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军
在一次论坛上,陪伴话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学生寒窗十年,绝大多数家长知道要陪伴孩子,却不知道怎么才是陪伴。辛辛苦苦地陪孩子做作业,做后勤保障,做手工,但孩子却不领情,一些家长反而成了孩子怒怼的对象。孩子抱怨连天,家长也苦不堪言。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该怎么做?这是很多家长的烦恼。
1
楼下有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每到晚上他的爸爸会陪着孩子做作业。“A是线段,B是直线。A和B是什么关系?”孩子不知道。“A是一截长,B是无限长,你想想,它们是什么关系?”孩子还是说不出所以然。往往,这种启发式教学会持续半个小时。每天晚上,父子间这样的对话都会从楼下清晰地飘进我的房间。
从他们的对话,可以轻而易举地推断出来,孩子的作业经常遇到困难,语文数学英语都存在问题。孩子碰到某个问题,都会毫不犹豫地呼叫爸爸的支援。而可爱负责的爸爸,也总是及时地予孩子以帮助。
每听到他们的对话,我经常会哑然失笑。这是陪伴吗?当然毋庸置疑。可是,这样的陪伴似乎又太差强人意。
孩子做作业,碰到难题是常态。家长是不是要每个难题都亲自帮他解决?这些困难,是该在做题中解决,还是整体做完后解决?是不是每道题的每个步骤都要讲到?解决的方法是不是就只有我讲你听?
作业的布置,一般是有梯度的,先易后难,前面的是后面的基础;也有针对性,有些小孩可以不做后面的。孩子做作业的过程,是一个专心化解难题的活动,也是对他专注度和意志力、自信心锻炼培育的过程。碰到一个问题就要请教一次,时间稍久,只能使孩子丧失独立解决困难的意识和整体安排规划的能力。父母这时候的“及时陪伴”,犹如砒霜。
解决的策略也许是:1.先把作业整体做完,不会做的空着;2.做完后,自己查字典、翻看课本,解决一部分空着的问题;3.通过网络咨询老师、同学,解决另一部分问题;4.通过以上方法还无法解决的问题,留待次日,到校请教师友;5.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等长大些了再完成。
我没有列出家长的帮助。因为即使家长再能干,总有一天,也将无法再指导孩子。孩子必须独自直面困难。家长在孩子初始阶段帮得越多,对孩子的未来伤害也越大。
那家长的职责是什么?告诉孩子以上的解决方法;帮助孩子克服在运用以上方法时出现的畏难和焦躁情绪;在孩子次日還无法解决问题时,告诉他上课时的专心听讲对于课业完成的重要性,和终身学习与独立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换句话说,家长对孩子方法习惯的教育和励志教育,远比帮他解决一道题更重要,而且越早越好。有人会说,学校要成绩,孩子要和其他同学比拼,要上更好的学校,我们等不及。真的等不及?别忘了,父母也是等你到了这把年纪,你才有了现在这样的能力和成绩。
2
有一个朋友,夫妻俩爱打牌,晚上总喜欢叫一圈人在家“战斗”。孩子在旁边的房间里学习,挑灯夜战。按说这孩子的学习应该不好才符合常理,可是,这孩子的成绩很优秀。孩子学习好坏,既是天性使然,又与教育相关。有的父母是文盲,但孩子很出色。有的父母是高知,子女却让人糟心。龙生龙,凤生凤有一定道理,却也未必全是这样,这个朋友家的情况,就是例证。
为什么朋友家的孩子和他们爱打牌形成了鲜明对比?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他们是爱孩子的;2.他们不溺爱孩子;3.他们给孩子讲道理,和颜悦色地讲;4.他们一直陪着孩子成长。
朋友的孩子中午托管在学校,晚上回家吃饭。晚上吃什么饭,是征求孩子意见后确定的。朋友很少参加外面的饭局,他们认为,饭桌上和孩子随意交流,比和孩子正经的谈心更重要。他们会和孩子聊学校的趣事,聊自己的见闻。问询孩子的困难,了解各位老师对孩子的印象,解答孩子的苦恼。共同收拾完碗筷,孩子去做作业,他们开始牌局。
