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峰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推进,但是效果并不尽人意,尤其是地质专业的教学改革。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的,对于地质专业来说,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实践教学却相对较少,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不足,所以对于地质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将首先说明高职院校地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根据改革的重要性,分析对此进行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
我国多数人认为地质及其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好,因此对地质类的专业的关注度不高,但实际上地质行业是我国发展基础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行业,并且在众多行业中还占有比较重要地位。国家对培养地质高技能型人才及其渴望,因此作为培养地质人才的高职院校而言教学改革至关重要,接下来我就简要说明高职院校中地质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 高职院校地质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课程较少
实践课程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可以使学生尽可能了解本专业的知识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但是地质专业的实践课程与其他专业相比却很少,这与教师和校方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由于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使得相关的实验设施会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对学生的发展造成影响。并且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书本知识更加重要,往往会减少课程中的实践课时,例如,在学习岩石分类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只要通过多次观察就能掌握,由于教师只重视理论教学而不重视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对于岩石的分类理论很强,但是到野外就分辨不出了,长此以往對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1.2 实践内容不够丰富
对于地质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实践都是地质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很多学校都有这实践教学内容,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实践内容常常比较相对单一的,难以很好的与学生学习的课程相结合。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实践方案相对滞后,没有随着课程的变化而随之更改;(2)制定实践方案的教师对课程缺乏充分的认识,使得方案过于片面;(3)教师对于实践内容和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或者教师的实践经历较少,相关知识匮乏,难以很好的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
1.3 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对于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来说,他们多是毕业于一类地质院校,他们的专业素质是可以保证的,但是由于很多教师都是在研究生毕业之后就直接投入到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当中,没有参与过相关的实践,因此他们难免会出现教学经验存在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对于地质专业的青年教师来说,由于他们的学习经历不同,野外的实践经历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其在教学时常常会出现与学校教学目标存在差异的现象。还有很多教师,虽然他们有非常强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自身原因很难将知识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对于以上几点问题,校方需要加以重视,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 地质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2.1 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地质专业的生源虽然与地质本科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不论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的地质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内容上不存在太大的差距,所以并不能降低对地质教学质量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对地质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改革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而这样的改革方式,不仅能够通过实践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使学生非常高效的学到专业知识。尤其是对于地质专业来说,有很多知识是存在相似之处的,单纯的理论教学很难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将其区分开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得以区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 促进学生的发展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最大的区别就是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时会将实践教学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通过多年的经验发现,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环节。在教学改革之后,会将实践在教学中的位置再一次提升,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能很快的融入到工作当中,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3 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我国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出了要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目标,因此各高职院校都开始了教学改革,但是效果不尽人意。之前我国高校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重视,以至于很多学生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考试之后就把学到的知识还给了老师,整个大学期间也没剩下多少专业知识。但是在教学改革之后,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将其设定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而考试也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就对学生提出了高要求,学生也会认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培养地质高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这样的改革对于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3 地质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由以上内容可见,对高职院校的地质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接下来我们就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简要的说明。
3.1 设置明确的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的设置对于地质专业而言是重中之重,它直接决定着地质专业教学方向和教学成果,因此高职院校地质专业必须要设置明确的教学系统。首先,理论与实践课程应当紧密的结合起来,并且同时进行,以起到知识的巩固作用。其次,学校应当尽可能的完善相关的实训场地、实验器材等基础设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贴近于实际。最重要的是,每个学校的自身状况不同,尤其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存在差异,不能一味的照搬,而是应当适当的借鉴,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系统。
3.2 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地质专业的实践内容虽然很丰富,但是由于理论与实践常常分开教学,所以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教师经常不是同一位教师,其各自强调的重点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会存在云里雾里的状况。在教学改革之后,需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师进行合理的配置,尽量使理论课程的教师讲授相关的实践课程,并且避免出现同一门实践教学教师实践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其次,教师与学生应当是互相学习的关系,由于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有更强的实践技能的现象,教师应当予以鼓励。对于实践教学来说,教师应当关注其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并且应当根据学生反馈的建议来将其进行完善。
3.3 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由于高职院校地质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这一定的差异,为了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校方需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方面的措施并不是中小学的听课模式,而是邀请地质专业的权威专家对本校的教师开展相关讲座,或者去其他学校交流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教师明确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发展。
3.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院校地质专业以往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并且考试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不仅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而且教师对于教学也没有很高的热情,使得课堂总是死气沉沉的氛围。但是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后,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学习时会主动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扮演“引导”的角色,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共同学习地质知识,引导学生从书本知识向实践操作的逐步转变,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启发式的教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4 总结
本文首先简要说明了高职院校地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以及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据此分析了地质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以上内容有任何不妥当的地方,望各位同仁及时提出,并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