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者的姿态书写新时代美好教育

2018-05-14 14:25唐李佩孔祥娜杨博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西咸新区建设

唐李佩 孔祥娜 杨博

西咸新区于党的十八大后设立,是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之一,围绕着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这一主题,秉承新发展理念,西咸新区坚持规划引领、产城融合、品质建设、生态优先、体制创新,聚焦生态、宜居、营商环境改善提升,积极探索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西咸路径。为加大教育规划建设和资源配置工作力度,推动新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均衡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开发建设和提供民生保障,为大西安建设和新区“追赶超越”提供内生动力,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制定和规划了一系列助推教育发展的工作部署。本刊记者近期采访了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副局长李枫艳,在与李局长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西咸教育的蓬勃生机和朝气活力,更体会到西咸教育人以奋进之笔答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时代问卷的充分准备和信心。

以问题为导向,创建西咸教育名片

记者:李局长您好!教育有服务产业发展、促进人才聚集作用,优质教育能够带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西咸新区进一步加快追赶超越的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步伐显得尤其重要,请您介绍一下当前西咸新区的教育情况和面临的问题。

李枫艳:2017年西咸新区托管代管社会事务以来,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西安市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接得稳、管得好、推进快”总要求,坚持“通盘谋划,主动对接,系统设计,精心指导”原则,盯紧目标、找准差距,聚焦短板、全力追赶,促进了新区教育工作快速提升。目前,学前教育发展基础良好,公办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全覆盖,学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得到有效推进,教职工队伍基础较好,校园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随着西咸新区的高速发展,也暴露了我们教育的短板:一是公办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公办幼儿园数量少,无证幼儿园占比较大,学前教育质量难以有效保障。公办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相对缺乏,且分布不均衡。同时,新区还缺乏优质高端的教育品牌资源,教育优质名牌效应尚未形成。二是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不够合理。现有义务段学校90%以上分布在乡村。一方面,存在乡村学校生源、教师流失,教育质量较低,而城镇义务教育资源紧张,上学难问题突出的现状。另一方面,乡村学校普遍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提升改造任务艰巨。三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严重不足,教师人事管理缺乏动态管理机制,教师队伍年龄偏大,乡村学校骨干教师流失,体、音、美、计算机、第二课堂等方面的专业教师缺乏。四是终身教育体系亟待健全完善。除基础教育学校外,目前新区在0-3岁早教、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等方面资源相对匮乏,缺少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电教中心、教育研究中心等教育机构,教育体系尚不健全。

记者:我们了解到,为解决您刚才谈到的一些问题,西咸新区近几年规划建设的学校数量和规模都很大,请问在学校建设方面有哪些规划和要求,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开发建设和提供民生保障。

李枫艳:西咸新区按照超前规划、高标建设、区域领先理念,提高学校设计和建设标准,突显教育服务宜居环境、产业发展、促进人才聚集作用,以优质教育带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西咸新区“强优建校”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共建设各类学校97所(新建84所、改扩建13所,其中公办78所、民办19所),以满足新区156万人口、24万学位的需求。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下工作原则:首先,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学校建设优先保障。在学校规划建设中,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加快社会资金引入,积极作为,扩大教育资源数量,提高办学质量。二是科学规划,深挖潜力,盘活存量,用足增量。保障教育资源与区域人口增长相匹配,避免因城市人口数量急速扩张导致学位严重不足,造成上学难问题;三是部门协作,共同推进。新区规劃中预留足够的教育用地用于学校布点规划,学校规划建设用地实行联审联批制度。

其次,坚持基础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新建中小学校、幼儿园应以公办学校为主,原则上公民办比例按全国平均水平控制,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5%以上。

第三,坚持高位均衡理念,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按照“新建一批、配套一批、合并一批、提升一批”工作思路,同步推进各类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新建居住区与配建学校、幼儿园要高标准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实施“交钥匙”工程。原址保留学校(以乡村学校为主),加大基础设施与办学条件改善力度,全面提升标准化水平。

记者:据了解,西咸新区主动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提升教育质量,在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李枫艳:为了引入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制定了《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办学机制指导意见》,坚持“均衡发展全面赶超”和“优质发展重点领先”两大战略,围绕营商环境和宜居环境两个“环境建设”重点,全力打造西咸新区教育品牌,加快建设高端优质教育之区。从“引入名校”“引入名师、名校长”和“健全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三个方面,来系统化促进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从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历史跨越。

加强教育改革力度,让西咸教育更有活力

记者: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一直强化教育改革创新顶层设计,请问当下是如何系统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

李枫艳:2017年新区托管代管社会事务以来,西咸新区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探索实施校长职级改革、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系统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探索校长职级制改革。制订《西咸新区关于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聘任)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校长职级(聘任)制改革,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聘任)制改革,将现有中小学校和中小学校干部行政级别一律取消,由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现任中小学校干部具有行政级别的,保留原有行政级别,纳入档案管理。新设立的中小学校不再确定行政级别。中小学校长职级分为四级七档:特级校长、高级校长(一、二档)、中级校长(一、二档)、初级校长(一、二档)。校长职级改革的推行,打破原来的终身制而代之以聘任制,体现了校长由“职务” 向“职业”的实质性转变,这一改革在提高校长待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校长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使校长的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和对学校的经营能力都大幅提高。

