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高新沃土 谱写教育华章

2018-05-14 14:40韩媛媛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榆林市榆林育人

韩媛媛

凌霄塔下,榆溪河滨,有一所小学——榆林高新小学,虽不起眼,坊间却传其为榆林教育界的“黄埔军校”。张刚剑,一位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教育家型的校长,正是这所学校开基立业的掌门人。

2012年8月,榆林高新区第一所学校高新小学挂牌招生。张刚剑凭借其出色的业务水平,在面向全国的校长招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榆林高新教育第一人。然而,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校舍竣工不久,扫尾工程尚未结束的杂乱环境,校园里、操场上施工垃圾随处可见,没有校门、课桌椅,也没有完善的办公设备,只有一台临时安装的小型打印机吐纳着他的近忧远虑、绘制着学校发展的最初蓝图。学校历史上第一次全体教职工会议以全体站立的姿势完成。刚建校的整整一个学期,教师们硬是靠三寸巧舌、一支粉笔,用最原始的教学方式完成了工作。

与硬件不完备相伴随的是软件的缺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体制未定、教师身份不明、人事编制无着落、经费支配不自主,学校领导和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也很少,各方面都掣肘着学校的正常运转。

大业初创,百废待兴。面对困难,张刚剑二话不说,带着一干人马扑下身子披荆斩棘,无怨无悔。打报告、找领导,定制度、写方案,培训教师、布置工作、检查督促……事无巨细,般般件件无不亲自过手、亲口过问。没有双休,没有节假,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功夫不负有心人,开学两个多月后,学校逐步解决了水电供应、办公桌椅及教具购买、教职工食宿等问题。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建校第二学期,安装了班班通交互式白板教学系统、校园视频监控系统、LED显示屏,建设了语音教室、录播教室、音乐教室、图书室等标准化部室,完成了校园文化初期建设,各项教学设施逐步完善。基本完成校园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的“三防”建设。与此同时,学校正式以“榆林高新区小学”获批机构代码,明确为公办体制,隶属榆林高新区教育局。选调教师先后完成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过渡,选聘的应、往届大学生得以纳入市人事编制。学校各部门、各科室管理人员初步配齐。并先后成立了工会组织和学校党支部,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会、党支部领导集体。所有这些状况的改善,无不凝结着张刚剑的心血和汗水。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逐渐步入正轨的榆林高新小学鼓舞着张刚剑继续锐意进取,尽情施展自己的教育抱负和才华。

注重理念引领,促进内涵发展

深耕教育30年,张刚剑对如何办好一所学校、要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这些问题,早已成竹在胸。刚一到任,他就在“为学生明天的幸福奠基”的办学思想指引下,确立了“阳光教育”办学理念,确定了“市内领先、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办学总目标,以及“创建阳光校园、打造阳光课堂、造就阳光少年”的具体目标。从而立足实际、高瞻远瞩,从自身特点及环境条件出发,根据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科学筹谋,量身定制了学校三年短期、五年中期、十年长期规划。开创了一条以学生为本,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办学之路。短短五年,硕果累累,誉满塞上。“榆林高新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陕西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榆林市实验室标准化示范校”“陕西省平安校园”“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期间,学校还作为榆林市卫生窗口单位承担了“四城联创”及城区节水型单位、榆林市放心职工食堂等创建工作的迎验任务。在陕西省义务教育国家级均衡发展第一轮达标考核工作中,榆林高新小学考核结果属优质达标学校,受到省政府发文表扬。

以校报《阳光少年》、教研教改专刊《阳光沃土》和校园电视台为依托,借助《榆林日报》、榆林市电视台、榆阳区电视台、榆林新闻网及榆林教育网等当地媒体,通过录制《高效课堂改革纪实》及《阳光教育》等校园专题宣传片,迅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升了学校在业内的影响力,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肯定,吸引了来自瑞士、美国等国的国际教育界人士,以及本地各县区教育同仁纷纷前来参观访问。

