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独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2018-05-14 23:12车琨
知识文库 2018年15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学院

车琨

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我国独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最有力的补充一直蓬勃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本文介绍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以及它在当今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尝试提出采取哪些有力措施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高校扩招,独立学院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一门思想道德必修课,成为他们了解社会,参与实践,服务他人的一种途径。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使独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出以往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截然不同的新面貌、新趋势。

1 新媒体环境下独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

1.1 组织形式多元化。

现阶段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既有自上而下的组织模式,又有自下而上的组织模式。前者由独立学院的共青团组织发起、推动,形成规模效应,在校园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但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他们参与热情不高,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发挥不够;后者由学生自发组织,从招募人员到活动开展全部由学生完成,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但是由于缺乏专门培训,统筹规划,活动效果欠佳,活动难以长期开展。

1.2 网络运用日常化。

网络的普及给独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发布信息的快速性、广泛性、交互性等优势,活动前通过网络招募志愿者,发布活动信息等;活动中直播服务进程,获得及时反馈; 活动后将视频、照片等发布到网上,让志愿者交流思想,互通有无,不但培养了志愿者的团队协作精神,而且打破了时空、地缘、业缘的要求,为后期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借鉴。

1.3 评价机制显雏形。

现在一些独立学院的共青团组织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第二课堂认证体系,

通过网络或者APP记录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表现,对其表现给予评价,作为其修得学分的依据,大学生入党或者评先评优时,给予适当倾斜。

1.4 培训机制初成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时,涉及到专业技能、特殊场合的志愿服务时,高校共青团会组织大学生进行一些简单培训包括业务知识、礼仪知识等,使其能迅速适应服务环境,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为他人提供热心周到的服务。比如:义务维修、公共交通秩序引导等。

2 独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挑战

2.1 志愿服务的专业程度和服务强度逐步增大。

随着时代发展,独立学院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大,初期主要涉及科普宣传、扶贫助困、义务打扫等,现在则涉及到大型赛事、减灾救灾等方面,对志愿者的专业素养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其必须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身体,能够应付繁重的服务工作。

2.2 志愿服务的成本不断加大。

志愿服务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不具备盈利性,因此要保持其良性运转,需要大量资金作支撑。而独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大多没有固定资金来源,仅靠学生拉赞助维持项目运转,资金的匮乏迫使有些有意义,层次高、内涵深的志愿服务项目被迫搁浅。甚至有时候还需要志愿者自己掏腰包解决资金缺口,这样一来,严重打击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志愿服务的重心逐渐转移。

当下志愿服务已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响应,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对象发生了明显变化。最初志愿服务主要在城市社区,为社区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随着国家对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不断投入和完善,独立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服务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正逐步渐弱。相对而言,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都比较薄弱的农村给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发挥才智的广阔天地。

3 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独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效措施

3.1 完善组织运行机制,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期稳定开展。

为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良性健康发展,独立学院应该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引导,比如可以要求新生入学时注册为志愿者,发放会员证,举行宣誓仪式,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志愿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一方面對志愿服务的过程予以管理,给予及时的评价,激励志愿者们发挥内在潜能,更好地完成服务工作。另一方面注重对志愿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价,奖励表现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使其增强认同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3.2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化志愿服务精神。

独立学院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完全是一种自发自愿的行为,是体现自我价值,提升精神素质的表现。然而现在有少部分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思想,因此学院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其认识,深刻体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自我的道德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加入到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队伍中来。

3.3 创新志愿服务形式,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独立学院大学生思维活跃,新鲜有趣的事物往往能牢牢锁住他们的目光,因此学校在组织或者运营志愿服务项目时,要充分把握大学生的特点,创新志愿服务形式,避免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采取新颖的方式开展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其中。同时,注重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形式,加入更多有趣的内容到志愿服务项目中。

3.4 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志愿服务活动正常运转。

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将无法保证活动的效果。因而一方面,独立学院结合于自身情况,设立一部分专用资金用于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主动出击联系当地政府和知名企业,寻求它们的有力支持,为志愿服务提供必要的运营资金。只有社会各界和高校共同努力,为志愿服务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独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系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专项任务课题(项目编号:15Z171)。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学院
The Price of Beauty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志愿者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志愿小队出动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