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丹
近来A股连续缩量调整,沪市连续四个交易日成交金额不足1000亿元,其中本周二全天成交金额为854.04亿元,创下2016年1月7日熔断以来的新低。对于罕见的连续缩量表现,市场中“地量见地价”之说再度出现。尽管周四周五成交量有所改观,但大盘仍未摆脱弱势格局。
“地量见地价”还难以确认,但医药板块的雪崩却是不争的事实。继12月6日国家首次药品带量采购在上海举行,并于12月7日公布拟中选结果后,因中选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医药板块大幅杀跌,三个交易日市值蒸发3000亿元,多只医药股阶段跌幅超25%。股价表现如此惨烈,带量采购真会成为医药股的“黑天鹅”吗?联采办负责人日前就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答记者问称,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当期非利空、长期是利好。而从机构的观点来看,也并不像股市反应的那么悲观,如中金公司预计此次的带量采购价格在明年联动到全国所有省份的可能性不大,未来随着费用的节省,市場份额的集中,最后存活下来的龙头药企在仿制药业务上仍能维持15%的净利润率;中泰证券则认为,带量采购激进的降价方式将倒逼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那么,带量采购究竟给医药行业带来的是寒冬还是机遇?大盘连续缩量,哪类股需要重点回避?本期栏目将就相关话题展开探讨。此外,“大家谈”下期话题“回顾与展望”,期待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