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8-05-14 15:16刘铁
山东画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胜利油田东营会战

刘铁

1955年,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石油部决定对华北地区展开石油普查。从1956年开始的5年中,当时石油部华北石油勘探大队2104、32120钻井队,转战河北、河南、山东,先后钻探华北地区第1号至第8号基准井。

直至1961年4月16日 ,随着32120钻井队在现山东省东营市东营村附近华8井首次钻遇工业油流,开启了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大会战的序幕。作为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初期的整个20世纪60年代,也成为第一代胜利石油工人艰苦卓绝开展会战,激情昂扬为国产油的激情岁月。

到华北去!到“923”去!

华八井发现工业油流后的1961年7月,石油工业部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对东营凹陷进行重点勘探。1964年1月25日,经中共中央正式批准,胜利油田大规模勘探开发会战全面展开。

1964年4月17上午,在山东东营村外的空地上,石油工业部召开华北石油勘探会战东营勘探指挥部干部大会。主席台就坐的人们身上的老棉袄和身下的长条凳,显现出当时条件的简陋,会场上悬挂着国旗和两边的红旗,令大会隆重而庄严。

1963年底,为期三年的大庆会战刚结束,新中国第一个特大油田诞生。华北石油勘探者们既高兴又有紧迫感。在此三个月之前,中共中央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批准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中国石油工业勘探重点由东北转向华北。而1963年10月25日,以坨7井试油成功为标志,胜坨油田的发现为大规模会战提供了依据。

会场上,时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委员、党委书记康世恩,进行着会战再动员。充满激情的话语,吹响了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从松辽平原向华北平原战略转移的集结号。

从1964开始,一支支来自大庆、玉门、青海等地的会战大军在两三年内会师东营,一场声势浩大的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就此展开,中国石油工业和黄河三角洲翻开崭新的一页。

直到今天,72岁的刘庆昌老人仍记得照片记录下的情景:“我们是主人啊。人家天南海北来到这里,我们要表达欢迎之情。”其实,年仅26岁的刘庆昌也刚从部队转业过来没几天。他曾这样被大家欢迎,也很快作为主人,以这样的方式欢迎新人。

已经74岁的刘家训老人,就是当年来自玉门油田的新人之一。“领导说华北出了高产井,我们要到华北去,到‘923去。” 1962年9月23日,东营地区营2井获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胜利油田早期称为“九二三厂”即由此而来。1964年4月末,刘家训和玉门油田作业队的几十个同事,登上了东去的火车。兰州、西安、郑州、济南、淄博,一路欣赏着窗外渐浓的绿色,他们还在火车上热心地帮着扫地、倒水,好事做了一路。

终点是张店火车站。一出站台,“923厂”的接站牌醒目而亲切。负责接站的刘庆昌热情地迎接新战友,嘘寒问暖后把他们领到几百米外的923厂驻张店接待站。大约有半年的时间,刘庆昌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在火车站和招待所间接送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再从这里转乘卡车向东营进发。

“一次,从青岛来了几百名工读学生,我在前面带人进了接待站的院了,后面的人还没出火车站呢!”刘庆昌描绘着当时壮观的情景。

大庆、玉门、四川,地震队、钻井队、作业队,转业兵、学徒工、工读生……曾经名不经转的东营,汇聚了石油部20余家单位的精锐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

1964至1965年间,会战人数从7000人猛增到1.6万人。胜利油田的原油产量从13万吨猛增到83万吨。这一年,中国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国内消费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当年的石油前辈或许并未想到,当年他们怀着“到华北去!到923去!”的信念,所迈出的那一步,促成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跃。

“地窝子”和竹板礼堂

会战初期的1960年代,“地窝子”与帐篷、苇箔简易房甚至农家,都曾是胜利油田发现者们的“家”。

“地窝子”极其简陋。通常用两根竹竿搭起的帆布当门,房顶的苇箔上撒沥青做顶,东墙的窗外,一块毛毡试图抵挡冬季凛冽的寒风。

“那能算房子吗?更像俺家里的大菜窖。”1965年,当时的房建队职工张世长从桓台老家刚到油田,对土墙竹梁、通铺当床的“地窝子”印象很深,“特别憋闷潮湿,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晒被子,要不晚上没法盖。” 那时虽然生活条件艰苦,勘探任务繁重,“为祖国献石油”责任和年轻人的激情却无处不在,“再苦再累没人有怨言。早上队长在地窝子门口一喊,大家爬起来吃口饭就往工地走!”

