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族舞蹈的当代审美取向

2018-05-14 08:59王非凡
北方音乐 2018年15期

【摘要】21世纪的中国民族舞蹈,面临多种机遇和挑战,如何紧跟时代发展,确立其在当代的艺术风格,审美取向起到重要引领作用。审美取向的时期性和变化性致使人们的审美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追求和探索中国民族舞蹈的当代审美,可以使我们在从艺术价值取向上去解析中国民族舞蹈的审美观时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也从而使我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信念。一个具有自身独特艺术风格、符合当代社会审美取向的舞种,才可能立足于当今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之中。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的审美追求,是中国民族舞蹈当代审美取向的基础,也是中国民族舞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舞蹈艺术之林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中国民族舞蹈;审美取向;中国民族舞蹈的当代审美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一、21世纪的中国民族舞蹈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各国、各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中,舞蹈以其特殊的艺术载体、丰富的艺术形式等多种因素使之成为其中重要的艺术种类而备受重视。在中国舞蹈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一般人们所说的民族舞蹈)与中国古典舞蹈一起,構成了中国舞蹈的两大体系,其中,各民族舞蹈虽同属于一个大的民间舞体系,但由于各民族历史文化的不同,因此造成了各民族文化在发展的过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征,其中有一些是在本民族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还有一些民族民间舞,是经历了本民族各代统治阶层从形式到内容甚至所用器乐的规范后而形成的,较前一种相比,这种民族民间舞显现出较为程式化的特点,如朝鲜舞、藏舞、傣舞、蒙古舞、维吾尔舞蹈等。

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民族舞蹈就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如黎族的舞蹈《三月三》、朝鲜族的舞蹈《扇舞》、蒙古族的舞蹈《鄂尔多斯》、傣族的舞蹈《金色孔雀》、维族的舞蹈《摘葡萄》、回族的舞蹈《花儿与少年》及汉族的舞蹈《荷花灯》、《跑驴》、《红绸舞》等。这些民族舞蹈不仅多次漂洋过海,参加各国的舞蹈比赛及演出,荣获了不计其数的世界大奖,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民族舞蹈。这些各具特色的舞蹈虽来自不同民族,却都以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优美的舞蹈动作给人们以视觉美感,但在人的主观感受上却形成了形象性、地域性、意境美、情感美、律动性等相同的审美特征。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民族舞蹈通过几代舞蹈人的努力得到很大发展,目前为止,大都建立了自己的体系,但由于当下世界全球化进程与文化的多元发展,模糊了人们对民族舞蹈的认知,人们对民族舞蹈的认同感正在被现代舞蹈以其超越民族和国家的形态深刻地影响着。很多民族由于外界文明的“侵蚀”,在其快速接受现代文化影响的同时,本民族古老独特的传统文化却已渐行渐远。特别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些民间老艺人相继离世,他们所传承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也随之而去,一些民间舞蹈所传承的传统文化内涵也因此正渐渐失去,随之带来的就是民族舞蹈独特性与民族性的流失。

现今,一些民族舞编导在创作中,经常不经选择、提炼和再创作,而是直接堆砌、拼凑民间舞蹈素材,因而导致所创作的民族舞蹈的动作、风格、形式等大同小异,有的民族舞蹈作品就直接是“拿来主义”,一些如阿拉伯、西班牙、俄罗斯等国家民间舞蹈中的舞蹈动作元素甚至被直接嫁接使用。当然,作品以这样的方法去创作,无疑是不会成功的,也只能使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伦不类。

正如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贾作光在2008年6月8日举办的首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上所说的:“传统民族舞蹈作品数量在当今有很多,但精品,特别是出类拔萃的精品却是少之又少了。”“比如把傣族舞蹈文雅端庄的妇女体态,改成用肚皮舞的摆动来展示……严重削弱了傣族妇女纯静、文雅、沉稳的形象。又如有些舞蹈过分强调少数民族男子的野性,突出其不文明粗野形象。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坚决反对的猎奇审美取向。”

二、当代审美取向的释义

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在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反复地对审美对象的形态和意象进行感知、把握、概括、提炼、积淀,并综合成精神普遍性的理念和审美追求,在自身的潜意识中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内在标准和尺度”,这种认识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审美取向决定了这种审美追求和标尺的形成。

审美标准是审美取向的归属,不同时期,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对审美客体的审美追求和标准会有所不同,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形成的,包括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民族文化与精神追求等,因而人们的审美取向具有时代认识性和变化性的特点。当然,这种审美取向也存在个体差异,但这种个体差异往往被整体所忽略,而形成趋于相同的审美取向,因而审美取向在大的社会文化精神引领下,集中表现为对某一审美对象从形式到内在的一种相对统一的认识。因而当人们在深人进行某种审美活动时,往往就以这种相对统一的内在标尺来衡量、制约审美客体。

