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摘 要: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贯穿所有开发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其管理体系是否先进以及管理的水平高低则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实体质量,并决定着建筑工程能否顺利竣工交付。它不仅能左右经济稳定,也是施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1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通俗的说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各项生产的活动进行一定的组织和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尽可能减少因施工不当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整个工程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体制及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是中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为了节约工程管理成本,削减项目管理部门和人员数量成了现在行业内普遍做法。这就造成了不完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甚至引起了部分管理人员多元化的现象。
如果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就会导致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系统虽发布到各级管理单位,但却成为一纸空文,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而没有实际效果。不健全、不完善的管理体制,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2.2 施工进度延误问题
施工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和工作程序。在当今建筑工程行业中,一般采用施工总承包和专业分包的模式。因为隶属关系不同,各专业工作的实际进度很难统一。如专业分包项目没有及时完成就会导致其他工序无法和谐匹配,从而使整个项目的施工工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严重影响工期。
2.3 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由于施工企业不能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忽视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忽视了施工中出现的或是存在的一些小问题,如不遵守规定的程序施工等等,就会带来施工质量隐患。
另一方面,有的建筑工程在竣工后未经试车就交付给业主,有的施工现场施工材料选择或者是工序施工质量不合格,如:混凝土搅拌比例不合法、受潮湿影响结块以及水泥砂与施工材料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中的许多都会造成安全隐患,从而导致质量事故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4 建筑施工自身隐患问题
建筑工程因其建设规模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其施工危险程度不一。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可预知的风险因素,且绝大多数的建设项目是开放式管理的,以高空作业的形式进行生产,劳动强度特别大。
因国内行业市场环境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劳务人员均为农民工,且普遍素质较低。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再不到位,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再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必将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进而影响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因此,不难看出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极其危险的,其管理工作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施工材料方面的管理
加强施工材料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情况出现,从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在实际施工管理中,首先,要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的质量。施工现场管理者要确保每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在质量方面必须达到工程建设的要求。其次,要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率。在施工过程中的,浪费材料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增加建筑企业的成本,还会对施工现场的环境造成影响。
最后,密切关注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材市场的价格会不断的波动,建筑企业必须对施工原材料的价格进行合理的市场调查,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从而促进建筑施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2 加强施工现场环保的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必须对建筑施工管理涉及的相关部门继续努力统一管理,在协调好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同时,注重建筑工程施工环保问题,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例如:建筑施工管理中的监督管理、质量管理、机械管理、后勤保障等,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密切联系。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大,涉及的子项目多,工期长,技术和质量的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客观因素,使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受到影响。比如,恶劣的天气、断电停水、材料紧缺和机械故障等情况,因此,必须注重施工环保问题,在不断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同时,注重节能材料、环保材料和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以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3.3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方法
建筑工程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各领域内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各个领域的综合实力不断加强,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首先应该大力投入科学技术。因为我们现在二十一世纪,是个信息化、科学化的时代,而且各国无界限,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我们努力学习外国的经验,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这样就可以把科技和建筑施工技术紧密的结合为一体,谁在信息技术上取得了进步,谁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其次是提高施工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在建筑工程中,如果想提高施工技术,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这就需要企业经常性的组织员工培训,这样不但可以让员工接受建筑工程最前沿的专业,同时也有利于新技术的引进,这样做可谓是一箭双雕。
3.4 减少建筑工程施工的污染
施工环境污染在目前的工作当中,表现出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日后的施工当中,必须通过一些先进的技术来弥补环境污染上的缺陷。例如,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当通过先进消音技术的引进,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除此之外,先进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做到减少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排放,还能做到美化施工现场环境和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对来说,当下的环境污染还在可控范围之内,虽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只要能够治理好就是值得的。建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尤其是在近几年,甚至呈现出了大面积的扩散状态,长此以往,当地的生态链也会遭到破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要从点滴做起。首先,施工垃圾必须有效回收分类,实现良性处理;其次,要保证建筑施工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而不是牺牲环境带来经济效益;第三,我们要设计较好的施工方案,将自然环境和周边环境融入进度,作为重要的参考。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施工質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各种不确定因素也可能发生,如技术、材料、施工环境等,每一个微小的环节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建筑工程管理,除了法律应该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对投资行为的主体,建设行为规范、指导和监督,也要保证政策法规的实施主体的有效监督和预防机制。同时,在管理过程中,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加强对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修养,对于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定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北方建筑,2017(1):45~47.
[2] 黄倩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筑知识,2017(9):170+68.
[3] 朱志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