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层作者反映动画剧本创作很难,此话不假。而两位青年编剧改编的动画剧本《听听、肚肚和刀刀》获得成功也是真事。他们将获奖的童话音乐剧《小羊野猪螳螂剪刀》改编成获奖的动画片《听听、肚肚和刀刀》,其成功经验值得广大基层文艺作者借鉴。
【关键词】动画;改编;法则
【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由殷雄、胡雨瑾编剧的动画片《听听、肚肚和刀刀》于2016年参加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举办的“文化中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微视频大赛”荣获优秀奖。这部动画片讲述的是一个富于幻想的童话故事,是兔哥听听的成长故事。
作为这部动画片的文学指导,笔者见证了《听听、肚肚和刀刀》这个动画剧本的改编历程,在此简谈一下他们的改编法则。
一、透彻领会原剧主旨
童话音乐剧《小羊野猪螳螂剪刀》剧本是《听听、肚肚和刀刀》动画剧本的创作源头。
《小羊野猪螳螂剪刀》是国家一级编剧殷崇俊创作的一个童话音乐剧本,内容是在和谐的森林里,一直只吃青草的大野猪产生了攀比心理,于是听信虎哥狼弟的挑唆,决定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由吃素改吞荤,它趁羊妈妈回娘家的当儿,将大羊、中羊吞进了肚里,还准备晚餐再来吞小羊。羊妈妈回家来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和金丝猴爷爷、螳螂救出了大羊、中羊。最后,大野猪接受了羊妈妈、猴爷爷、螳螂剪刀的教育,改正了错误的攀比行为,回归到吃草的正确道路上。于是,整个大森林又回到了和谐相处一家亲的状态。童话音乐剧《小羊野猪螳螂剪刀》代表湖北省参加2010年第九届全国群星奖比赛,荣获了全国群星奖。评委对这个童话剧的评价是“充满童趣、富于生活气息的民间少儿艺术精品”。
编剧殷雄、胡雨瑾也被这个童话音乐剧的故事打动了心灵。他们不仅看中了这个童话音乐剧宣扬和谐的主题,而且激发出了更多的主题思考,他们决定将这部童话音乐剧改编成动画剧本。
二、改编力求突破创新
他们在童话音乐剧剧本《小羊野猪螳螂剪刀》的基础上进行了怎样的突破创新呢?笔者以为,他们在原剧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突破创新。
(一)更换剧名与角色
在童话音乐剧中,剧名叫《小羊野猪螳螂剪刀》,改编动画剧本时,剧名改变为《听听、肚肚和刀刀》,剧名之所以改变,是因为作者要更换角色,音乐剧中的角色三只小羊,在动画片中改换成了三只小兔。音乐剧中的羊妈妈一家改换成了动画片中的兔妈妈一家。为什么要改羊为兔呢?因为兔子的形象更灵动,更可爱。讲兔子的故事观众的接受度会更高。一提起兔子,人们一下子就会联想到家喻户晓的童谣《小兔儿乖乖》,联想到兔子爱吃胡萝卜,联想到兔子的大耳朵、红眼睛。观众对动画片中的角色感兴趣了,就有了看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的兴趣。
(二)延展主题
在童话音乐剧《小羊野猪螳螂剪刀》中,它的主题是讲森林中动物的和谐相处,故事简单,主题单一,比较适合低龄儿童的欣赏口味。改编成《听听、肚肚和刀刀》的动画剧本时,编剧不但保留了原来音乐剧的和谐主题,而且,还增加了兔哥听听努力锻炼身体,在家里不停翻跟头,在河滩练习跳高,在庄稼地拔萝卜练力气,在悬崖边荡秋千等内容,听听虽然历经过许多痛苦的失败,但它在螳螂刀刀叔叔的正确引导下,经过不断奋斗终于成功成长为森林小英雄的励志主题。故事更适合较高年龄段学生的口味了。
(三)强化角色
在童话音乐剧《小羊野猪螳螂剪刀》中,主要角色是野猪,作者重点交代的是野猪的心路历程,突出野猪的行动轨迹。重头戏集中在野猪身上。观众的关注点也主要集中在野猪身上,其他角色如大羊、中羊、小羊、羊妈妈、金丝猴爷爷、螳螂剪刀等角色形象并不是很突出。改编成《听听、肚肚和刀刀》动画剧本时,编剧不但保留了大山猪的戏份,而且加强了其他角色的故事,兔妈妈固执己见,坚持要修石头院墙,金丝猴爷爷的魔法,螳螂剪刀的武功打得老虎满地找牙,小金丝猴仅仅只增加了“想死你们了,怎么老不出来玩呀”两句台词,这个形象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还有兔姐叫叫、兔弟瞪瞪、老虎、野狼等角色形象都得到了强化,使读者对它们产生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四)丰富情节
