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峰
摘 要:建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工种及专业,施工周期长,且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果施工过程中,未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或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技术不达标,将引发施工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给施工企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而,须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并采取必要性措施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益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安全管理
1 前言
建筑施工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投资大,工期长,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保障工程质量及进度,须强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作为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及施工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人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人安全的重视与保护,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十分有必要,且势在必行。
2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主要是指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责任为基础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的管理和控制。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1)是确保施工进度及质量的基础。通过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的构建,对建筑施工安全性进综合评价,最大限度预防和避免施工事故,以保障施工的顺利、高效进行。(2)是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益的前提。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督查施工人员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促进建筑施工优质高效地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益的提高。(3)是抵御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必要手段。建筑施工危险系数高,对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有预见性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防范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避免由于安全管理不善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目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施工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监管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下面将进行详述这些在建筑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3.1 安全管理模式落后,人员配置不当
据调查,建筑企业在现场安全管理中流于形式现象较普遍,尤其上级检查时,施工现场安全标语、标识牌、安全用品佩戴都到位,检查结束后,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认为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影响作业,不会出现安全事故,不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结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教育和培训,现场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不到位,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作业,例如,有些作业人员由于安全技术知识缺乏,在搭设脚手架时,采用质量差的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没有加固措施、现场材料乱放等。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省开支,聘用无证人员进行安全管理,造成现场混乱,到处存在安全隐患。
3.2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有些企业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严重制约企业健康发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安全意识薄弱,認识不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存在的隐患不能有效排查,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理解不透,在现场安全管理中搞形式主义,安全管理思想根本没有深入脑海中,结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3.3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缺乏安全生产保障
企业安排适当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非常重要。很多企业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设备、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直到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使用的是落后工艺、落后设备,安全条件极差,粉尘、噪音超标严重,业人员在这样没有安全生产保障的条件下作业,导致了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居高不下。
4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的管理措施
4.1 强化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不断完善和健全安全责任制度,从现场安全管理中落实安全责任制度,规范施工中的安全行为。项目经理作为工程项目第一责任人,应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加强对各层次人员的考核。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安全岗位责任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加强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自我约束的准则,项目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施工班组和人员情况进行安全大检查,检查中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责任到人,整改不到位的制定处罚办法。编制安全生产施工组织设计,综合考虑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对临时用电、脚手架、模板工程、深基坑开挖等应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对施工现场整体规划,绘制现场施工安全平面图确保现场安全施工。
4.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应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对违反安全制度的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建立奖罚机制,赏罚分明,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安全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指南,必须人人遵守,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增加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在实际中进行落实,部门、职工间相互监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3 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方面
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是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预防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1)完善岗位准入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2)建立安全培训机制。尤其是针对特种作业人员,要抓好安全培训工作,不仅要求施工人员掌握相应施工工艺,还要掌握必要应急技能,以应对施工过程中的突发情况。(3)施工安全宣传及教育。可通过定期培训、安全宣传手册、安全宣传横幅等方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及教育,使安全施工深入人心,并形成意识和自觉,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重点,建筑企业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管理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加自我保护意识,保护他人意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问题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安全管理人员应加强宣传,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深入人心,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秀飞.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分析[J].科技展望,2014(12).
[2] 马继承.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J].民营科技,2014(10).
[3] 臧明龙.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