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
俄罗斯民族特征与文化,是深入理解俄罗斯的两个重要层面,并且二者彼此之间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从综合的角度出发,才能准确把握俄罗斯民族特征和文化的发展。文章从这两个方面融合的角度出发,对俄罗斯民族特征和文化形成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和阐述,对于加深面向俄罗斯文化层面的认识,有着一定的积极价值。
民族和文化,一直都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想要实现任何一个方面深刻理解,都不能绕过另一个方面。不管是民族还是文化,都是一个区域或者国家的历史传承,这种传承一方面源于其自身的古老传统,另一个方面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历经多种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简单将俄罗斯的文化以及民族特征归于宗教,则必然无法对其形成全面理解。必须要深入到历史之中,从细节之处考察俄罗斯民族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唯有如此才能做出客观判断。而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对其文化以及民族特征产生深远影响的几个事件,或者说是因素,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地理上的特殊位置,使得俄罗斯必然会同时与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保持接触和联系。最初,罗斯人接受的是斯堪的纳维亚的多神教,这更像是一种朴实的宗教形态,他们对自然、祖先等守护神展开崇拜,并且逐步发展成完善宗教文化形态。这种状况一直到公元988年有了改变,当时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将来自拜占庭的基督教引入俄罗斯,标志着这种带有东方文化特征的宗教在俄罗斯登上历史舞台,拜占庭的基督教,随后成为古罗斯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核心。随后其与当地既有的多神教开始发生融合,多神教也开始具有了一定基督教的色彩,并且基督教也具有了多神教的某些习俗。这种宗教层面的融合,在文化方面的体现,即俄罗斯人在集体主义精神和超民族主义精神方面的成长。
以希腊文化作为根基,并且又受到罗马的政治法律思想影响的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建筑、艺术、教育事业等领域都有体现。例如文学领域,古罗斯文学形式可以说发端于拜占庭,编年史、演说词、使徒行传等文学体裁,都是随着东正教一同传入俄罗斯的。罗斯最早的编年史《往年纪事》,就是具有拜占庭风格的史书,甚至可以说,其写作本身就是对拜占庭风格的一种模仿。除此以外,伊拉利昂的《法与神赐说》以及伊阿科姆的《弗拉基米尔颂》等,也都是拜占庭文化所带给俄罗斯的重要文学成就。除此以外,在东正教被定位国教之后,围绕教堂和教会而随之展开的一系列建筑艺术和绘画、雕塑艺术也开始逐渐繁荣起来。例如“十亩”教堂,以及圣索菲亚教堂的建造和装饰,都激起了对应艺术领域流派的形成。
1240年11月19日,基辅沦陷,这标志着俄罗斯自此进入了长达240年之久的蒙古统治时期。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蒙古汗国,是一个典型的亚洲“封建军事牧奴制”专制国家,高度集中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落到了俄罗斯的头上。在这样的政权统治之下,罗斯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严厉的制约。在蒙古征服罗斯的众多战役中,一如其他诸多领域的战争一样,对罗斯社会上的文化形态大加破坏,其中主要就是东正教。但是政权稳定之后,蒙古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怀柔政策,东正教因此反而得到了长足发展。除此以外,蒙古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将俄罗斯从欧洲的发展环境中隔离了出来,欧洲发展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举足轻重的阶段,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等,俄罗斯都无缘参与,因此也决定了俄罗斯必然会成为资本主义队列中最为薄弱的一环。但是在这种脱节的状况中,存在着一个例外,就是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遗产,通过拜占庭传入了俄罗斯。
虽然导致俄罗斯与欧洲在漫长的两个多世纪内隔离,但是却同样为俄罗斯引入了深厚的东方文化。蒙古相对而言比较熟悉中国的治国策略,对于军事思想也颇多见解。而从14世纪末一直到16世纪的这一段时间内,俄罗斯大公的征税制度和军队组织是按照蒙古人的模式发展起来的,这无疑为东方文化进入俄罗斯铺平了道路。可以说,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来源于这个阶段的东方文化。这一特征可以从俄罗斯文化的诸多细节中发现。例如在1812年的卫国战争中,俄罗斯军民无畏强大的拿破仑军队,奋勇杀敌,终于将侵略者赶出国土,以及包括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都无一不体现了这种为国的精神。与之相对地,在俄罗斯文化传统中,个人自由和个人价值并不受重视,“人权”意识相对欧洲国家而言比较淡漠。从文化的领域看,克雷洛夫寓言《天鹅、狗鱼和虾》,果戈理的《达拉斯·布里巴》等,都是在对这种集体精神进行描述和歌颂。
在这一方面,因地缘而起的文化,着重考察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而形成的文化形态以及相关特征,暂不为其东西方中间环节的特殊环境做过多考虑。俄罗斯疆土辽阔,广袤的空间,因此成为俄罗斯文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俄罗斯人在长期的与自然战斗的过程中,一方面依赖于自然,另一个方面却要畏惧自然,这种畏惧既是源于对于自然的依赖,也是源于对于广阔自然的未知。最早的俄罗斯民族,由不断向东迁移的西欧农民,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移民过来的斯拉夫人共同构成,他们生活在东欧广袤的平原和茂密的丛林中,这些环境都让他们在接受自然的庇护的同时,对自然心怀敬畏。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的文化,有着极强的空间概念,空间对于俄罗斯人而言,就是永无止境的追求和看不见的边界,是充满着未知的危险的领域。而随之形成的宗教文化中,也出现了空间的痕迹,僧侣和神可以战胜空旷,带给人们保护。也正是这种面对自然的矛盾的感情,让俄罗斯的民族文化中不乏粗犷与忧郁。
地缘文化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特征在于,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一种吸收和兼容。欧洲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决定了其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而俄罗斯自身与亚洲直接接壤的地域优势,同时又称为其与亚洲之间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俄罗斯征服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过程中,他们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混杂在一起,将这些土著的语言文化逐步融合到其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去,不断形成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进步。这种融合一切的特征,成为了俄罗斯文化不容忽视的重要风格。
伊凡三世打败金帐汗国之后,结束了蒙古对于罗斯王国的统治,也恢复了俄罗斯与欧洲的联系,俄罗斯文化社会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动,为彼得大帝的改革作出了充足的准备。17世纪末18世纪初,俄罗斯落后的社会环境,让彼得一世等一大批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推动俄国的进步,于是展开了诸多效仿西欧谋求发展的举措,在社会文化、国家机构、经济政策、军事以及宗教、文化等方面,都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卓著成绩。与此同时,迁都圣彼得堡,标志着对旧有封闭势力的摆脱,对俄罗斯的加速欧化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总体说来,彼得大帝的一系列改革,对于俄罗斯历史、社会、文化以及民族性格特征,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表面上看,彼得大帝的这一系列改革,为俄罗斯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从社会内在的角度看,也增加了俄罗斯民族性格本身的摇摆性,而且;强制性的改革也进一步加大了民族性格中的极端性,在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文化中固有的二重矛盾,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的激化。
俄羅斯的民族特征与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其形成和发展,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现在我们看到的俄罗斯的诸多方面的二重性,甚至是有些极端化的二重性,都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不能回避,也不能否定。在这样漫长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形成的过程中,除了上述几个主要方面,十月革命等,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只有客观对待,冷静评价,才能获得精确解读,才能为进一步了解俄罗斯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