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霞
摘 要:建筑材料和相关的构件、配件在投入施工现场使用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对其进行质量检测的工作,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除此之外,地基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相应的建筑结构都需要利用結构检测进行质量评定工作。一旦发现检测的建筑结构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检测人员应该及时地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或者直接予以拆除。由此可得,应用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关键词:建筑结构;检测;加固施工技术
1 前言
当今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稳固性的关注逐渐提高。建筑结构的检测技术就是根据相应的施工标准,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对能够反映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结构部件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建筑物的结构是否牢固。因此建筑结构检测在人们的现实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 建筑结构常用的检测方法分析
2.1 静力实荷的检测方法
一般来说,施工人员使用静力实荷的检测方法主要是用来检测为获得承整体受力性能以及承载力的结构或构件,可对该结构或构件开展静力实荷的检验,评测以及强化其的整体性能。静力实荷检验具体可以划分为使用性能检验、承载力检验以及破坏性检验三种。其中,使用性能的检验方法主要用于验证结构构件在规定荷载力的作用下,是否出现超出规定范围的变形或者损伤的现象。
一旦出现此类现象,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使用性能的检验方法,对结构或者构件进行相应的评定,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承载力检验方法主要用于验证结构或者构件本身所能承受的最大力值,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设计,强化结构或者构件的强度,进而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破坏性检验方法主要用于确定结构或者相关模型的实际承载力,一经确定其的实际承载力数值,便于工作人员开展后续的建设工作。
2.2 钻芯法
钻芯法主要是在建筑构件上钻取混凝土的芯样,并对其开展抗压强度的检验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虽然钻芯法可以准确的评测出构件的抗压强度,但是在检验的过程中,很容易对结构物的局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尤其是对于重要的结构部位而言,施工人员无法对该部分进行准确的检验。此外,非破损法中的回弹法、超声法等方法无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敏感性的测量,最终导致测量的结果并不是很精确。
2.3 拔出法
严格来说,拔出法是一种介于钻芯法和非破损检测方法之间的混凝土强度微破损的检测方法,其具有操作性简单、对结构物损坏性较小以及测量结果精度较高的优势,在现代建筑结构检测工作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相较而言,拔出法不需要在混凝土中预先埋置锚固件,可以在已硬化的混凝土上进行钻孔、扩槽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再将锚固件置入其中,并加以固定,相对的适应性较强。拔出法的检测结果精度较高且适应性较强,对于现场结构缺少混凝土强度的建设工程而言,是一种非常有应用价值的结构检测技术。
2.4 砌体建筑结构的检测方法
施工人员在对砌体结构进行检测的时候,一般常常会应用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剪法、推出法、射钉法等多种检测方法。一般来说,这些检测方法可具体归类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直接测量法主要用于检测砌体的抗压强度以及砌体的抗剪强度,而间接测量法一般多用于测试砂浆的实际强度。
3 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 加固孔定位
当我们开展加固工作的时候,先要利用放线以及定位措施控制加固孔,确保其差值小于1mm,然后将钻孔直观的画出来,以此来保证工作者能够从内心之中对其有基本认知,便于更好的开展施工工作,而且也方便我们检验放线等工作开展的是不是有误。
3.2 加固孔钻孔
一方面,要确保加固孔钻孔深度为直径的20倍以上,孔径要超过钢筋的6mm,只有保证上述数值无误,才能够确保整个加固工作顺利开展。其次,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开展钻孔活动,比如风钻,而且要保证使用方法是正确的,以此来防止因为设备使用有误而出现精确性方面的问题。
3.3 正确焊接钢筋
在焊接钢筋的时候要确保顺序正确,一般是以中心为基点采取两面焊的方法,在具体工作的时候要认真处理需要焊接的地方,防止搭接不合理,在焊接以后要将残存的渣瘤等清理干净,对于关键区域还应该确保应力释放合理,防止负面问题出现,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开展。
3.4 加固孔清孔
在开展钻孔工作的时候,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清理加固孔。它关乎到加固工作的最终品质。具体来讲,要使用吹风机等压力较大的设备对准钻孔,清理其中的灰尘。对于那些通过上述吹灰处理无法清理干净的地方,需要利用毛刷等物品认真刷扫,当整体清理达标以后利用棉纱或是丝绵等物质将孔隙堵住,其目的在于以此来防止外在活动影响到钻孔。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清理工作一直到植入钢筋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孔的内部以及外部干燥度良好,禁止出现水流。
3.5 认真预处理钢筋
首先,要保证下料正确,掌控好临近的两根钢筋之间的间距,通常我们将其控制为不超过35d,而且还要掌控好钢筋之间的搭接长度,一般该数值被控制为不超过20d。同时,钢筋表层的除锈工作开展的如何会直接的影响到加固工艺的运用,影响到整体品质,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开展除锈工作。具体来讲,我们多是使用钢丝刷将其埋植区域以及焊接区域等认真清理,将表层的锈迹去除,保证原本的银灰色质地外露。
4 加固施工中要注意的要点
4.1 认真打磨钢筋
在开展加固工作之前的时候我们要认真明确打磨措施以及规定等,合理选择打磨设备,明确打磨措施。通常要将人工以及设备两种打磨方法结合到一起,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打磨速度符合规定,同时保证打磨的品质良好。在打磨的时候要保证钢筋的金属色泽外露,防止存在有锈迹,而且也不应该过度打磨以免影响到其直径。长度要比锚固长度短,一般在50mm左右。
4.2 合理运用钻孔技术
钻孔深度应该控制在钢筋20d以上,而钻孔孔径要在钢筋直径的4~8mm之间,这是钻孔基本的技术控制,要引起结构加固技术人员的重视,特别在结构加固施工中要对钻孔深度和直径进行检测,加强对钻孔的全面控制。
4.3 认真清理钻孔
利用毛刷以及气泵等认真清洗钻孔,当清理完成之后利用丙酮冲洗其内里部分,以此实现清理目的,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确保手触碰不能够出现明水。而且,禁止使用水钻清理孔隙,主要原因在于此举不仅无法起到控制灰尘的作用,而且还会导致结构发生渗漏问题或是导致缝隙出现。当清理工作完成之后要使用清洁的棉丝将洞口闭合。在植入钢筋之前要在场地进行拔拉测试,目的在于检测钻孔工作的开展情况如何。
4.4 合理掌控植筋
在进行锚固工作之前要利用丙酮清洗钢筋。按照植入的深度认真标记除锈端,进而将其插到孔中,在插的同时要不停的旋转,一直到深入底部为止,此时要保证胶液会顺着孔洞外流,此举能够确保其中的灰尘以及气泡等被排挤出来,进而起到提升结构强度的目的。
总之,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结构加固技术则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其牵扯的范围极其广泛,要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施工安全,就必须根据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以分析,有效把握问题的关键,从建筑的结构和环境等方面着手,充分应用结构加固技术的优势,严格按照加固方案采取施工行为,以确保施工质量,并提高整体建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金江锋.浅析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6.
[2] 罗俊.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门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