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改革开放,凝结着中国智慧,承载着中国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中国革命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古代的改革与开放
从历史上看改革,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不断改革与革命的历史。
战国时期商鞅和秦孝公的变法,即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大规模的变法,使秦国崛起成为战国时期的霸主,为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商鞅的户籍管理改革“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户籍制度的基础,直接影响了古代中国的人口流动和征税方式。
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古代改革还有三次。一是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影响了中国人的衣着服饰习惯。直到今天,现代人习惯穿的裤子,就是因为赵武灵王的改革。
二是隋文帝杨坚的人事制度改革“科举考试”,影响了中国人的读书行为和选拔体制。从普通高等学校的全国招生,到国家公务员的选拔录用,均要“统考”,显然是受到了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
三是康熙皇帝的土地制度改革“摊丁入亩”,影响了中国人的生育观念。由于“新增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直接改变了古人的生育观念,中国由此进入第一波“人口大爆炸”时代。
古代除了改革也有開放。比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始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从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绵延七千多公里,到达今天的西亚、东欧等地区。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从一开始就具备多种功能,沿途不同国家和地区不仅借此开展商品货物贸易,而且交流与输送先进的文化、科技知识与成果,加深了欧亚古代各国各民族的友好情谊。而今天我们提倡的“一带一路”,体现的正是古代这种互联互通的合作精神。
改革开放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传承
近代的改革与开放便是邓小平领导的1978年改革开放。从1978年起,40年的改革开放,凝结着中国智慧,承载着中国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实,改革开放精神代表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改革开放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由于中国共产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路传承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来,而且这条道路又为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证明是成功的、胜利的道路,因此对这些伟大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概括和理论再现,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而且也应该是最合理、最符合实际要求的唯一正确的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个“四版论”充满高度智慧,集中而艺术地概括了改革开放所内含的文化底蕴。
改革开放是对中国革命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改革开放就是一场革命,就是要放下包袱、实事求是、除旧布新,要除去一切不适应社会发展、不符合人民利益的旧制度、旧文化。毛泽东同志从解放思想的维度出发,写出《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等光辉著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开启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改革开放就是要把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不利于人民实现幸福、不利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革除掉,以愚公移山、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革命精神把一个个拦路的“钉子”拔掉,直到夺取最后的胜利。
革命就是要有破有立,破与立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这就是在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在革命战争时期开展英勇无畏的可歌可泣的武装斗争,在和平时期则要开展同样艰苦卓绝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斗争,除掉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旧的生产关系,进行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所以,在革命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应一以贯之、永续不断。
中国道路成功的动力在于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动力则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作为动力的动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永葆救民于水火、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改革大业中,为了给人民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指引,必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武装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塑造人。其中,构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中之重,核心之核心。因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制定了精准而更可操作的规范概念,让中国人民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得到明确的价值指引。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合作共赢。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重大问题。中国政府“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正是迎合了这一时代发展的主题。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中国的贡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前线》2018年第8期 郑承军、陈伟功/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