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丽萍
[摘 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迎来了大数据发展的黄金时代,大数据在各行各业中得以渗透,对教育行业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对大数据进行有效的利用,使教育管理的职能依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上,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了促进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先分析了大数据服务于高校教育管理的可行性,然后提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对策,希望能够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 键 词] 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4-0218-02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教育提供了较为方便的方式和平台,大数据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提升信息化教育管理的途径,使高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更上一层楼,在实现教育管理体系创新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管理氛围和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育管理下展开学习。
一、大数据服务于高校教育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人才培养的需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如何培养出杰出、具有创造力且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是各大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各个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增高,这就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让学生成长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就需要各大高校在教育管理中积极使用计算机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紧跟时代的步伐。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校园大数据库,将每个学生的信息记录在档,并为其定制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培养其自主创新的能力。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是人才培养的需求[1]。
(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大数据所包含的信息非常广泛,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想要的资料信息,帮助教师和学生展开良好的教学和学习,同时,大数据的信息处理方式也能够帮助教师展开学生相关信息的统计、调研等,极大地方便了教育管理工作的展开。同时,大数据的信息能够支持学校可持续发展,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关信息资料的同时,也能够为学校的各项决策提供参考,可以说,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学校的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大数据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动力[2]。
(三)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校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与社会的接口,也是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人才。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种类的需求也逐渐变化,因此,高校应当以社会的变化为基础,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并将教育管理模式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担当起人才输送的重责。因此,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对策
面对学生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高校应当以大数据为发展背景,积极展开教育管理创新。在实际情况中,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教育管理的创新:
(一)树立明确的高校教育管理“大数据观”
大数据作为新时代下的产物,在高校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教育管理,高校领导及教师应当建立良好的“大数据观”,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高校展开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管理者能够站在“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的角度来展开管理工作,促进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改革,利用数据来优化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实现数据资源与教学管理的协调发展。(2)在高校大数据平台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各个领导及教师需要对大数据资源进行合理的分析,避免学生信息发生泄露的现象,实现高校数据平台的整体性、稳定性建设。(3)高校各个领导及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大数据观”,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积极使用高校大数据来进行教育管理,融入更多的现代化元素,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3]。
(二)完善高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高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高校大数据资源优化的基础内容。在现阶段,一些高校在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资金短缺、人才短缺等现象,导致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较为落后。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情况以实现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平台,需要将高校教育管理目标下的大数据平台建设作为基础,通过与高校教育的有效结合来实现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在实际情况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高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1)对高校现有的各项资源进行统筹分析和细化,对一些具有高校特色文化的资源结构重新调整,将数据资源植入平台中,保证信息化平台的开放性。(2)对高校现阶段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对信息化平台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进行预算,若是有剩余则可以展开进一步的建设,若是资金不够,则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来作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支持[4]。
(三)培养专业的数据化师资管理团队
高校教育管理中,教师是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了能够以大数据作为管理的背景展开教学管理工作,应当有高素质的数据化师资管理团队作为支持。在高校的师资团队建设中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类,一种是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专业教师,另一种是从事大数据研发的技术性教师。为了培养专业的数据化师资团队,需要注重以下几点内容:(1)专业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应当培养自身的大数据思想,使自身能够具备较强的大数据意识,同时,高校也应当积极引导专业性教师参与到大数据教育和教学管理的改革中,为高校各种信息的转换提供支持[5]。(2)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大数据人才,比如通过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扩大数据性研究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渠道,为高校及学生的发展储备更多的专业教师人才。
(四)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创新
管理体系的创新是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实际情况中,高校需要注重以下几点,创新高校教育管理体系:(1)数据收集系统。高校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数据,数据收集系统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包括对线上、线下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学语言等,通过信息数据收集系统的建立,及时了解师生之间的“教”“学”情况。在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的数据系统包括很多,如,行政数据、课程数据、教学数据、科研数据以及学生数据等多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又有很大联系,共同形成教育管理体系。(2)数据应用系统。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的應用系统有很多,比如资源配置、财务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教学管理、学生交互管理、教学支持等模块,在进行数据应用系统的建设时,应当保证各个模块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为教育管理打下基础[6]。
(五)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包括教学方面的管理、学生学习方面的管理、教学决策方面的管理以及科研方面的管理:
1.教师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具体表现为各大高校网络课程的兴起和发展。以现阶段较为流行的“慕课”为例,该形式是一种大规模开放的在线授课模式,该形式的开发已经成为广大学生非常喜爱的模式,如,酷学习、慕课网、学堂在线等平台,是我国开发的以中国大学生为基础的在线课程网站。在这些网站内的信息和数据,为高校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教师可以效仿这种模式,采用在线授课的方式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并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能够应用大数据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效果、成绩考核效果等进行全面统计,作为教学评价的参考。
2.学生学习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大数据时代下,学生获得学习资源和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广泛,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书本、图书馆等,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现代化、个性化、自主化和动态化。在高校内部,对学生学习管理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软件的应用方面,比如,校宝软件的使用,该软件能够科学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统计,记录大量的数据,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学习情况、日航学习行为、心理状态、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记录,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和描述。该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管理方式更具备高效性。
3.决策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传统的决策中,基本上都是通过多个领导聚集到一起,将资源共享,然后做出重要的决策。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在资源数据收集和获取的过程中是非常漫长且困难的,耗时耗力。而在大数据的支持下,高校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大量需要的数据来展开决策,实现高校资源的合理应用,帮助高校展开科学化的决策。
4.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教师科研活动的展开是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进行科研活动的时候,需要有大量的信息作为科研的支持,这些信息十分复杂纷繁,这就为高校的数据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要求,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产物的出现,则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搜索科研活动所需要的信息数据,简化搜索、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流程,提高科研的效率,这对高校教育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7]。
总之,随着大数据的到来,高校也应当积极利用大数据的优势,以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基础,通过树立大数据观、完善信息化建设平台、建设专业的数据化教师团队、创新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等方式来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薇娜.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思维转向与实践理路探讨[J].新校园(上旬),2017(12):61.
[2]卜永安.大数据时代高校管理的创新策略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6):179-181.
[3]赵彬.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特征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7(16):77.
[4]李向阳.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与发展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7.
[5]冯志坚.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4):22-23.
[6]刘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育管理模式变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17-18.
[7]魏偉华.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个性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20):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