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西北方向走出半个小时,当身上微微汗起,当大地开阔起来,便看到那个小小的村庄了。也许并不能称之为村庄,十几户人家,就像不远处那条河里溅出来的水滴,在黑土地上灵动着。
第一次走到这里,只觉宁静悠然,偶尔的几声犬吠鸡鸣仿佛融入空气中,久久不散。最西头一户,房后是一片园子,还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正值盛夏,果蔬恣意生长,清香四溢。园子周围是简单的栅栏,上面爬满了藤蔓,点缀着许多盛开的喇叭花。两扇间隙很宽的木板门,一扇紧闭,一扇洞开。那些笑声就是从开着的那扇门中淌出来的,或者是翻越了那些篱笆,流进了我的耳朵。
笑声来自几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孩坐在一把椅子上,在池塘边,十二三岁的样子,另几个孩子略小,围着她。池塘中倒映着天光云影,水面记录着每一缕风的痕迹。我隔着栅栏看着,他们并没有因为有陌生人而停止说笑,似乎在讨论那几垄西红柿成熟后是红色还是绿色,还有白菜上的绿虫子最后变成白蝴蝶还是黄蝴蝶,全是我闻所未闻的种种,我竟听得入了神。
这时飘过来一块乌云,很小的一块儿,挡住了太阳,似乎也带着雨。我便冲他们说:“快进屋去,要来雨了!”坐着的女孩抬头看了看云,又低头看了看池塘,说:“没事儿,这块云彩没雨!”她满脸的自信,那些小一点的孩子,都是一脸钦佩地看着她。
我问:“是因为这块云彩太小?”
她点点头:“对呀!你看这块儿,也就半亩的样子,不可能带着雨!”
站在那块儿乌云阴凉的影子里,看着周围的蓝天,有着一种奇异的对比。半亩?想着女孩的话,竟觉得有一种朴素的诗意,让人遐想无限。可是云在天上,她怎么看得出来是半亩大小呢?
她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指着水面说:“你看,这块云的倒影正好把鱼塘的水面铺满。鱼塘是半亩,这块云彩也是半亩了!”
我又问:“你怎么知道鱼塘是半亩大小的呢?”
她说:“我妈说后园一亩,我觉得鱼塘正好占了一半。”她又看了一眼身边较大的男孩,眼中闪着狡黠:“我还和我弟弟学了一亩是多大。一亩大约是六百六十六平方米,半亩就是三百三十三平方米。这个鱼塘大约也是正方形,我让我弟弟用步量过,一个边大约是二十步,小孩子的步子小,算下来估计也就半亩了!”
女孩坐在小椅子上,眉飞色舞冲我讲了一大通,从多方面证明了那朵云的大小。此刻,那半亩云已经走远,竟真的没有带来一滴雨。已近中午,那些孩子和我说了声再见,就抬起那把小椅子,回到了房里。我看了那半亩池塘半亩菜园一会儿,又看了看飘远了的半亩云,才离开了蜂飞蝶舞的栅栏,走上回去的土路。
第一部分:初遇坐在轮椅上的小姑娘,小姑娘巧妙丈量天上云朵的大小,称之为“半亩云”。
又一个周末的午后,此时已是初秋,我又走到那个安静的所在。池塘依然清澈,菜园也依然繁茂,却只有女孩自己在水边,那些略小的孩子都不在。她自己坐着轮椅,她的半亩云也不在,她只对着半亩的潋滟,看着风的足迹。
见我来了,她轻笑了一下。我笑问:“今天你的不带雨的半亩云怎么没来呀?”
她眼珠转了转,指着一旁的菜地,说:“半亩云在这儿哦!”
竟然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她看着我的表情,笑着说:“有一个词,叫‘耕云,可是人们却是耕地。所以这地就是云呀,所以我说这半亩地就是半亩云!”
我笑,她也笑。然后隔着开满喇叭花的栅栏,隔着一方随风轻皱的池水,我们聊得热火朝天。我终于知道了白菜里的虫子变成白蝴蝶,知道了树上的一种爬虫变成大灰蛾,知道了水里的一种爬虫变成蜻蜓,知道了一种到成熟也不变的西红柿叫“贼不偷”……有时,她边讲边笑,笑声掠过水面,穿越那些不知名的花花叶叶,惊起许多不知名的精灵。
在告别离开的时候,我问:“你知道得这么多,都是从你这半亩云中学来的?”
她止住笑,告诉我:“刚才是逗你的,‘耕耘的‘耘不是‘云彩的‘云,我是瞎说的。”
我停下脚步,说:“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大和尚叫宏智正觉,他写了本书叫《宏智广录》,里面有一首诗,第一句叫‘耕云种月自由人,就是‘云彩的‘云。所以‘耕云这个词是有的,你没说错!”
她一脸惊喜:“呀!还真有这个词,耕云种月,真好!等他们回来,我给他们讲!”
第二部分:又见小姑娘,小姑娘别样解释了“半亩云”——强说“耕耘”为“耕云”,因为是半亩地,所以就是“半亩云”,巧合了古诗中“耕云种月自由人”。
后来隔了一个冬天和一个春天,第三次去的时候,正是初夏的欣然。可是却没有等到那个小小的女孩,看样子,似乎是搬走了,换了许多不认识的人。只是池塘和菜地还在,还有栅栏上的喇叭花,还有那些偶尔路过的云。
以后有人问我,往哪里散步好,我会告诉他们,沿着西北方向走出半个小时,当身上微微汗起,当大地开阔起来,会到达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半亩云。
第三部分:再访小村庄,满怀惆怅,表达了对小村庄和小女孩的怀念。
呼应上文,引出下文。两个“又”,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神态、动作、语言,写出了女孩子的智慧机敏,设置了悬念,为下文另类而诗意地诠释“半亩云”作铺垫。
别样的解释,引出下文作者关于“耕云种月”的讲述。
连用四个“知道”,形成排比,既表现了小女孩的博闻,又前后形成呼应。在叙事上属于略写。
用描写视觉的语言描写“笑声”,语言有诗意。
【总评】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少年闰土博闻、能干,是个“小英雄”的形象。而文中的小女孩博闻、机敏,虽然只能坐在轮椅上,但对生活充满热爱。
作者善于写人,小女孩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如《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并且,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用“那些小一点的孩子,都是一脸钦佩地看着她”来烘托小女孩的自信、博闻。
文章语言朴素而有诗意,如“十几户人家,就像不远处那条河里溅出来的水滴,在黑土地上灵動着”“她只对着半亩的潋滟,看着风的足迹”“池塘中倒映着天光云影,水面记录着每一缕风的痕迹”。这些句子,诗意地描写了环境和人物的活动;有时巧妙改变词性,表达十分新颖,如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在黑土地上灵动着”中的“灵动”,或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她只对着半亩的潋滟”中的“潋滟”。
【作家推介】
包利民,男,黑龙江省呼兰人,曾用笔名包罗万象、黎民、去绝踪等,在多家知名报刊开设过专栏。其人自在随心,若水若云无拘无束;其文散淡任意,如风如月留迹留痕。
包利民从中学时开始发表文章,迄今已在全国及海外各报刊发表文章万余篇(次),大量文章被各类文摘类报刊转载。作品《山上山下》获2005~2006年度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两棵树的天长地久》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铜奖,《太阳岛上》获2009年度全国小小说原创优秀作品奖。
(荐评 / 殷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