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涵
清晨,薄雾在山谷中渐渐消散,几只精灵或是依偎在一起,坐在山峰之巅,或是倏地从陡峭的绝壁跳到一株木棉树上,悠闲自在地啃食起了树叶。它们浑身通黑,唯有小小的头部高耸起一撮直立的白毛,毛茸茸的樣子显得尤为可爱。它们以树叶为食,择岩洞而居,是全球最稀有、最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
这群灵长类动物,生活在神奇秀丽的崇左,这里连绵的喀斯特地貌成为白头叶猴最后的家园。在这片广袤险峻的石山地带、丛林之间,它们似乎不会被外界叨扰,可以尽情地嬉戏。
白头叶猴十分“挑食”,它们每天要吃30多种树叶,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要求格外高,保护起来十分困难。1980年之前,全世界仅剩下不到300只,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之一。为了“拯救”这种生灵,广西崇左成立了白头叶猴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喀斯特精灵
2012年,该保护区被国务院审定为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定期组织开展白头叶猴研究、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活动,强化白头叶猴保护区巡护队伍和制度化管理建设、整治违规放牧等一系列行动,切实保护白头叶猴这一珍稀动物。如今白头叶猴的数量已经达到1128只。
白头叶猴头部、肩部为白色,头顶矗立着一撮白色的毛发,尾部白和黑的毛色因不同的个体比例而有差异。这种黑白两色的毛色与裸露的喀斯特悬崖峭壁颜色十分相似,成为白头叶猴很好的保护色。白头叶猴在毫无遮挡的岩石上非常危险,但是它们与岩石混为一体,远距离是无法发现的。
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崇左人民不懈的努力,让一只只白头叶猴可以无忧长大。保护区里的25位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定点到200多平方公里的山林里面,一去就是5天左右。一边观察,一边保护,猴子在哪,工作人员就在哪,几乎是风餐露宿,居无定所。
今年54岁的唐立峰,在保护区已经工作36年了,可以说他是从保护区成立之初就一路陪伴白头叶猴成长的“元老级人物”,而韦晓也是研究生刚毕业就来到保护区。他们日复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这些调皮的“猴孩子们”。
连续五天的野外追踪,每天朝五晚八的观察生活,让人们忍不住为之感叹。他们每天背的背包里面装的都是他们定期在户外检测追踪白头叶猴足迹的常规设备,重达30多斤。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就是这样一连五天在陡峭险峻的山中“负重前行”,可想而知每一步都很艰难。
或许是人类对生命有着与生俱来的善意,或许是在与白头叶猴的相处过程中体会到了相似的生命经历。对于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而言,守护这些可爱的生命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了,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他们从内心深处渴望能更好地呵护白头叶猴,给予它们更安全的生存环境。
荒野守护者
中国生物学界泰斗潘文石先生对白头叶猴的保护更是功不可没。这位唯一登上《国家地理》杂志的中国人,如今已经八十多岁,却依然坚守在荒野,为保护野生动物爆发着强大的执行力。
潘文石教授与这些喀斯特精灵的情缘可以从22年前说起。
1996年潘文石从秦岭的熊猫保护区转移到广西的崇左弄官山区,要在南方开辟另一种珍稀动物保护区。虽然他对熊猫的保护已是举世瞩目,但要开始一件新的工作依然十分不容易。他走遍左江和明江流域的崇山峻岭,只为找到一片适合白头叶猴生存居住的保护区。最后选中了弄岗自然保护区这个基地。基地不大,中有一座石灰岩山峰,山势陡峭,山崖就是白头叶猴的栖息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烧荒、砍伐、偷猎,白头叶猴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但最让潘文石揪心的,还是当地百姓贫苦的生活。
很多时候,一盆稀粥,就是当地人全家几口人一天的食物,一些村民的饮水来自村口的一个水塘,而那里经常有水牛在里边洗澡和拉屎撒尿。
潘文石走进一户户人家,深入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村民艰难的生活震撼着潘文石,也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保护自然,最终保护的是什么?
“如果老百姓的生活无法改善,白头叶猴的栖息地就会继续被毁坏,这样也就毁坏了所有生命相互依存的基础。”潘文石意识到,要保护白头叶猴,首先要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
为了让村民不再砍树,潘文石想到用替代能源来解决村民烧柴伐薪问题。潘文石将自己获得的10万元环保奖金拿出来给村民修建沼气池。钱不够,他又四处求援,先后筹集到了约1370万元,为弄官山区的村民修建沼气池、小学、乡村医院、饮水工程和公路……
为什么保护猴子,要先改善百姓的生活?
潘文石的答案是——研究白头叶猴,100年后甚至200年后都不嫌晚,但如果现在不保护好环境,也许在极短的时间里,猴子的栖息地被毁坏了,人类的生存也会更艰难。
树木不再遭到砍伐,山区开始呈现出葱郁的景象,自然生态迅速进入到恢复阶段。当地的白头叶猴数量也从1996年的96只,增加到了如今的1100多只。潘文石教授说:“不论是白头叶猴还是其他野生动物,他们的灭绝是没有时间挽回的,在生命面前、在科学面前,我们没有机会从头再来。”(综合央视财经、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