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霞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著名演讲家李燕杰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他始终牢记“铸魂育才”的使命,用“真善美”的种子滋润了亿万国人的心田 。
办学:从象牙塔内到十字街头
据全国总工会在80年代初的社会调查发现,1966年以后,进厂的青工占职工总数的60%以上,从表面上看,他们多数具有初、高中学历,但由于十年浩劫,他们的实际水平并不高,“有文凭,没水平”,初中毕业生只是小学水平。因为历史的曲折,他们在应该上学的年龄被耽误了,但很多青年都渴望补上这一课。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恢复生产,西城区三里河工人俱乐部也办了许多培训班来活跃工人的文化生活,办了手风琴班、素描班、乒乓球班等等,到了晚上,工人俱乐部灯火通明。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文学创作班,学员主要是回城的知青。
文学班专门邀请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李燕杰前来授课。讲课中,李燕杰把文学的精华与人性的真善美相结合,吸引了许多学员来听课。刚开始办了一个小班,班上学员只能容纳五六十人,后来工人一传十,十传百,影响越来越大,好多人都知道三里河工人俱乐部有一位叫李燕杰的老师讲课。看到李燕杰的文学班如此受欢迎,于是,三里河俱乐部决定小班改大班,在放电影的大礼堂开讲座。
“从象牙塔内走出,奔向十字街头”,李燕杰在西城区声名鹊起,也进一步提升了他的信心,为他进一步创办自修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燕杰说:“文革结束后,大学的入学率是4%,96%的人上不了大学。我想为那些上不了大学的人办一所大学。好多人都说李燕杰疯了。我说人家武训要饭吃,还能办义学。我们大学老师,为什么不能做点牺牲,为上不了学的人办大学?我骑着自行车去北大、清华、人大、师大这些大学,把好多有名的教师都搬来了。找谁,没有一个谢绝的。”一批知名教授、学者如王力、周振甫等都曾亲自为自修大学授课或编写、审阅教材。
李燕杰创办的北京汉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起初主要是以语言文学函授的方式为主,向广大中青年传授知识,分别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古代文学等课程。地质出版社考虑到广大野外地质人员的学习需求,与自修大学合作办学,函授教材由地质出版社出版,每半月一期直接寄给学员。地质出版社的边知非社长说:“办自修大学是为社会教育事业做贡献,讲座即使印数很少,赔本儿也干。”
1984年春,地质部和李燕杰教授分别致信邓小平同志,信的大意是:“目前我们正在办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应该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诚恳地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为我们的学校题写校名……”小平同志很快回信,将北京汉语言文学自修大学命名为北京自修大学,并亲笔题写了校名。邓小平同志为北京自修大学命名与题字,成为我国新时期教改事业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正是由于有了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校名,才进一步引起了全社会对社会力量办学的重视和支持。
多年来,北京自修大学培养出30多万各类人才,自编了一千多万字的教材,其中部分学员走上了各级党政领导岗位。
演讲:“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
1982年,李燕杰在上海的文化广场作了题为《德才学识与真善美》的报告,据统计,现场有1.5万听众,大家反响热烈。于是其后又连续作了6场演讲,场场爆满。上海人民出版社在李燕杰演讲之后,把他的6场报告汇编成册,迅速推出《塑造美的心灵》一书。这本书一版再版,各种版本发行量高达上千万册。
随着《塑造美的心灵》一书热销,李燕杰的名字迅速红遍中国,全国各地都来邀请他做演讲。群众的来信像雪片一般纷纷寄到李燕杰手中。从他1977年走向社会演讲到去世,李燕杰一共收到了18万封各地青年的来信,接待青年来访数千人。一封信就是一颗青年滚烫的心,通过海量信件,李燕杰掌握了当代青年的基本特点,摸准了青年的思想脉搏。这些信件装在大号的麻袋里装了十几麻袋,他的妻子齐绍华帮助他处理这些信件,在需要他立即亲自回复的信件上标注一些三角记号。李燕杰回忆,他亲自回信有2万多封,其中部分信件后来被编辑成《李燕杰通信集》进行出版。他说:“从表面上看,是我教了数以万计的学生,实际上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学生教育了我,给了我奋斗进取的无穷动力。”
李燕杰不仅在校内有课,还要到社会上为职工大学和各种群众团体上课,邀请他讲课的排了几百场,此外李燕杰还要答复来自全国各地的书信、接待来访青年,其忙碌可想而知。一个人哪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呢?李燕杰只能超负荷工作,尽量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他说:“我觉得不这样干,就无法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就对不起整个社会寄予我们的厚望。”
开拓:走出国门做“巡回大使”
李燕杰的演讲和《塑造美的心灵》一书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中央决定让李燕杰做“巡回大使”,出国演讲。从1982年至1984年,李燕杰连续3年被派出国,他是中央慰问留学生代表团的首席团员,每年11月他都会在中南海演讲,在圣诞节前出国并在国外过新年,一直讲到正月十六七回国。李燕杰演讲主题是《祖国儿女为中华腾飞而拼搏》,他热情鼓励海外游子,要有理想、有抱负,要热爱祖国,献身祖国,他的演讲受到中国留学生的热烈欢迎。在演讲中他提出 “六个根本”,即爱国是理想之本、正直是做人之本、勤奋是成功之本、改革是前进之本和坚贞是爱情之本,结合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把德育寓于智育和美育之中。
一位留学生听了演讲后,给他写了一封感人肺腑的信,其中有这样一段:“不管母亲多么贫穷、困苦,儿女对她的爱,也绝不会含糊,我只喊一聲,祖国万岁!更强烈的爱在那感情的深处。”这段诗被李燕杰经常引用,并成为留学生中广为流传的佳话。
每到一地,李燕杰不仅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还用心学习当地的风俗习惯、历史传统、风土地貌、政治经济等。
有一次,李燕杰在西点军校参观,发现西点军校展示的照片中有雷锋照片。他对陪同的上校说:“上校先生,你们展示的照片中有雷锋照片。”这位上校回答说:“李先生,如果西点军校的士兵都能够向雷锋学习,又有我们美国的先进武器,我们准取得战争的胜利。”李燕杰回应:“如果我们中国的好士兵,有了先进武器,也一定会打胜仗! ”
李燕杰多次出国考察、访问,他深切感受到,教育必须打通中外古今,要推行大文化论、大教育论、大艺术论,从各方面提高人的素质,强化铸魂工程,才能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这也是他一生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