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华
[摘 要]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无论在哪个阶段的教育中,德育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正所谓育人先育德。在中职学校的各个学科中,语文学科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因为语文学科具有思想性,可以将文化知识与道德品质相结合,比较容易感染学生,达到德育的目的。作为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所教授的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以促进学生在思想品德和人格品质方面的成长。
[关 键 词]中职;语文教育;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6-0103-01
中职学校的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和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彼此渗透,对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中职学校把德育摆在了首要的位置。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讲解起来形象生动,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可以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作用。在熏陶渐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等。在本文中,我们来探讨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课前几分钟的学生展示时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选择中职学校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中考失利,在家长眼中他们不够优秀,因为学习成绩差,在以前的学校还有被冷落的经历,这些因素导致了中职生自卑的心理。他人的看法使他们自我否定,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差,以至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甚至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根据中职生的这些特点,我在课前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每节课的课前都会给学生五六分钟的时间进行个人展示,学生展示的内容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或者根据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布置;也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谈论一下近期学习的感受或者是自己的心情等。比如,在学习《雨巷》时,教师提前布置学生背诵,然后在课前的展示时间进行背诵展示,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背诵时的背景音乐,使背诵入情入境,教师适时进行指导。教师的提前布置可以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这一环节的效率,这个环节既可以锻炼学生上台的勇气,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在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一)在作品的作者介绍时,进行德育渗透
被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基本都是名家作品,很多作者自身就是德育的好素材,教师可以在授课时进行挖掘。比如,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给学生介绍作者的经历,戴望舒在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后,在校期间,学习中外的文学和革命理论,并且参加革命斗争,后来因为宣传革命被日本人逮捕。作者的这种爱国精神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即使处于和平年代,我们也要大力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借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巴金曾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文学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标就是要人变得更好。”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正是经过层层篩选而选取出来的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和个性教育因素,有赞美祖国锦绣江山的优秀诗文,有讲述灿烂的历史文化的文学名著,有弘扬英雄模范人物光荣事迹的文章,还有表述最真挚情感的小说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渗透的素材。
针对中职学生没有理想、没有目标以及缺乏自信心的情况,在学习《我是一滴血燃烧着在祖国的血管》这首诗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豪迈气概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借助这首诗来教育学生要有崇高的理想,给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借机针对中职生白天上课睡觉,晚上彻夜玩游戏,挥霍时间的行为进行教育。在学习《西厢记》时,教师根据所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探讨“爱情是什么”,针对社会上“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价值观,避免因为盲目的恋爱而荒废学业。
三、利用课后的第二课堂进行德育渗透
所谓第二课堂指的是诗歌朗诵比赛、推荐阅读、辩论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得到熏陶,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在进行古典诗歌的朗诵比赛时,学生既能掌握朗诵的技巧,又可以感受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总之,将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德育进行有机结合,是一个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将两者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达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的。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更要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更多地挖掘德育渗透的途径,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无痕的优势,做德育渗透的有心人,在学生思想和品格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教育和引导。
参考文献:
孙绍华.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 河南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