注重质量立校,力推教学改革

2012年,全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榆林课改进入深水区。得风气之先的张刚剑,围绕学校既定办学理念和课改思路,義无反顾投身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求索征途。高效课堂从“入模”到“出模”的每一阶段、从信息技术嵌入到观念行为转变的每一方面,都要收集问题、汇总意见、理性论证、撰写文案、设计图表、解释动员、跟踪诊断,这一系列工作循环往复,作为学校课改的决策者、指导者和管理者,张刚剑无不亲力亲为,勉力躬行。缩减休息、加班加点,晨光熹微而来,披星戴月而去是常事,有时候夜深路远,回家不便,就在学校教工宿舍凑合到第二天继续上班。其中的艰难困苦,非亲历亲见者,根本无法想象。就这样,高新小学在短短5年内,先后引进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五步三查”和24字教学模式,创造性地推出了“双七”课堂教学模式,最终确立了极具开创意义的“双线导学”模式,培养出“全国优秀课改教师”一名。学校因课改成绩卓著获得了“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基地试点学校”“榆林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榆林高新区课改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张刚剑本人更是获得了“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教育改革创新专家”的光荣称号。

注重科研兴校,加强校本研修

作为一名“科研型”校长,张刚剑不仅个人研修成果丰硕,50篇次论文发表和获奖,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十五课题研究先进个人、陕西省校本研修先进个人、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校长,而且也给高新小学这所新生的学校深深烙上了科研的胎记。

从对“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启蒙呐喊、孤身实践,到团队引领、共同研修,高新小学形成了以基础教育科研为核心,以课题组成员为骨干,以高效课堂构建为着力点,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为突破口,以语数英向其他学科辐射,以全体教师为后备队的群体教科研网络。

五年来,学校先后承担教育部十二五重点课题、中国新课程研究院十二五重点课题、中国学校教学研究会十二五重点课题等国家级课题研究3项;陕西省“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5项;市级课题研究20余项;市级以下微型课题不计其数。参与课题研究人數在全校教师的85%以上。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县区)等各级各类培训700多人次,近800项教育教学成果在各级各类评选中获奖和发表。其中两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校本科研拔尖人才”,一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教师”。

在张刚剑的带领下,榆林高新小学的校本研修工作已经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它必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注重素质教育,创新育人模式

在“德育课程活动化、德育活动课程化”的目标引领下,经过五年的艰苦探索和不断完善,张刚剑带领学校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富于校本特色的“12345”育人模式。围绕一个主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两条主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阳光成长”,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校园文化育人体系、学生主体德育体系、德育活动课程体系、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四大体系”,“五育并重”落实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和活动育人工程。“12345”育人模式,潜移默化中开阔了学生视野、陶冶了学生性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

学生贾书婷参加了第七届全国少代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呼宇博、张铭洋参加陕西省第七次少先队员代表大会。王佳乐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少先队员”。王俊杰、房淑分别被榆林市团委评选为“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干部。李佳桐被评为榆林市“最美学生”,柳京承、宋婧妮等12人被榆林市教育局评为“星级少年”,房叔、李浩哲分别被高新区团工委评选为“优秀少先队员”。学校被评为“榆林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榆林市优秀少先队集体”。

注重全面发展,开发课程资源

为了科学构建符合本校发展需求的三级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张刚剑在建校之初就号召并指导老师们投入到课程开发工作中来。目前,高新小学社团课程体系日趋完善,学生个性化学习体系基本形成。全校开设39门社团课程,按学段化分为大小班课程。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设立必修和选修课程。同时整理出较为规范的社团活动成果——校本教材十余册。

2016年8月份,学校500人的大型团体操参加了“2016年陕西省青少年重点项目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学生在海峡两岸少年儿童书画比赛、榆林市科技创新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不计其数。学校因课程建设成绩突出而被评为“榆林市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建设先进单位”。

注重环境涵育,构建特色文化

五年来,经过张刚剑的精心筹划,学校有计划、分步骤完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实现了每面墙壁会说话,每处地方能育人,处处体现出“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环境育人氛围。尤其是以教学楼走廊为载体的学段特色文化建设,从生本思想出发,结合习近平主席对少年儿童提出的“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厚望,按照楼层与年级特点分层设计阐释了相应的主题文化,成功打造了“一廊一主题”的走廊文化。此外,张刚剑更是用心良苦地将二楼、三楼连廊改建成为“书韵长廊”开放式阅览室,为孩子们自由阅读提供了便利,形成了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2016年12月,学校获得“榆林市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称号。

“长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17年8月,张刚剑受命出任榆林高新小学、高新六小共同体学校总校长,开启了他人生的新征程。他将继续耕耘在这片高新沃土上,谱写教育事业新的壮美篇章!

猜你喜欢
榆林市榆林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叶锐仙作品
美好教育三秦行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新常态下榆林地区群众监督机制建设分析
陕西榆林海关正式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