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灵妈妈
我们80后的这一代大多数人,应该从小就是伴随着焦虑成长起来的,经历了上学难、就业难、买房难、结婚难,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下一路过关斩将,好不容易步入平淡安稳的中年生活,却仍然无法从容,无从摆脱焦虑,只是因为我们为人父母了。
从我们的孩子刚刚出生开始,焦虑就如影随形,吃饭问题,睡眠问题,如厕问题……哪怕只是孩子手上长了一根小小的倒刺,都能成为我们焦虑的源头。如今孩子上学了,各种“起跑线”又令我们在焦虑中负重前行。上不上兴趣班,上哪些兴趣班?买不买学区房,买哪里的学区房?要不要提升自己,如何提升?这些问题每天都折磨得我们不得安生。有人说陪伴孩子成长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可是当我们为这些难题焦头烂额的时候,还有什么优雅可言呢?
除了很多的“内部矛盾”让我们焦虑,还有更多的“外部矛盾”也在等著我们,比如,空气质量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孩子的集体生活安全问题,等等。当我们为层出不穷的虐童案、女童遭性侵案震怒的时候,当我们为上海世外小学的两个无辜被砍的孩子痛心的时候,再去回看我们日常中的那些焦虑,其实都不算什么事,不是么?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才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呀,没有这些,谈何明天和未来呢?
当然,因为这些,我们又开始陷入新一轮的焦虑,不敢轻易让孩子接触世界、接触社会,就我家而言,今年暑假我们没有给孩子报任何形式的夏令营活动,我们甚至没有出远门旅行,泰国沉船事故、北京8岁双胞胎姐妹青岛海边遇难,都让我们心有余悸。倒不是说因噎废食,而是太多的事故让我们真的不晓得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一个会先来。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焦虑让我们产生太多的缺憾,而这些缺憾会让人生逐渐丰满坚实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完美起来。我家灵灵小时候有一个玩伴,是个特别聪明乖巧可爱的小男娃,人见人爱。可是这孩子在上中班的时候,没有任何征兆地被查出了绝症。我们之后就很难遇上了,因为那个孩子成年累月地奔波在求医问药的路上,我们甚至不知道他还有多少个明天。孩子们对死亡的概念也许还很懵懂,但是每次灵灵只要见到这位小伙伴,看到他无力的身体,不再灵动的眼神,以及光秃秃的头顶,都会情绪低落好几天。她会说:“叔叔阿姨看上去好憔悴啊。”她偶尔也会感慨:“妈妈,我们永远都不要生病哦。”还会在我晚睡的深夜,睁开蒙眬的睡眼提醒我:“妈妈,快睡呀,不困吗?睡不好会生病哦。”
所以,我想,人生之中,焦虑无从可避,那就让我们善待它吧。孩子们也许就因着这些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焦虑,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