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2018-05-14 17:29环立中宗慧敏
党政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学校

环立中 宗慧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是促进中小学校健康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内在诉求。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新任务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组发〔2016〕17号)的新要求,尚有不小差距。对此,我们成立了课题组,深入江苏省如皋市的基层学校,采取问卷调查、专题座谈、面对面访谈、查阅台账等方式,作了近3个月的专题调研,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积极探索。

一、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偏差区”

一是存在“党政不分,以政代党”现象。现实工作中,不少学校行政班子习惯用行政命令代替组织名义布置党建工作。有些学校领导班子在决定重大事项前并不能正常召开支部或党员会进行讨论、征求意见。学校党组织书记,尤其是兼任副校长的书记大多数从思想意识上就把自己置于从属于校长的位置上,导致一些学校党组织弱化了方向把握与工作监督职能。不少基層教师甚至认为现实中行政命令的威信更高。

二是存在“重教学,轻党建”的现象。为了使学校在竞争中提高生存力,学校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都放在抓教学质量的提高上,造成党建工作在文件中提得多、行动上落实得少,开会布置多、实际落实少;党建工作者显得地位尴尬,党建工作底气不足,讲服务却不讲领导,讲配合却不讲决策,讲宣传却不重力度。

三是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在党性教育活动的安排上,活动时间大都集中在某个主题教育活动前后的几个月。“风头”一过,其活动也就基本搁起不问了,往往是“虎头蛇尾”,对党员的后续教育与管理乏力。同时,学校党组织在“主业主课”的部署落实上有时也缺乏应有的定力和把控力。

2.理论教育还存在“短板区”

一是理论学习不深入。理论学习还浮于表面,读读报纸、文件的“应付应景式”活动较多,学习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缺乏对党员教师思想理论的深层次指导。

二是党课内容不丰富。党课内容单一,缺乏理想信念、党性教育课程,有的学校甚至把党员的学习会变成了日常工作布置会,造成极少数党员宗旨意识淡化、功利思想抬头。基层党课授课者往往缺乏专业理论素养,对重要理论缺乏深入浅出的解读能力,影响教育的力度和效果。

三是理论培训渠道不通畅。基层党员教师缺乏系统的理论培训机会,即使培训,也多数以业务培训为主,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反而成了“附带部分”,更缺乏相应的考核考评办法措施。

3.领导管理体制还存在“盲点区”

一是党组织不够健全。一些地方乡镇学校规模小,党员人数少,没有单独成立支部,往往与其他学校联合组建支部。“松散”的支部互相依赖和推诿,导致一些党员同志找不到“娘家”,组织生活不正常,也不便党员管理,不利党组织的发展壮大。

二是隶属关系不够明确。以如皋市为例,除市直学校外,地处各镇区的120余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党建工作,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由相应镇区党委(党工委)负责,业务工作则由市教育局主管。镇区党委对学校党建无暇顾及“管不好”,教育局党委对这些学校党建有力难施又“不好管”,结果造成这些学校党组织“无人管”的局面,极不利于学校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是考核机制不够完善。虽然学校党建工作已列入学校目标管理范围,但针对学校党建工作的量化管理考核机制还不够完善,难以实现有效监督和科学评价,使得学校党建工作缺乏目标性和改革动力。

4.长效发展还存在“滞碍区”

一是党建专项活动经费缺乏。对于党建活动专项经费,各地配套政策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地方还未落实配套专用党建经费,这使得基层学校开展党建活动时常常“捉襟见肘”。

二是基层党员发展名额缺乏。近年来,由于对发展党员的严格要求,加上组织部门实行“总量控制,行业平衡”,每年给予拥有大量优秀人才的教育系统的党员发展名额偏少,不少积极分子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却迟迟不能跨入党组织的大门。这种发展党员指标少与追求上进人数多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挫伤了一批教师的积极性,也影响了他们的入党热情。

三是专职党建人才缺乏。不少学校党建工作基本由行政人员兼任,精通党建工作的专业人才成了“稀缺资源”,大部分属于“外行做内行的事”,这导致党的建设往往被党务工作所代替,党建工作不深入、不系统、不全面,只是停留于党务工作层面。

二、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足

一些领导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对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就党建抓党建,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一些党员认为理论学习是空的、虚的,做好业务教学工作是实的、硬的;有的认为党建是领导的事,与己无关,对理论学习不积极不认真。一些学校党组织没有充分发挥组织的政治优势,对于校内的重大事项,要么不愿管、不想管,要么管而不当,与学校行政形成“两张皮”,党建工作流于形式,不出“生产力”。

2.职责分工不明

目前,不少基层学校党组织书记由行政“一把手或负责人”兼任。因此,一些学校把校长负责制当成校长个人负责,导致产生“家长制”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校长甚至把对学校人、财、物的决策权视为私权,遇重大问题不按规定程序决策,不主动征询党组织意见,不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工作。有的学校党组织负责人怕有“越位”之嫌,不敢大胆监督,导致政治核心地位淡化,监督职能软化。

3.专业能力不强

不少学校对如何抓好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思路不清、办法不多、经验不足、效果不佳的问题,容易出现“浮在面上,停在纸上”“自

我空转”等现象,工作中生搬硬套,往往做“文字游戏”,应付了事,只有“上边”的、没有自己的,只有领导布置的、没有自己独创的。对本单位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党组织负责人缺乏“刀刃向内”的胆识魄力和“一针见血”的解决能力。

4.服务保障不够

一方面,一些基层学校缺少对党建物质条件的保障,至今还没有党员开展活动的固定场所。另一方面,有些学校没有建立起高效的党建工作模式,党员培养发展、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监督考核机制等尚不到位,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力度、效率和创新。

