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核桃”、“特仑苏”、“优酸乳”……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饮品,到了农村却常常被山寨伪劣品牌混杂其中。打击假冒伪劣并非近年才提出的,但为何多年过去了,农村仍有大量的存在呢?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泛滥
日前在央视播出的“3·15”晚会上,就曝光了大量专攻农村的假冒伪劣食品。多加一个字的“六个纯核桃”;以相似字替代的“六仐核桃”、“六禾核桃”。不管是外观设计,还是包装色调,甚至是代言人形象都让人眼花缭乱、难辨真假。而节目中,更有从业者告诉记者,这些跟风模仿的产品,主要是销往一些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
“这并不稀奇,尤其是每年过年回家,都会看到各种高仿饮料的集中出现,有的模仿之像,能让我惊掉下巴。”在西安工作的小李回想起,每年过年回到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的老家过年,尤其在农村,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高仿饮品。模仿牛奶系列“特仑苏”的特浓苏、模仿饮品“优酸乳”的优酸奶、模仿“营养快线”的营养在线……“乍一看,简直一模一样,必须要特别仔细看,才能看出一些细节的不同。”
那么,农村到底为何成了假冒伪劣的“下水管”?
意识薄弱,图价廉
打击假冒伪劣并非近年来才提出的,但为何多年过去了,仍有大量的消费群体呢?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便宜,是主要的原因。”小李说,除了辨别意识薄弱,价格则是选购这些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一箱市面售价50元左右的牛奶,其仿制品大多只要30元左右。
农村消费者大多收入较低,经济实惠便成了购物选择的要素,他们往往更注重那些“看起来也不错,关键更便宜”的商品。而这也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看准农村市场的主要原因。
地方政府的认识误区也是假冒伪劣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曾对媒体表示,他们曾在农村做过调查,有的地方政府放任假冒伪劣商品,认为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在经济不发达或者要发展的时候,市场往往需要这些商品充当过渡。“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当地政府一定要消除这种错误认识。”
监管难,让执法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
据了解,工商所在巡查中发现 “三无”产品时,会当场没收,然后依据《食品安全法》按量的大小酌情进行罚款。如果发现商标侵权的情况,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仿冒产品先进行扣留,待拿到专业机构确定后,再对售卖仿冒产品的商户处以罚款,数额一般在商品价值的三倍以下。
但在实际操作中,执行却有一定难度,甘肃省白银市某基层工商所工作的王强(化名)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他们的工商所一般有20人左右,其中执法人员仅有5-6人,所属管理的辖区却有1000多家个体户,还有一部分企业,辖区地域广阔,再加上执法人员面临着老龄化趋势,监管起来并不容易。
还有打假成本高的问题。除了上述所说,肉眼可识别的一些假冒伪劣,还有很多只能够通过专业验证的假货。“食品、烟酒我们都有监管的责任,但是我们没有办法进行鉴定,比如一瓶白酒的真伪,要认定是假冒伪劣产品,必须送至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我们这里还没有这样的机构,只能送去兰州。”王强坦言,如果产品是真的,送检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力和送检费用就需要由送检单位承担,如果产品是假的才由销售者出。但实际上小摊贩根本承受不了大额的罚款和送检费用,执行起来就困难重重。
但即使再难,也不能不管。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静表示,农村售假已经非常多年,过去难治理的根源其实在于地方政府做保护伞,才让这些假冒伪劣横行农村。但随着乡村振兴的政策提出,国家扫黑力度不断加大,基层政府与恶势力勾结得以不断清理,这种现象必然得以缓解。
农村打假宜多管齐下
农村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严重危害农村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农村市场的健康有序,必须采取措施根本上予以解决。立足当前和长远,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素质。一方面,要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增強消费信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消费者的引导,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转变消费观念。当前,尤其要重视采取多种方式,向农村消费者宣传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基本常识,鼓励他们踊跃举报问题商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加强农村市场网络建设,健全流通渠道。加快建设安全畅通的商品流通渠道和保障安全质量的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农村现代物流的新模式,净化农村消费环境。
第三,坚持依法行政,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规范和整顿农村商品市场,加大打假力度,保护农民利益,是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
(新华社 2018.3.18、《瞭望东方周刊》2012年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