1966年,参加会战的职工家属总人数达到2.6万。期间,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油田大规模建造“干打垒”和苇箔房。

张世长师傅回忆,比起“地窝子”的潮湿,苇箔房比较干燥,但冬冷夏热很难住,作为“大庆精神”重要代表的“干打垒”算得上“高级”:有门有窗不闷了,很厚的泥墙保温好,抹上灰也好看。而且“干打垒”主要用土坯,节省木材,工艺简单,人人可以动手。1964年起,会战职工家属开始陆续住进了自己建设的,以“干打垒”、苇箔简易房为主的居民点。

随着会战大军集中到达,急需建个礼堂。标准是要快、还要省,因为当时油田勘探开发方向没有明晰,总部位置尚未最终确定。

“可以先建个竹子的简易礼堂。”曾带部队南下的油田老领导王军建议说,广东结实耐用的竹楼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1966年初,王軍南下向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求援。很快,火车运回了一批竹竿和竹片,还带回几位南方工匠。在他们的指导下,在现在胜利广场的位置,可供一千多人开会的礼堂拔地而起。

高大的竹板礼堂建成后,成了油区一景,人们来到这总要摸摸看看,啧啧称奇。“这么大的礼堂,总共只花2万元。”当时在财务处工作林桂英老人,清晰地记着这个数字。

会战岁月,竹板礼堂带给人们难得的享受。夜色中,劳累一天的人们吃过晚饭,或骑车、或步行赶到这里。听婉转的京剧,听高亢的秦腔,与《五朵金花》的欢笑,同《卖花姑娘》忧伤。这些,与竹板礼堂一起成为许多老石油美好的回忆。更多的时候,竹板礼堂中传出的是铿锵的话语和雄浑而坚定的口号!

中国第一口千吨井“胜利”诞生

1965年1月31日,天空中飘着小雪。位于现在的东营市胜利村东南的坨11井放喷现场周围,挤满了923厂的职工。

一条电话线,将这里与北京的石油工业部连在一起。“各位首长,这里是923厂试采指挥部,中国第一口千吨井就要开闸放喷……”

话音落下,井长李沛峰缓缓开启放喷阀。一个、两个、三个,25毫米放喷阀相继打开,乌黑的石油发出震耳欲聋的嘶鸣吼叫,夹杂着蒸汽喷薄而出。油龙在放喷池内畅游,翻着跟头打着旋,仿佛在为英雄的石油人喝彩。

中国第一口千吨井就此诞生!现场一片欢腾!翘首企盼的人们欢呼跳跃着,享受着弥漫四处的油香,眼中浸满激动的泪水。

始于1964年5月的胜坨会战,是中国石油勘探重点从东北向华北战略转移后的开局之战。923厂调集10个地震队、12支钻井队,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攻坚。

1964年11月14日,被称为“决定胜坨油田命运”的坨11井开钻,钻遇罕见巨厚油层。1965年1月31日,陀11井放喷,日产原油1134吨,创造当时全国单井日产最高纪录。年产量相当于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石油总产量的三倍。

中国第一口千吨井从此诞生!

《胜利日报》的前身《勘探报》为此专发号外,刊发消息并配发社论。消息迅速传开,923厂沸腾了!石油工业部沸腾了!据老职工回忆,为庆祝胜利,参战职工每人分到了半斤红烧肉。

在坨11井祝捷大会上,时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工委副书记张文彬说,我们在胜利村打出了我国第一口千吨井,大涨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党组决定,这里就叫胜利油田!

投产至今,坨11井累计产油62.36万吨,其所在的胜利第一大主力油田——胜坨油田,累计贡献原油1.8亿吨。1964年至1966间,以东营凹陷为重点的会战,共钻探井345口,先后探明和初步探明胜坨、东辛、永安、滨南、纯化等油田,新增石油地质储量3.5亿吨,胜利油田初具规模。

(本文图片选自胜利日报社档案)

(编辑/常晔)

猜你喜欢
胜利油田东营会战
C919大型客机106架机转场东营试飞
武汉会战
当当夺权之争:尴尬的“会战”
AN EVALUATION OF GREEN MANAGEMENT INNOVATION SYSTEM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METHOD
库尔斯克会战
The 18th century of America in the Autobiography
分类讨论思想
足球流氓“会战”欧洲杯
基于Entropy—Topsis模型的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