三、中国民族舞蹈的当代审美

21世纪的今天,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紧跟时代发展,确立其在当代的艺术风格、审美取向起着重要引领作用,使我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信念。

(一)保持传统,回归“原生态”

中国的民族舞蹈源自民间,但由于经过院校教材的元素化提取及社会主流精神文化的熏染,更多的现代意识使中国民族舞蹈已与传统文化相去甚远,回归于民间这一文化母体,使地方文化得以深度挖掘和展现,以多彩的艺术形式丰富大众的视觉感知,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充实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的脚步。《云南映象》是2003年于昆明首演的一台大型歌舞集锦,这台歌舞经过对云南原汁原味的乡土歌舞和民族舞蹈的重新整合,古老质朴的民族风格油然而出。在所有参演的演员中,有70%来自滇南村寨的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他们没经过任何专业训练,很多甚至完全就是田间地头的农民,他们的演出服装也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

(二)顺应朝代潮流,注入新的元素

今天的中国民族舞蹈不再局限于几尺相框式的舞台演出与单纯的舞蹈肢体表演,舞蹈表演与精美的舞美、先进高端的多媒体、多种艺术形式(如歌唱、诗歌、器乐演奏等)等密切配合,使中国民族舞蹈以更大的综合性呈现于舞台之上,丰富了观众的视、听觉,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速、充分地获取民族文化知识。如《印象·刘三姐》的演出,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依托当地的秀美山水为演出背景,创造了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经典作品。以土生土长的当地农民为演员,他们涉水而行于漓江之上,盈舞于渔船之中,高高的火把穿梭于十二座山峰的背景之中,亦梦亦幻,犹如人间仙境,何其美也!再有《云南印象》,这部充满质朴淳厚之风的歌舞中,又让人感受到了时代的新意。这个舞蹈并“没有拘泥于中国传统舞蹈的形式”,而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合理的创新和改造。在《云南印象》中塑造的意象是非常成功的,“太阳、大地、火祭、雪山等,都是原生态的意象”,既有现代舞蹈的元素,又充分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原始生态环境。这是在新时代中,中国传统舞蹈的又一次非常成功的创造,使中国传统舞蹈在新时代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又如傣族舞蹈《邵多丽》,此舞蹈作品在“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作品比赛”中获得了“金荷花”奖。作品中,带着斗笠和鲜花的女主角,挑着竹担,伴随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姑娘们用优美的舞蹈追逐着春天、吟唱着夢想,体现了古老傣族民族的年轻情怀和现代梦想。在古老传统的民族舞蹈中注入新生时代的气息,是舞蹈成功所在,同时也体现了现代人对民族舞蹈的审美追求。新的血液,新的思想,是当代中国民族舞蹈发展和前进的动力。舞蹈《邵多丽》对古老中国民族舞蹈与现代舞蹈元素的很好融合,使古老的中国民族舞蹈迸发出新的活力,当代人以全新的眼光重新认识了中国民族舞蹈,对当今中国民族舞蹈的全新诠释,也使人们重新审美了本国民族舞蹈。《云南印象》和《邵多丽》之所以能够成功,能够感动人,也是当今人们对中国民族舞蹈审美的新的需求。

四、结语

民族舞蹈作为中国人民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不但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人们表达民族思想情感的最有力的“形象语言”。21世纪,全新的发展空间为中国民族舞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浓郁的民族风格、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相结合的审美取向是古老的中国民族舞蹈顺应时代潮流,在新时代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紧跟、紧扣时代发展和时代主题,被当代人所接受和认知,坚持作品创作的民族性、舞蹈性、时代性,是中国民族舞蹈作品创作追求的目标。“推陈出新”是每一位艺术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创作观,作为民族舞蹈创作者也必须如此。但是,保持其民族性,是民族舞蹈工作者发展创新必须守住的底线,没有这个原则,那就像一棵大树失去了根基,只会徒有繁盛的外表而逐渐衰败。因此,在发展中确定其审美取向,把握其独特的民族性是中国民族舞蹈最终实现与国际文化对话,屹立于世界民族舞蹈之林的关键。

注释:

①(德)黑格尔《美学》(中文2版、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3页.

参考文献

[1]贾作光.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自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68.

[2]吕艺生.舞蹈教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04).

[3]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3).

[4]王杰.再谈民族舞蹈创作中的民族性[J].舞蹈,2005(11).

[5]资华筠.灵肉血脉连着根——〈云南印象〉观后[N].中国艺术报,2005-5-6.

[6]于平.从原生态“映象”到衍生态"响声"—杨丽萍歌舞、乐舞集创作随想[J].民族艺术研究,2009(04):236.

作者简介:王非凡,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