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莹
摘要:猪细颈囊尾蚴病是养猪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寄生少量虫体时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但寄生大量虫体就会导致机体生长发育缓慢,被毛粗乱,贫血,日渐消瘦,严重时还会出现体温升高、下痢、咳嗽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会造成猪循环感染或者发生死亡,严重损害养猪户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猪;细颈囊尾蚴痛;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检疫
中图分类号:S858. 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3-0076-01
1 流行病学
成虫在犬、狼、狐等的小肠内寄生,孕节片会经由粪便排到体外,导致饮水、饲料被污染,当猪、羊、牛等食入虫卵后,就会在消化道内逸出六钩蚴,接着钻入肠壁血管,并通过血液到达肝脏、肠系膜以及大网膜等处,在3个月之后就会发育为成熟的细颈囊尾蚴。当犬等食人存在细颈囊尾蚴的脏器而发生感染,进入小肠后经过2~3个月就会发育为泡状带绦虫。主要是散养猪容易出现发病,尤其是农村养犬时更容易发生。这是由于没有严格管理犬,没有定期驱虫,部分犬甚至可随意进出猪圈采食饲料,由此使虫卵污染饲料,从而引发该病。
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能够发生,尤其是仔猪普遍都会感染,牧区饲养的绵羊也容易感染,而牛较少感染。该病在很大程度上与动物饲养习惯相关,只要饲养犬的地方,就有可能导致家畜感染该病。另外,如果猪场养犬,或者饲养人员向猪场内带入住户犬或者采取带犬放牧,导致牧场、饮水和饲料污染孕节以及虫卵,从而导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2 临床症状
仔猪感染大量细颈囊尾蚴时,主要症状是耳尖、臀部皮肤发紫,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者完全废绝,机体消瘦,黄疸,部分先发生腹泻,后发生便秘。如果细颈囊尾蚴侵入机体胸腔或者肺脏时,病猪就会表现咳嗽和呼吸困难的症状,并伴有腹膜炎,体温升高,积聚腹水,腹壁敏感。如果腹腔发生出血,腹部就会明显膨大,个别会在发出一声大叫后立即死亡。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猪,可见腹腔网膜和肠系膜上寄生有细颈囊尾蚴,其呈不同大小的囊泡状,里面存在透明液体。另外,肉眼可见囊壁呈乳白色,且分为两层,其中外层坚韧且较厚,是由宿主结缔组织构成,而内层透明且较薄,为虫体的外膜。通过囊泡壁能够模糊看到不透明的乳白色头节,并存在一个较细长的颈。通过镜下观察,可见虫体头节上存在4个吸盘,且头节上排列有两圈角质小钩。
整个肝实质充满细颈囊尾蚴.肉眼可见肝脏表面存在圆形的半透明囊泡,囊体呈黄豆至蚕虫不同大小,囊泡所在的肝组织处发生凹陷、萎缩,有些虫体在肝脏实质器官内包裹结缔组织,形成比较厚的一层包膜。部分包膜内的虫体发生死亡钙化,形成类似于皮球样的硬壳,将其切开可见淡黄色的头颈残骸以及黄褐色碎片。通过镜下观察可见囊泡壁由增生结缔组织构成,并向周围延伸,压迫肝细胞而发生萎缩,呈条索状,肝小叶发生变形,小叶间血管以及中央静脉内的红细胞同血浆分离。肝细胞发生变性,汇管区浸润有嗜酸性白细胞、淋巴细胞。轻时主要是脂肪变性、饥肝,重时主要是肝中毒性营养不良、肝硬变、肝坏死,甚至形成“锯屑肝”,还能够引起肝包炎,出现花纹斑。
4 实验室检查
小心割破水铃铛的外壁,将水囊包取出后轻度挤压头节四周的水囊壁,发现囊壁上突出一带有细长颈部的乳白色头节,头节韧性较大,且比较坚实。用普通放大镜对头节顶部观察,能够看到有4个吸盘,且里外各存在一排由大量角质钩组成的齿冠,由此可确诊为该病。
5 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对于没有死亡的病猪可按体重服用100 mg/kg硫双二氯酚,连续使用3次。如果症状严重还要配合进行解毒、补液、强心。如果可静脉注射20 mL 10%维生素C,10 mL ATP(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每只20 mg);100 mL 5%葡萄糖氯化钠液体,60 mL 5%碳酸氢钠注射液,3支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2次。
加强饲养管理。建议猪场采取规模化养殖或者圈养,且饲養场和生活区必须有效隔离,场内禁止养犬,也不允许犬类进入场内。确保猪、犬之间严格隔离,防止携带虫体犬类等排出的粪便污染饮水、饲料以及饲养场,由此避免猪由于食人被虫卵污染的饮水及饲料而发生感染。猪要定期进行驱虫,一般选择交替使用驱线虫药和驱绦虫药,每1.5~2个月驱虫1次。另外,犬也要定期进行驱虫,且其排出的粪便以及虫体必须集中在一起采取焚烧处理。
严格检疫。严格采取集中检疫、定点屠宰制度。检出的病猪应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屠宰,禁止屠宰场进入犬等肉食动物。屠宰废弃物不允许乱扔,禁止给犬饲喂没有完全煮熟的动物内脏,防止其由于食入含有细颈囊尾蚴虫体的内脏而发生感染。
无害化处理。严重感染的猪,全部脏器、胶胨样水肿以及病变组织必须废弃用于工业或者直接销毁,肉尸要经过高温处理才能够利用。全部囊包以及摘破囊包落到地上的头节都要收集在一起后进行化制或者销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