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至19日,第二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与世界相约,喜迎八面来风。穿越历史的星空,回望来路,有一个词,一直伴随哈洽会的成长,那就是开放。是开放,推动着哈洽会的日益国际化;是开放,让哈洽会魅力倍增。二十九届哈洽会,不仅见证黑龙江对外开放的历程,更带动国内各省(区)参展商走向世界。
今天,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作为“哈洽会”的参与者、经历者,以及收藏者,回看哈洽会的成长史,我会说,是哈洽会,为龙江人推开了对外开放的那扇窗,那道门。而这一切记忆仿佛就在昨日,是那样清晰。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全省上下对外开放的需求与愿望迫切。1990年6月6日,伴随着第一枚礼炮鸣响,“哈洽会”在“红太阳展览馆”诞生。她的诞生,立刻得到《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考消息》《文汇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的争相报道。当时,她的全称叫“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贸易对象主要是苏联、东欧国家。
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我记得很清楚,起步是那样艰难。当时展场不具备搞经贸洽谈会条件,电话线路只有8条,客商往外打电话得排“长龙”;展厅门小,往展位运展品全靠小车拉加肩扛;展厅内无电梯,无空调,四层楼又高,客商爬上爬下;当时尚无瓶装水出现,烧水工人需清晨2时起床,烧开1000暖瓶茶水,送入每个摊位;6月天如在烧烤炉旁吃燒烤,展厅内人流如织,挥汗如雨;外面降大雨,棚内下小雨,省长邵奇惠挨户赔礼道歉……鉴于首届“哈洽会”客户少,只能采取“广种薄收”的办法,展览办从苏联电话本上找客户,将写好的两大箱子的“邀请函”,派两个青年携带过江出境到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去寄出,这个办法既快又节省邮资,其结果多数如泥牛入海——有去无回,大多数是“死信”纷纷被退了回来。后来,这些在苏联“旅游”一段时间退转回来的邀请函,成为我的“珍藏品”。
开始的“哈洽会”印刷品印刷得十分简单,如工作人员入门胸卡、邀请函、请柬、车辆通行证等等“五年一贯制”始终是老面孔,白纸上加红、绿、蓝、黑等颜色。一张软质打字稿,每届都要去高校付五千元翻译一次。工作人员的胸卡,只有半块豆腐大,需别在衣服上,丢掉不补,汽车通行证,由我发放,布展、撤展期间,我用三个一号铅字按上红印油即可。
尽管条件艰苦,但首届哈洽会还是一炮而响。不仅吸引来了外来客商,还为哈尔滨这座曾经的“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重新打开开放的大门。90年代初期,中国对外交流的活动还比较少,除了在秋林公司和中央大街一带偶尔能看到外国人之外,其他地方还真是难得一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哈洽会的消息一经传出,一下子点燃了哈尔滨市民的热情,第一届“哈洽会”不对个人售票,但是哈尔滨有了如此“惊天动地”的盛会不目睹一下实为遗憾。9时开幕,早6时人们就站在海城街、北京街展览馆门外等候,看上一眼。当时,我还将“哈洽会什么样?无票也要望一望”这一盛况用镜头记录下来。省展览馆的售票窗口,是售影剧票的,而“哈洽会”虽然不对个人售票,凭单位介绍信也可购得,每票20元。当时购票的人流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临时售票处不得不用面包车代替,“人山人海”又将车围得水泄不通。
自1990年6月,哈洽会打开了黑龙江通向俄罗斯等独联体及东欧国家贸易大门之后,第三届至第六届“哈洽会”,亚洲、港澳台客商也设法“拐弯抹角”打了进来,伴随“南联北开”“西进东出”等战略,“洽谈会”的大门又开了“半扇”,开始邀请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参会,成为“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哈洽会”也从“红太阳展览馆”迁至“冰上基地馆”。可美中不足,展区太分散,一张票进一道门,剪一个角。
在冰上基地度过8年后,“会展中心”闪亮登场,从第15届“哈洽会”开始喜迎八方客商,宽阔明亮的展厅,汽车可以驶入,巨大的展览广场,可以容纳千辆大型机械,“国际范”尽显。
而此时,我早已退休多年。虽然我只参加了一至七届“哈洽会”的服务工作,但我用收藏来继续关注、参与哈洽会。每当翻开我收藏的29届“哈洽会”史料,照片、宣传画、门券、胸卡、报纸、会刊、集邮封(票)、文件、徽章、大会指南、车辆通行证……我就像抚摸一个可爱的孩子那样爱不释手,又像亲眼见证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那样欣慰。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幅幅新老照片记录着历史,一件件实物是“哈洽会”不断发展壮大的见证。
工贵其久,业贵其专。在我参与“哈洽会”工作期间,我利用业余时间去收藏“哈洽会”的“宝贝”。第7届“哈洽会”后,我从省展“哈洽会”筹备办主任岗位退休,可从未漏掉一次“哈洽会”。
为了宣传“哈洽会”,我在家开办了“哈洽情”展览馆。看着首届“哈洽会”《大会指南》写有:“参会人员每人每天伙食标准20元、交全国粮票一斤……”一些小青年会惊讶地问起:“怎么还交全国粮票?啥意思?”我告诉他们:“看看当年的‘哈洽会,看看今天的衣食住行,这就是改革开放40年的巨变。”“哈洽会”其实见证着黑龙江改革开放的历史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迎着开放的世界走来,迎着东北地区的需要走来,历史选择了哈洽会。哈洽会也顺应了历史,并伴随历史车轮的振幅继续前行。
(朱俊峰系《中国展览》杂志原总编辑,文字整理曲静)
责任编辑/刘淑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