三、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1.着力增强三种“意识”

一是增强“政治”意识。邓小平同志早在 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就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中小学校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组织的“神经末梢”,肩负重任,应坚定不移地传播党的声音,宣传党的政策,落实党的要求。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要进一步引导教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

二是增强“责任”意识。中小学校党组织要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充分彰显组织的力量和作用,要敢于领导、善于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化建设,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学校的各项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思想保证。党组织负责人要不断强化党建“首位”意识,保持应有的精气神,切实“耕”好党建这块“责任田”。

三是增强“标杆”意识。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应按习近平总书记对好干部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守“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当好党建工作的示范引领者。学校党员教师是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最直接的践行者、体现者和推动者,应牢记入党誓词,切实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的崇高师德风尚,真正发挥政治思想领先、业务工作领先、教学成果领先的先锋模范作用。

2.着力完善三项“机制”

一是规范组织机制。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意识,切实按照学校章程的总体要求开展党建工作。一方面,要规范学校党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推行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党支部书记原则上由校长兼任,校长不是中共党员的由一名党员班子成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和校长分设的,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支部书记兼任副校长,党员校长兼任副书记。同时,对党员人数较少的中小学校,通过调剂或聘任党员教师等措施,尽快建立党组织。另一方面,理顺“校长负责制的中心地位与党组织的核心地位”的关系,处理好党建与行政的关系,使双方努力做到权利职责上分,思想行动上合;工作内容上分,工作目标上合。“中心”与“核心”和谐统一,形成合力。

二是理顺管理机制。明确管理主体,“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一般由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统一领导和指导”;规范隶属关系,将“中小学校党组织关系一般隶属于市、县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协助管理”落到实处;健全工作制度,“与教育教学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真正推动学校党建工作落地见效。

三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一套相对科学的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实绩考核评价办法,赏罚分明、奖惩并举,有效防止和纠正党建工作的失职行为,从而形成有压力、有动力、有活力、科学合理、顺畅有序的工作格局,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3.着力落实三项“制度”

一是落实常规学习制度。严格遵守“三会一课”的要求,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制定严格的常规学习制度和详细的学习计划,突出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力求聚焦重点,切合实际。

二是落实培训进修制度。制定分层培训计划,将中小学校党务工作者培训纳入基层干部培训范围,通过组织多种培训,指导业务学习、总结工作经验、理顺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在新形势下掌握履职“看家本领”创造条件。

三是落实队伍培养制度。大力实施“三个培养”工程,即把教学和行政管理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教学和行政管理骨干,把优秀的教学和行政管理党员骨干培养成为学科带头人和党政班子成员。注重培养典型,示范引领。同时,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工,尤其是教学一线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组织部门对教育系统党员发展名额可以適当倾斜,这利于党组织及时吸纳贤才,利于党的基业长青。

4.着力融合三种“模式”

一是融合“党建+互联网”模式。学校基层党组织应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通党建网站、党建博客,建立网上支部、网上学校,开辟网上课堂,举办网上论坛活动,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党建的学习功能、沟通功能、桥梁功能、引领功能和评价功能,努力打造中小学校党建“智慧党建”的新模式。

二是融合“党建+文化创建”模式。创新党建活动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不断丰富党建文化,营造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倡导树立有特色的校园精神,形成 “一校一品”“一地一景”的党建文化,努力打造中小学校党建“文化党建”的新模式。

三是融合“党建+服务”模式。以服务师生、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多种形式的党员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党员教师服务学生机制。党员全员“六必访”,即:必访贫困生、必访留守儿童、必访寄宿制学生、必访农民工子女、必访单亲家庭学生、必访学困生。持续开展“结对助学、牵手成长”关爱活动,每名党员至少联系服务一个学生。深化党组织服务社区村庄机制。广泛开展双联双助、爱心帮扶、春蕾行动、教育咨询、社区服务、义务劳动、文明创建、军民共建等有意义的活动,努力打造中小学校党建“服务党建”的新模式。

5.着力推进三项“举措”

一是常态开展学校党建工作专项督导。督导可采用开放性现场督导和计划追踪式督导等方式,对中小学校的党建工作给予有效的督促、检查、指导和评价。尤其要强调的是,督导要坚持问题导向,“直

奔问题而去”,对发现的问题即时提出整改要求,而且跟踪到底,确保整改到位。

二是深化党建人才发现培养机制。在以往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构科学化、社会化、常态化、长效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坚持在党建实践和服务师生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通过评选表彰、研讨交流、媒体宣传、出版资助等途径和形式激励“名优骨干书记”,推介“专家型书记”“教育家型书记”,为中小学校党支部书记的专业发展构筑成才高地,为中小学校党建的内涵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三是创建“名书记工作室”。为放大优质学校先进的管理理念、党建工作艺术、教育教学经验等的辐射效应,大力创建“名书记工作室”并形成制度,更好地发挥“名书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工作室可采取“1+X”运行机制,由一名优秀支部书记做导师,吸收相关单位的若干名支部书记为工作室成员,实行以“老”带新、以强扶弱,共同发展。工作室成员定期开展专题研讨,共同承担党建课题研究,“跳出学校谋划学校”“跳出教育检视教育”“跳出党建研究党建”,拓展视野,不断超越,推动彼此的专业发展,合力打造党建工作的“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

(作者单位:中共如皋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王 玉)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学校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党员标准是什么?
学校推介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正式党员人数减少至3人以下的党支部是否要撤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