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灿校
一口气看完近几期刊物,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栏目新颖明犀,上次商定的栏目均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有些栏目可成为社科类刊物的经典之设)其中第三期的“向雷锋同志学习”55周年专辑,可以称作“收藏版”而被广大读者收藏。在本辑中,无论是揭示“毛泽东为什么题词号召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还是“雷锋,从这里走来”的系列文章,无论是那些被岁月湮黄的珍贵的图片还是回忆军报当年是怎样在全国率先并持续宣传雷锋的文章与报样,都具有相当强的史料性、真实性、还原性、可读性。这也看出以军报、军队领导干部主办这份全国瞩目的期刊的优势所在(换言之,如果换一套领导、编辑班子来主办,就绝不会做到像现在这样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左右逢源。)职责使然,使命使然,身份使然。雷锋从我们的行列中走进全国人民心中,不宣传好、维护好,作为军人的我们,就是失职!
每期一些重头栏目、文章,大气、够档次,不愧为“权威台”,既显示出本刊的厚重地位,又给被写单位鼓劲、加油,注入信心。再如“市长巡访团”“以法捍卫英雄声誉”等文章,看了让人鼓劲。“雷锋书院”选出的文章,立意深远,文笔犀利,切中时弊,每一篇都有不俗的见解。抨击批駁梁宏达谬论的文章,令人解气,一抒胸中的愤懑。纵括全国顶级的报纸、刊物,能像我们这样集中火力进行反击的,恐怕不会再有它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