二是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聘任制改革。制订下发了《西咸新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实施教职工聘任(用)制指导意见(试行)》,对新建的公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实施聘任制,现存的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实施聘任制,实施对象为通过面向社会统一招聘的具备专业任职资格的新录用人员;中小学幼儿园在编在岗人员,受聘到实行聘任制学校后保留原有事业编制身份,在受聘学校为合同聘任制教师;公费师范生可根据个人意愿实施聘用;中小学幼儿园现有合同制聘用人员,经考核考察合格后可转为聘任制管理人员;原则上三年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和因病(以医院的鉴定为准)不能正常上班的人员不予落聘。今年新开学的14所公办学校全部实施了聘任制改革,新招聘的378名新招聘教师全部实行了聘任制,逐步建立起了“教师能进能出、职务能高能低、待遇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合理退出机制,落实和扩大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和人事管理自主权,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三是实施“名校+”工程。我们树立“引入名校示范带动,跨越发展新区教育”的理念,加速优质高端教育资源迅速聚集,按照新时代西安教育“革命+改革”的发展总要求,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努力提升一批公办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普惠。以输出“名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管理为核心,以输出优秀队伍为关键,大力实施“名校+”工程,缓解“择校热”,治理“大班额”,让更多学生享受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推动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现已制订《西咸新区名校+工程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今后,西咸新区所有新建学校都按照名校标准打造,现存学校都按照名校标准改造提升。

四是实施教科研工作改革。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研究创新理论、服務决策、指导实践的重要功能,突出教育科研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实效性,通过“四个强化”(即在工作理念上,强化创新共享;在工作内容上,强化问题导向;在工作方式上,强化重心下移;在工作评价上,强化质量优先),更好地体现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推动新区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如:秦汉中学“亲近渭水”综合课程开发、啦啦操推广课程;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校本研修、问题引导式自主课堂、课改项目研究小组;西安市车辆中学“翻转课堂”暨信息化教学班试点;西安市长安区第七中学探索政治学科课改的政治课堂“创新作业”研究;西咸高新学校的“润心”校本课程体系等,书写教育科研“奋进之笔”,推动西咸基础教育的新发展。

记者: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陕西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会越来越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交流、理解、合作、竞争能力,西咸新区会如何用好“一带一路”战略红利,推进本区域的国际化水平提升呢?

李枫艳:我们坚持兼收并蓄、共同发展,构建具有西咸特色的开放教育体系,让学生具备国际交流、理解、合作、竞争能力,用好“一带一路”战略红利,推进西咸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

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争取国际知名院校、教育机构进驻,为新区基础教育带来更多的国际化元素。积极接洽知名国际教育品牌,探索新区国际学校建设路径和模式,加大对部分学校国际部(班)的扶持,挖掘有潜力的学校增强国际化特色,在经费、平台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增强学生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深入推进新区内学校的双语教学实验,扩大高中学生国际交流的规模和渠道,拓展高中学生的国际视野。三是在公办学校探索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小语种选修课等国际化教学实验,强化引进学科型外教力度,完善外教引进及管理机制。四是探索启动“海培”计划,加大引进外教力度。选派优秀校长和教师参加海外培训。同时,提升西咸新区中小学校外籍教师的普及率,根据实际需要,争取每年引进具有国际通用教师资格证书的外教,并逐年增加。

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做为幸福而奋斗的西咸教育人

记者: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关键,面对西咸新区新建学校多,教师缺口大的现状,西咸新区在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呢?

李枫艳:一是实施培养和引入名师工程。制订下发了《西咸新区“培养和引入名师”工作指导意见》,遵循“完善机制、内育外引、整体提高、形成团队”的原则,按照培养和引入“两条腿”走路的思路,既立足新区实际着力培养一批名师,又面向全国大力引入一批名师,全力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力争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涵盖省、新区、新城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三级三类名师骨干体系,初步形成培养、管理与使用一体化的教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造就一支能够在推动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中发挥带头作用的名师团队,带动全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水平整体提高。今年,我们举办了首届西咸新区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评选出了149名新城级教学能手,79名西咸新区教学能手,16名教师荣获“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23名西咸新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候选人,4名教师被确定为第五批“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通过全员参与、良性竞争,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

二是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制订《西咸新区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落实《教师法》有关规定,参照当地公务员标准,出台中小学教师绩效增强考核奖励办法,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落实农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进一步重视、关心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严格落实教师疗休养制度、开展困难教师帮扶活动等途径,进一步强化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不断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今年教师节新区拿出45万元对30名优秀教师、2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20名优秀班主任、20名师德标兵进行表彰奖励,有效促进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强化教师队伍培训交流。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分年度制订教师培训计划,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实效和质量,先后赴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成都等教育发达地区开展学习培训,进一步开阔了教师视野。2017年以来累计共培训校园长、教师8000多人(次)。加强教师交流学习,累计完成了西安市420名优秀教师来新区交流任职和393名中青年教师赴西安市跟岗学习工作,挑选608名优秀校长、骨干教师进行大学区内部交流轮岗。

四是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制订了《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西咸新区师德考核办法,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创新师德教育、宣传、监督、考核、奖惩的方式,形成了制度化、常态化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示范作用,打造教师职业榜样,塑造教师职业精神,激发工作热情,有效克服职业倦怠。持续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的专项治理,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水平。

记者:西咸新区未来教育的发展蓝图已经全面展开,在一步步前行的过程中,您认为西咸教育人需要坚持哪些精神品质,才能更好地创造西咸教育品牌,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

李枫艳: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一个经济建设新区,对教育的发展和规划都相当重视,而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需要我们西咸教育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奋斗者的姿态去开创西咸教育的新时代新征程。习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就要发扬这种为幸福而奋斗的精神,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办好西咸教育。我也坚信,通过我们全体西咸教育人的努力,一定会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待。

记者:谢谢李局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猜你喜欢
西咸新区建设
寒露
字节跳动(中国)西部创新中心在西咸新区启动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打造新一代科技创业园区
西咸新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原则同意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