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勇 高巍 安阳 邓庆颖
展纸、研墨、蘸笔、挥毫、压章一气呵成,某合成旅连长马国辰一副遒劲的“精忠报国”书法作品跃然纸上,现场参观的官兵纷纷拍手称赞。
“传统文化作在中华文化中最有底蕴,最能展现出我国的文化自信。”某合成旅副主任张忠博介绍说,他们在参演官兵中遴选优秀代表,完成了传统文化区的构设。置身现场,记者看到,传统文化展区涵盖了书法、国画、篆刻、功夫、京剧脸谱等多个版块,多才多艺的参演官兵们在这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风卷尘沙起/云化雨落地/无数英雄涌四方/人间正气存古今……”伴随着音乐响起,只见一名上等兵手拿中华武术刀腾空跳跃,左一个鲤鱼打挺,右一个后空翻,个个动作干净利落,精彩绝伦。
“中国功夫”作为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符号,始终是中外军队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里我军的官兵不但向俄军展示了精彩的“功夫”,还向他们介绍了以《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古代兵典,以及很多兵家思想精粹等为精神主干的中华传统军事文化,向他们讲解了中国传统的“武德”思想。
你方唱罢我登场。“再来一个!”和着在场官兵的喝彩声,中士王浪斗篷一扬,顷刻化身为黑脸的张飞,再一下,白脸的曹操又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舞台上。“神了,一抬手、一拂袖、一甩头,就能变换出形状各异的脸谱。”官兵们惊诧的背后是王浪夜以继日的苦练。
还在国内时,王浪就接到了在中华文化体验馆里表演京剧脸谱的任务。虽然在平时经常给战友们表演娱乐,但距向外军展示的水平还差得远。为了向外军展示好我国的传统文化,他开始利用休息时间给自己加压。
扯脸是变脸的核心,马虎不得。每次练习,王浪都要将脸谱画在一张张的绸子上,挨个剪好。再在每张脸谱上系一把丝线,把脸谱贴在脸上,在表演中一张一张往下扯。就这么几个简单的动作,王浪足足练了一个多月。光练习拉坏的丝线,他就整整收集了一袋。
“头顶皮帽,脚穿马靴,手拿战刀却像绅士一样!”民族服饰交流过程中,俄军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每一个民族的背后,都是一段辛酸的斗争史。文化体验馆内,俄军少校军官沙哈杰夫自豪地说,俄罗斯有194个民族,虽然在苏联时期经历过一次“大地震”,又历经车臣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但到现在他们仍然屹立在亚欧大陆的北方。
“俄罗斯和我们一样,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民族大融合。后来,他们逐渐分化、融合成了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亚美尼亚人、车臣人、哈萨克人……”旅长韩向春介绍。与“吃”相比较,俄罗斯人更偏爱穿,更看重外在的“包装”。鉴于此,他们精心准备,从“穿”向俄军介绍民族文化。
在民族文化展区,展示着中国云锦、丝绸,编织样式既有汉服,又有唐、宋、元、明、清的服饰。
“中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受汉影响最大。汉民族传统服饰,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察色形,遵礼制为华服特征。”翻译的话,让参观者啧啧称奇的同时,更让他们从服饰设计上体会到中国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含义。
服装的发展和演变,深刻反映了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民俗风情,也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韩旅长介绍,“上起史前,下至明清,很多民俗通过服饰保留了下来,比如祭祀、典礼、节日,很多地方依然会身着民族服饰。”
能文更能武。最令俄军感兴趣的是“中国铠甲图片展”。据了解,中国约在春秋战国之际出现的铁甲,用作防具。各朝代的铠甲不断改进,又出现了玄甲、锁子甲,进入清朝后,逐渐取消铁甲,改换布面甲、棉甲。现场,俄军士兵轮流试穿仿制铁铠甲,十分兴奋。
“军号响,战旗扬,披肝沥胆铸辉煌……”一段节奏轻快的声音鉆入耳蜗,只见下士刘俊手拿快板走上前为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快板秀,轻快的节奏,通俗的语言引得现场中俄官兵一阵掌声。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歌哨声伴着起床号音……”几名官兵的歌曲《当那一天真的来临》小合唱表演,嘹亮而又富有节奏的演唱,让在场的官兵自觉地打起节拍。
某合成旅坦克一连指导员张尔定表演口琴时临时增加曲目,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让互动交流达到了高潮,在场的俄军官兵和这曲子唱了起来。语言的隔阂与文化的差异在动人的声乐中消融。
“音乐最能激发人的情感。”干事闫旭伟介绍说,此次演习文化交流中,他们精心安排了葫芦丝、笛子、口琴、巴乌、快板等乐器,为了激发两军官兵在情感上的共鸣,他们还在遴选曲目上也下了一番功夫,要求既体现军人的战斗情怀,又体现浓厚的民族情怀,还要是两军官兵熟悉的歌曲。
在声乐文化区,官兵们轮番表演。列兵张亚隆多才多艺,“全身充满了艺术细胞,上下流露着一股‘文艺范儿”。他先是拿出葫芦丝,吹奏了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婉转流淌的韵律,让现场的空气瞬间凝固,官兵们屏住呼吸,生怕自己影响到的表演,优美的声音回荡在耳边,似乎把人们的思绪都带入到了歌曲之中。葫芦丝吹得好,笛子、巴乌张亚隆也照样玩得转,《咱当兵的人》《军中绿花》等军营歌曲,在不同的乐器中吹奏出来显得格外优美,听得官兵们心里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