在剧本创作中,要塑造角色形象,主要途径有两个,一个是角色的行动,一个是角色的语言。丰富剧本的故事情节,就是增强角色的行动性。角色只有通过自己的行为,才能在观众的心目中树立起形象,或正面、或反面,或高大、或卑小。比较童话音乐剧《小羊野猪螳螂剪刀》和动画片《听听、肚肚和刀刀》的故事情节,我们很容易发现,前者的故事情节比较单一,而动画片《听听、肚肚和刀刀》的故事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情节。例如,在音乐剧中,野猪骗小羊开门,小羊打开了一条门缝,野猪就冲了进去,强吞了大羊、中羊,而在动画片中,大山猪是一步步诱骗三只小兔,兔哥听听自作聪明地对弟弟、妹妹说,妈妈说不让大山猪进门,没有说不许我们出门啊。听听独自出门跟着大山猪练功夫,大山猪说自己肚子里有彩色萝卜,听听也信以为真,要进到山猪的肚子里去看看彩色萝卜,结果被大山猪骗吞进了肚里。如果我们详细比較,还可以找出剧本编剧增加的很多情节。
(五)扩充场景
《小羊野猪螳螂剪刀》是童话音乐剧,它是一部供舞台演出的音乐小戏。它要遵从舞台演出的要求,场景道具一般比较固定,不可能随时改变。这部音乐剧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场景,呈现在舞台上的场景是一间房子,一口水井,一棵树,一块空地,比较简单。而编剧在改编成《听听、肚肚和刀刀》动画剧本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场景不能满足动画片的要求了,动画的优点就是场景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故事发生在大森林里,动画片里就可以呈现出大森林的场景,角色行动到哪里,只要是剧情需要,场景就可以延伸到哪里。例如,在舞台剧中,羊妈妈去看外婆,只能从舞台上走到大幕后面去,在动画片中,兔妈妈去看外婆,观众看到的就是兔妈妈出门沿着大路走向远方。再比方说,羊妈妈要去河滩捡石头,在舞台上的呈现,要么是羊妈妈挽着空篮子走进幕后,要么是羊妈妈挽着装满石头的篮子从幕后走到舞台中央来。如果真要将这个过程表现出来,就要增加很多道具,还要在舞台上重新换场,花费很多时间,会极大地冲淡观众的观赏兴趣。而在动画片中,兔妈妈要去河滩捡石头,观众就可以很自然地看到兔妈妈的行动轨迹,兔妈妈挽着空篮子,带领着三只兔宝宝前往河滩,兔妈妈边走边嘱咐孩子们:“一个牵着一个走。”到了河滩,河滩上的场景全部展现在观众眼前,有道路,有茂密的庄稼地,有蜿蜒的河流,河滩上还有长颈鹿、金丝猴等众多森林动物,观众看到的是连续的故事和完整的场景。整部动画片中,像这样扩充的场景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场景很好地配合着角色演绎着听听、肚肚和刀刀的故事。
(六)精炼台词
比较童话音乐剧《小羊野猪螳螂剪刀》和动画片《听听、肚肚和刀刀》,我们会很清楚地感觉到,前者的歌唱比重很大,有大段大段的唱词,演员以歌舞的形式在舞台上表演故事;而后者是讲述动物角色在森林里生活的故事。编剧充分运用角色的语言塑造角色形象。所谓角色的语言,就是角色的台词,它包括角色的对话、独白和旁白等台词。例如,在动画片中,兔妈妈带领三只小兔来到河滩时,小金丝猴说“想死你们了,怎么老不出来玩呀?”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却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第一,小金丝猴很自由自在,老在外面玩;第二,小金丝猴很重友情,经常想念小兔们;第三,兔妈妈的家教很严,把小兔们看管得很紧;第四,小兔们很不自由,总是被关在家里。在这样的场景中,有了这样一句台词,小猴、小兔的形象就非常鲜明生动了。
再譬如大山猪有一段台词说:“啊,不是我推的,真不是我推的。听听荡了几下,就失手摔下去了,可真不是我推的。”大家听了这几句台词,是不是觉得大山猪有些可笑,从画面上,观众看得很清楚,听听荡秋千摔下山崖与大山猪一点关系都没有,也没有谁说听听是大山猪推下山崖的,可大山猪却在众人面前一个劲地撇清责任。大山猪为什么会这么说啊,因为它心虚,它以前做过吞食听听的坏事,兔妈妈它们惩罚过它,它是有过污点的。所以,它害怕别人戴有色眼镜看它,把不是它做的坏事又赖在它的头上,于是,它要急于澄清,急于辩解。大山猪的形象一下子在观众眼里变得非常可爱了!
总之,为了改编好《听听、肚肚和刀刀》这个动画剧本,两位编剧花了很大精力分析童话音乐剧《小羊野猪螳螂剪刀》的故事内涵,在音乐剧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故事情节,新的场景,新的台词,极大地丰富了《听听、肚肚和刀刀》的内容,使《听听、肚肚和刀刀》变成了一个全新的童话故事。毫无疑问,他们的剧本改编获得了圆满成功。他们的改编实践对于有志于动画剧本创作的业余作者也会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陈少龙(1962-),男,汉族,湖北天门人,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动漫网络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