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田
一直以來,我都无法想象亲人的离世,也不敢设想那一天的到来。然而,伴着父母的日渐苍老和女儿的长大成人,突然的某个时候,我感觉到,这一天已经临近了。
母亲走完了她88岁的人生,因病离开了我们。关于母亲的点点滴滴,时常在我脑海中出现,母亲离开我们了,但母亲的普通而伟大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母亲没有文化,但极有远见。
父亲在外工作,母亲以女性柔弱的肩膀挑起抚养我们五个子女的重担,记得那时候,只要我们自己愿意读书,母亲甘愿自己一个人吃苦受累,也坚持让我们兄弟姊妹尽可能好地接受教育,母亲时常对我们说:“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由此,我联想到清代诗人袁枚《苔》中那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母亲的念头只有一个:要让我们有出息,要让我们靠努力拼出自己的天地。
母亲虽身处乡下,但聪明手巧。
母亲在劳作之余,自己用纸板剪成衣服“样子”,脚踏缝纫机给我们缝制出一件件让同龄人羡慕的时髦服装。母亲还靠着这门手艺给家里挣了些零花钱。而如今,娘亲已去,阴阳相隔,春晖未报完,慈母针线断……
母亲苦而不言,喜而不语。
儿时的日子,大家都过得清苦,但靠着父亲每月几十元钱的微薄工资加上母亲的劳作,小时候的我也没感觉日子过得有多不堪。可以说,在母亲的努力下,我们家苦日子过得很甜,充满新意和温馨。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如今,那个给我生命并抚养我长大的人走了,回家时,不再有人絮叨我的吃穿冷暖;离家时,不再有蹒跚的身影在我身后远观;老家门前的胡同里,再也不能看到母亲的身影。
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什么来生再见、下辈子还做××,这一切都是我们美好的愿望而已。只有今生,哪有来世?至亲的人走了,谁能不伤心、不悲痛?只是每个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各不相同,面对亲人的离去,有的人嚎啕大哭,有的人无声啜泪,有的人伤感不溢言表,有的人只于无人之处暗自流泪、暗自伤感,就如我写这篇文章时的感受!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伤感之余,扪心自问,在母亲活着的时候,特别是母亲年老体衰需要我们的日子里,我们兄弟姐妹对母亲无疑是尽了孝心的,对患病的母亲也给予了尽心有效的医治。如此想来,才多了些安慰,少了些遗憾。
逝者如斯夫!时光流逝如江河之水,生命又何尝不是?生你养你的人总有离你而去的一天,我们要做的,当是把握今生,活好当下,让家人、自己快乐过好每一天。也希望活着的人多一些乐观,少一些烦恼,快乐地生活,好好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