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待儿女的方式,决定了儿女今后会如何对待我们。
Amy:资深媒体人,现任拥有百万粉丝的“亲子派”亲子公众号资深编辑,发表亲子、生活类文章于各公众平台、平面媒体超过百万字。家有小女一枚,用女儿的视角看成人的社会,并与之一起成长。
在小区里或者早教中心遛娃,经常会有小月龄宝宝的妈妈看着我家两岁多的女儿艳羡地对我说:等孩子像你女儿这么大,就好带了吧?
我摇摇头,心想你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ness”(太年轻太单纯)!比较之下,还是躺在床上只会喝奶拉臭臭的小家伙更好带。为什么?因为除了料理他的生活,你不需要和家人、阿姨斗争到底该如何教养孩子。
当你刚认真地“骗”娃“冰激凌吃了会肚子疼哟”,奶奶就满脸慈爱地拿着一个冰激凌走过来递给了娃;当娃正兴趣十足学着自己用勺吃饭,娃他爷爷觉得用勺太慢,干脆“善解人意”地鼓励娃:用手抓快,抓着吃吧!
当你刚欣喜地发现,娃竟能自己专注翻书看了耶,于是你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分散了娃的宝贵注意力,不料此刻阿姨打开了噪声如雷的吸尘器,娃立刻扔下书屁颠颠儿过来看阿姨吸地……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轻则哭笑不得,重则如被五雷轰顶。要命的是,待娃逐渐开始明白事理(大约一岁后),你会发现这样的情况简直层出不穷。你变身消防队员每天四处扑火,你家可爱的“队友们”却依然一脸茫然,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着你的孩子。
规则不统一,是新手妈妈遇到的第一个教育难题。
规则不统一,最初体现在如何养育襁褓中的宝宝上。妈妈希望少穿衣服,外婆希望将孩子裹成粽子;妈妈希望孩子能自主睡眠,奶奶则巴不得天天抱在手上……
这种不统一,是低段位的,多费点口舌,多分享几篇科普文就能解决。
教育方式的不统一,才是最让人抓狂的。因为若想培养孩子好的习惯,需要每个人始终如一,甚至以身作则。
听起来很容易,是吗?
是——吗?!谁经历过谁知道!
年轻的妈妈对孩子一顿饭吃不吃、吃多少没那么在意,相信孩子饿一顿也不会怎样,保持对“吃饭”这件事的兴趣才重要。然而对老人来说,孩子不吃饭?妈呀,天塌了!一定得吃呀,还得多吃——结果你发现你家娃越来越抗拒吃饭了。
年轻的妈妈会把握好宠溺的度,起码不会娃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希望孩子懂得适度节制,慢慢养成正确的金钱观。然而老人们恨不得娃摸着什么就给买什么,渐渐娃开始变得任性,想要的必须得到,得到却不一定珍惜。
……
终有一天你发现,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你成了一个loser(失败者),哪怕你在公司里是叱咤风云的霸道女总裁。如今,你那拖着鼻涕、光着屁股到处撒尿的小魔头才是真正的霸道总裁,你如果不赶紧和他手下的“虾兵蟹将”统一战线,你家迟早被这小人搅成一锅稀粥!
然而治人易,治心难。
让傲矫的老人们表面附和简单,让他们发自内心配合并自律很难。作为过来人,为了让你少走弯路,我建议你可以这样做来“统一战线”:
1.明确并细化教育目标,比如“今天开始訓练自主睡眠,少抱睡”“2岁前不看电视”“每天读5本绘本”等。
2.将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写出来,贴在冰箱上。
3.召集所有带养人“开会”,陈述你的目标,解释理由,强调重要性,恳请他们配合。
4.不动声色地观察带养人是否按约定来行事,如果做到,立即大肆夸赞(请提高演技,态度要真诚);如果没做到,友好提醒,注意口气,并坚持这样做下去。
一旦“虾兵蟹将们”拧成一股绳,任那小魔头再难搞,也会在始终如一的氛围里养成好习惯,按时睡觉、自己吃饭、饭前洗手、公众场合不乱嚷,还热爱读书……
哪有什么天使宝贝,所谓的天使宝贝,背后定有一位煞费苦心的老妈子,以及团结自律的一家人——他们,才是天使光环背后的光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