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好友,曾经是一个上课会躲在书后面睡觉,下课会把校服盖在头上睡觉的不爱学习的女孩。但她愛上晚自习,因为她可以肆无忌惮地在练习册上抄歌词。
然而,谁能想到,当初班级里不起眼的姑娘,会成为10年后同学聚会上的“焦点人物”。大学毕业后,她考进我们当地最难进的司法局,成为一名政法干警。和她同期报考的老同学很多,成绩出来后,大家甚至怀疑,中榜的那个人是不是和她同名不同人。
同学们有这样的疑虑,并不奇怪。因为在整个青春期里,她一直都是不折不扣的“学渣”,对自己的人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目标”,是在她大二以后。眼看着身边人逐渐都找到了喜欢或适合的事情,宿舍里经常只剩她一个人。渐渐地,她发现自己从小到大竟然没有做过任何有成就感的事情。她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仔细摸索过社会上各类职业的特质,她发现原来自己打心眼儿里喜欢的,是从儿时就无比痴迷的警察装,那一身正气凛然的衣服穿在那些相貌普通的人身上,有着足够强大的气场,早已扎根在她的记忆里。央视的普法栏目剧她期期必追,就连大学选新闻专业的背后,她都有一丝丝怀揣着对正义事业的向往。这些埋藏在潜意识里的细枝末节被挖掘出来后,她便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那就是:要朝着和政法相关的领域而努力。
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不是因为他们最终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而是因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全力以赴的一面;而那些平庸的人却只有愿望而没有行动,或者行动不够。
(《时代邮刊》闫晓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