打牌中,他们尽量关闭门窗,减少干扰。期间,会给孩子倒杯水,端到跟前。孩子作业写完要睡觉了,牌局也就结束了。询问了次日的书本衣物,叮咛完注意事项,各自安歇。
看起来,这里面毫无高明之处。甚至还不如一些家庭对孩子教育重视。但是,我们忽视了朋友对孩子教育中的爱与态度。孩子有困难,他们帮着想办法,但不包办代替——前面是爱,后面是不溺爱。在这种思维下,孩子既在父母身上得到了安慰和踏实感,又没有养成对父母的依赖。在解决问题过程里,朋友从不使用父母的威压,而是告诉他,这件事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到底哪种做法更好,你自己判断。父母把判断权和犯错权,都交给了孩子。如果真错了,他自己改正,并从中获得教训,承担代价。这种体验过程,比家长的教训训斥有效百倍千倍。在孩子取得成绩时,一家人一起分享,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帮孩子认清误区,给他改正的机会和时间。朋友的这些做法,与其说是方式方法,毋宁说是一种教育思想。就是既时刻让孩子觉得父母爱着他,心中最重要的人是他,他们始终在他身边,同时又不能事事叫父母帮忙,重要的事情需要自己动手完成,自己体悟。
在朋友这里,陪伴是孩子没睡,他们也不睡。在孩子心里,永远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是他的依靠和可以试错犯错而不丧失再试机会的慰藉。就像父母的打麻将,这把牌不好,我们可以再摸下一圈,其他的牌友,依然是下一圈的铁杆牌友。
3
故乡有一个五口之家,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乡镇企业的销售,一年四季在外面跑,难得在家,母亲是家庭妇女,操持家务。大女儿上了初中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是学习优秀孩子的最好出路。三年后,二女儿也上了初中专。再两年,儿子也上了初中专。三个子女,让这个普通的家庭荣耀乡里。
父母都没有多少文化,母亲大字都不识几个,可是他们的孩子却全都很有出息。为什么?
1.父亲努力,母亲也很努力;2.姐姐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3.父母姐姐做了弟弟的榜样。
老家的那个家庭,父亲做销售,带给家庭了经济收入,更带回了大千世界的各种见闻,使孩子知晓世界之大之美之壮阔。母亲操持家务,侍弄庄稼,待人接物,堪称农村妇女的楷模。父母亲在子女心目中,那是成功者的模样。三个子女,自觉地把他们作为奋斗期望达到的目标。大女儿的成功,又为后面妹弟奠定了成功的道路示范。他们前承后继。而那父母二人,在我的印象里,始终是彬彬有礼,他们对子女的爱温煦如风,很少有打骂。更多的是在农忙季节,一家人在农田里的挥汗景象。
一个吊儿郎当的家庭,很难成就出色的子女。家庭成员的作为做派,是其他成员的重要心理和行为参照坐标。在过去的家庭里,这是一个规律,在独生子女的时代,仍是同样的道理。
现在,有些家庭一个人工作挣钱,另一个人放弃工作陪伴孩子上学。可遗憾的是,结果使这里面一些家庭很失望。孩子名落孙山的有,走上邪路的有,跳楼跳河的也有。原因不是家长付出不够,是家长成长示范不够。
无论古今,无论城市乡村,在孩子心里,大都有一个成名成家的梦。学校、家庭、社会,都在期望他们朝这条路上走。学校里,大家千姿百态,和“别人家的孩子”可比性不大。在社会上,各种可见不可见的因素,无法给自己提供参照。只有家庭,各种境况一致,最有参考价值。可是,一个只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只逼迫着孩子成功的家长,能给孩子带来什么表率呢?你都没事业,怎么能要求孩子出人头地?
在老家的这家父母身上,我们看到的陪伴是,家长做好自己该做的,而且尽可能使自己更优秀。孩子在父母身边,以父母为榜样,尽力向父母树立的标准靠拢甚至超越。他们互相鼓励,互相竞争,互相期待,在家庭这个范围里,和谐共荣。
陪伴,我们陪什么?我们陪精神,家长有激励,孩子有温暖;我们伴什么?我们伴成长,家长在成熟,孩子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