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副结核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其防治

2018-05-14 21:39陈永军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病牛犊牛肉牛

陈永军

摘要:肉牛副结核病是由于感染副结核分枝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慢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是周期性或者持续性发生腹泻,往往会造成缺乏营养,贫血,机体明显消瘦,生产性能降低。该病具有较低的发生率,但会快速传播,严重损害养牛业的经济效益。现总结该病的防治措施,为广大养牛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肉牛;副结核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监测;定期消毒

中图分类号:S858. 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3-0089-01

1 流行病学

副结核分枝杆菌是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可呈球杆状或者短棒状,往往縱向排列。菌体没有鞭毛,无法白行运动,不会形成芽孢和荚膜,抗酸染色结果呈阳性。目前,根据菌株的培养特性以及致病能力,该病可分成三种类型,即I型(羊型)、Ⅱ(牛型)以及Ⅲ型(生物中间型),其中主要是Ⅱ(牛型)副结核分枝杆菌会导致肉牛发病。该菌能够形成粗糙的细胞壁,从而导致抵抗环境的能力升高。一般来说,污染水源以及土壤中的病菌能够生存至少一年时间。

该病通常在春、秋两季发生,往往呈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肉牛早期主要是小肠系膜和淋巴节点感染病菌,由于此时通常会限制感染,使其无法出现消耗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会导致机体空场、回肠以及小肠末端发生大面积病变,并开始在该处发现病菌,最终分布在整个机体。任何年龄段的牛都能够感染该病,尤其是3~5岁的群体容易发生,且往往是在青年牛阶段出现临床症状。感染牛处于临床期时可持续排出病菌,尤其是粪便以及乳汁中所含的病菌能够长时间在周围环境中存活。幼牛容易感染,主要经由口腔感染病菌,之后一般会经历长达2~7年的亚临床期,在进入临床期早期会表现出明显的间歇性腹泻,后期表现出持续性腹泻,机体日渐消瘦,体重不断降低,且发病后期下颌会发生水肿。通常病牛在经过3~4个月的临床期,就会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2 临床症状

大部分牛呈隐性感染,基本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牛没有表现出特征性症状,但会排出稀粪,接着发生下痢,且开始为间歇性下痢,逐渐发展为持续性下痢,最终排出水样状粪便。同时,粪便中混杂白色气泡、黏液以及血凝块,并散发恶臭味。另外,初期精神、食欲状况较好,随着病程的进展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机体消瘦,眼窝下陷,明显虚弱,往往卧地不起。母牛患病后,还会导致泌乳量降低,被毛粗乱,皮肤粗糙,严重贫血,明显消瘦,且伴有水肿,通常在表现出症状3~4个月内由于极度衰竭而发生死亡,但体温没有变化。

3 实验室诊断

直接染色法。取病牛排出的混杂血液、黏液、黏膜的新鲜粪便,添加4~5倍的蒸馏水,混合均匀后通过4层纱布过滤,除去一些杂质,接着滤液以4000 r/min的速度进行30 min离心,弃去上层清液,取沉淀进行涂片,置于火焰上进行固定,再在玻片上滴加石炭酸 品红染色液,继续置于火焰上加热,直到出现蒸汽,但不会产生气泡。当染色液临近干涸时,要立即滴加染色液,经过5 min左右即可进行水洗,再使用3%盐酸酒精进行脱色,直到所有色素都脱下为止,之后使用美蓝染色液进行1 min复染,然后在经过水洗、吸干即可进行镜检。结果能够看到球杆状的红色细菌,通常堆积成丛,细菌长度为0. 5~1.5μm左右,宽度为0.2~0.5μm左右,而其他细菌以及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

细菌培养。取粪便添加2倍蒸馏水,经过细铜纱网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20%安替福民溶液,放在37℃下处理30 min,接着将其在L-J培养基上接种,置于37.5℃下进行6周培养。结果培养基上长出灰白色的细小菌落,呈针尖状。经过革兰氏染色可见阳性小杆菌,经过抗酸性染色可见丛状排列的红色球杆菌,没有荚膜和芽孢。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待检血清和对照血清经过适当比例稀释后添加在包被纯化副结核杆菌抗原的微孔板中,再添加适量的酶标抗体,底物显色后测定OD 450 nm的数值,如果S/P=样品值 阴性对照值/阳性对照值 阴性对照值≥0.3,即可判为阳性。

4 防治措施

检出的有临床症状的病牛以及阳性牛要立即进行隔离或者扑杀。但呈阳性的妊娠后期母牛可采取严格的隔离饲养管理,直到产出犊牛后再进行扑杀处理,且其所产犊牛必须经过严格消毒采取人工饲喂。牛群要定期进行监测,一般疫区每年适宜对牛群进行3~4次检疫,且检出的阳性牛必须进行严格隔离,保证健康牛与病牛完全分离。如果牛场检测出有临床症状或者阳性个体,必须立即连续性的全面清理和消毒圈舍。对于检出的疑似病牛,要进行清晰标记,单独组群,经过3个月饲养再次对其进行检测,依旧为可疑的则可按照阳性牛来处理。培育健康犊牛群,主要是在疫群或者疫区出生的犊牛,要确保与患病或者感染牛严格隔离,进行3天的人工哺喂初乳,之后供给消毒奶,直到6月龄断奶,接着对其进行血清学检测,如果呈阴性则可定为假定健康群,之后每年要坚持进行3~4次检查,直到满4岁,对于经过多次检查都呈阴性的牛,即可判为健康牛。

猜你喜欢
病牛犊牛肉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小型牛场在犊牛饲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晚秋
犊牛传染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分析与解读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
简介肉牛快速育肥技术
春季舍饲肉牛快速育肥要点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肉牛犊牛脱水症咋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