解放,在改革开放之初重塑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信心。
作者在书中以宏观鸟瞰的方式对中国古典文艺做了一次“匆匆巡礼”,上启远古大荒的图腾,下至作为封建末世总结的《红楼梦》,一种美的意识与形态贯穿始终。作者并不打算通过这本书细细地品味各个时期以及各种艺术作品的丰富价值,其意图在于使读者获得一个“虽然笼统但并不模糊”的印象。这个印象,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因而,美的历程的巡禮,实质上就是美的本质与规律的探寻。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在每一个章节中,作者都在开篇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试图把整个美学的发展置于社会状态之下,用当时的社会条件来解释该时代美的特征和发展因素。作者在书中提出“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实际上,它并不神秘,它正是这种积淀、溶化在形式、感受中的特定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感情。那么,美的根源也就在于作者所主张的“自然的人化”,也就是说,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因此才使得一些客观事物的性能、形式具有审美性质,而最终成为审美对象。主体的审美意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并通过审美对象显现出来。
在“美是什么”的问题上秉持上述观点,其实就是认为美的发展历程是人性的积淀过程。因而在本书的后记,作者提到这么一个问题:“如此久远、早成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直到今天仍然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呢?即将进入新世纪的人们为什么要一再去回顾和欣赏这些古迹斑斑的印痕呢?”答案就在于,作者认为所谓的人性“不应是先验主宰的神性,也不能是官能满足的兽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人类的心理结构正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它的对象化成果就是“有意味的形式”,所以对历史上的线条纹理我们仍然心动不已。这其实就是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美学上的具体体现。
阅读《美的历程》不仅能体会到哲学思辨的强大力量,而且阅读本身就是酣畅淋漓的审美享受。整本书行云流水、气势恢宏;却又字字斟酌、如诗如画,书中时刻泄出那千年历史之美感,字里行间展现了一幅幅美丽图画:“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单看标题,便气度不凡。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读者诸君自能在书中得到“一唱三叹”“流连不已”的体验。
本期荐书:浙江省春晖中学 刘帅
作者简介:
李泽厚(1930年6月—),中国湖南长沙宁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后移居美国,担任海外众多大学的客席教授等职。1988年当选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同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著有《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美的历程》《美学四讲》《华夏美学》《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批判哲学的批判》《论语今读》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其著作《美学四讲》英译版被收录于国际人文学界最权威的文艺理论选集《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