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秋柏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的核心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叙述不仅要学习文章内容,而且还要学习它的形式。语文的形式是语言文字,是表达技巧;而内容则是生活,是事物,是思想,是精神。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教师应转变观念,力争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马克·吐温。
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己首先就应具有创新意识。教师要树立“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的意识,要敢想敢做,要有能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能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敢于标新立异,随机应变的进行创造性教学,这是时代,更是素质教育赋予語文教师的重任。学生只有在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鼓励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释放创新激情,发挥创造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
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与生俱来,必须依赖于积极的指导和鼓励,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和培养。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的欲望,才能主动思考,追求创新。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讲清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利用创新人才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设置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等。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学习有两种,一种是重复性学习,另一种是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就是不拘泥,不守旧,打破框,敢于创新……创造性应看作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中国青年报》)为了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2.培养学生产生创造性的学习特点
三、营造和谐、民主、快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营造和谐、民主、快乐的学习气氛。为此,身为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勤于思索,还要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微笑、鼓励、幽默带进课堂,让“愚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到:上课前——充满期待,上课——充满激动,下课——充满愉悦、收获。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导语——未成曲调先有情,讲述——语不惊人死不休,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过渡——嫁与春风不用媒,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使学生如浴春风,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创造灵感更易不期而遇,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丰富知识、夯实基础、拓展视野
扎实渊博的知识是创新的源泉,厚积才能薄发。心理学家沃拉斯(1926)提出创造思维过程的四阶段理论也认为:创新思维是从收集对创新活动的必须信息,掌握有关技术等准备开始的。
“解放小孩的空间。——现在鸟笼式的学校,培养小孩用的是干腌菜的教科书。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的创造力”。 我们要兴开放式教学之风,让学生的视野拥抱整个世界……让学生沐浴在这广阔的时空环境中,见之,则开眼界长知识;听之,则明始末增信息;说之,则表情意通思想;读之,则广见识晓事理。如此,又何愁我们的学生创新思维没有源头活水呢?
五、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非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一)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3. 培养思维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二)在教学环节中尤其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性表现为对一个问题能从多种角度,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然后从多方面提出假设或寻求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可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1.多向思维的训练
2.变向思维的训练
3.新向思维的训练
(三)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
非逻辑思维是一切在形式逻辑基本范围内所不能包容,而又在创造过程中发挥着有效作用的思维形式,如灵感、顿悟、直觉思维等。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语文教学要机地结合。在面临经济创新时代的来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地位和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教育能否顺利实现。而语文课堂是其中最为基础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壮大,是及其重要且有深远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