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地处浙江东部,是宁波市外来人口比例最高的县区(外来人口比例将近三分之二)。流动人口量多,构成类别复杂,涉罪人员低齡等现实,使得未成年人社会观护以及不良行为青少年帮扶的需求特别迫切。为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做好重点青少年服务管理工作,近年来,团宁波市北仑区委巧妙运用“加减乘除法”,积极争取各类社会资源,努力培育高素质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有效开展青少年社会观护及帮扶工作,对北仑区内的涉罪未成年人、部分闲散青少年等广义上的“不良行为青少年”提供引导、帮扶和转化。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织密网络采集信息。依托综治管理网格,引导基层团干部、各网格中的青少年事务社工以及志愿者,形成合力,网上网下结合,无缝隙无死角,共同从社区、村等采集信息。二是扩充渠道收集信息。除按照网格采集外,各学校主要负责提供在校有不良表现屡教不改的学生,区公检法等部门主要提供涉罪未成年人,这些数据来源一并归入服务名单。三是动态管理更新信息。建立重点青少年信息库,将摸排上来的青少年信息按照涉罪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轻微不良行为青少年、闲散青少年等进行分类动态管理,已完成帮扶和需要新增帮扶的,均能实现及时“出入库”,目前在库信息2200余条。
一是专家直接指导。广泛发动并审核筛选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就业分析师等加入专家库,入库专家110余名,并在亲青帮以及我区青少年阳光俱乐部等平台上注册。这些专家直接参与项目操作标准的研究、指导和监督。二是档案信息共享。针对每个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和帮扶需求,以“基层联络团干+网格青少年事务社工+志愿者”和观护帮扶对象“多对一”的形式,制定方案,青少年个人信息在法律限定范围内有效共享,避免工作脱节、低效。三是工作职责清晰。专家库成员主要负责提供心理评估、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基层团干主要负责联络协调,青少年事务社工主要担任“合适成年人”或参与司法环节中的服务,志愿者配合提供社会融入、技能培训、就业对接等全方位帮扶。
一是考核机制激励人。项目曾列入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和市财政支持项目,以此为契机,我们制订了一整套反馈评价考核奖励办法,对参与项目的青少年事务社工及志愿者等提出规范及标准,结合受益人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不断促进人员能动性。二是以专业培训塑造人。系统设计培训计划,重点在青少年心理教育、法律知识宣传、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5年来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专题讲座120余场。三是以定期交流锻炼人。发挥预青组作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工作会议中特别安排青少年事务社工等汇报交流经验,安排职能部门人员点评指导,促进社工边做边思考,及时总结提炼经验,进一步用于指导工作。
一是柔性关怀联系。参与帮扶的青少年事务社工,坚持定时联系,通过家访、电话、短信、QQ、微信等途径,经常问候关心,取得结对青少年的心理认同,掌握青少年的工作、学习、思想动态等基本情况,累计家访1000余次,定期记录在帮扶档案中。二是多样形式帮扶。除社会观护外,针对青少年需求开展帮扶,对贫困者开展经济帮扶,对失业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心态消极者开展心理疏导,对法律观念淡薄者开展法制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受益700余人次,心理辅导受益415人次,法制教育培训受益3000余人次,社会融入活动受益1000余人次,贫困家庭资助31人。三是正面接触引导。青少年事务社工和志愿者配合引导结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公益活动,感受正能量。组织他们参与赛事拉拉队、金辉助老等有正能量的活动,学习正面榜样,认识自我价值,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
在我们帮扶过的所有青少年中,有95%以上的青少年已经回归学校或社会,部分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行为得到一定的控制,实施效果良好。该项目获批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项目,获得了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四届宁波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被多家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