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林 谢友成 周丰
摘要 [目的]明确斜纹夜蛾与烟青虫或棉铃虫性诱芯同器安放对诱捕效果的影响。[方法]比较斜纹夜蛾与烟青虫、斜纹夜蛾与棉铃虫2种性诱芯同器安放较单一安放的诱捕效果差异。[结果]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和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对斜纹夜蛾诱捕效果无任何影响,在烟青虫、斜纹夜蛾或棉铃虫、斜纹夜蛾共同发生的烟区或烟地,可同器安放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或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由于烟青虫、棉铃虫虫口基数小,诱捕虫量少,烟青虫、棉铃虫性信息素与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是否对烟青虫、棉铃虫诱捕效果存在干扰还需进一步开展试验进行验证。[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二合一同器应用”与“二合一性诱芯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性诱芯;同器安放;诱捕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1-0145-04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lear effect of the same device installation of sexual inducer for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with H. assulta (Guenée) or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on trapping efficacy. [Method] W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in trapping efficacy between the same device installation of sexual inducer for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with H. assulta (Guenée) or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and the single device installation. [Result] There was no effect on the trapping efficacy of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between the same device installation of sexual inducer for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with H. assulta (Guenée) and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with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so in the cooccurring area of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and H. assulta (Guenée) or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and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the same device installation of sexual inducer for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with H. assulta (Guenée) and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with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could be used. Due to small population and small trapping quantity of H. assulta (Guenée) and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further tests were needed to verify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same device installation of sexual inducer for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with H. assulta (Guenée) and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with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on the trapping effect of H. assulta (Guenée) and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Conclusion] The resul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stallation of the same device and twoinone of sexual inducer.
Key words Sex induced core;Installation of the same device;Entrapment effect;Influence
煙青虫、棉铃虫和斜纹夜蛾是烤烟大田主要蛾类害虫[1],由于多年来一直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导致烟青虫、棉铃虫和斜纹夜蛾抗药性增强[2-4],防治难度大,加之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土壤、烟叶农药残留日趋严重,对烟叶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解决烟青虫、棉铃虫和斜纹夜蛾防治难度大、农药残留日趋严重的问题,从源头降低烟青虫、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发生概率,近年来全国各烟区大面积推广物理防治烤烟大田主要蛾类害虫,但由于各地气候、生态等因素及设备、材料的不统一,导致防治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同时,目前各类物理防治害虫的产品价格偏高,诱集害虫种类单一,无形中提高了各蛾类害虫防治成本,导致部分烟区烟农难以接受。国内外专家针对烟青虫、棉铃虫、斜纹夜蛾等不同蛾类害虫开展了不同性信息素以及不同诱捕器对其诱集效果影响的研究,但都仅针对单种害虫。目前,关于不同诱芯同器安放对多种蛾类害虫诱捕效果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
笔者分别比较了斜纹夜蛾与烟青虫、斜纹夜蛾与棉铃虫2种性诱芯同器安放较单一安放的诱捕效果差异,以期为“二合一同器应用”与“二合一性诱芯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诱捕器:统一采用干式16孔诱捕器,共计16个;诱芯:烟青虫和棉铃虫诱芯各6个、斜纹夜蛾诱芯12个,均由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石阡县聚凤乡马屯村王家寨,海拔891 m,面积为7.4 hm2,供试品种为K326,施纯氮87.75 kg/hm2;株行距1.1 m×0.6 m,移栽期4月23日,打顶时间6月27日,试验地烟叶于7月6日开始采收,9月26日采收结束;承试烟农饶登武,烟地周围为山地(高山环绕),生态为常绿乔木林;试验于5月4日开始诱集,7月31日结束。
1.3 试验设计
每片地插8个诱捕器,不同处理间间隔4 m、重复间间隔35 m、两两比较间间隔60 m,诱捕器下排进虫口高度1.5 m,并在诱捕器上作好标记;于5月初开始诱集;不需更换诱芯,诱集历期以各害虫诱芯的有效期为准,烟青虫和棉铃虫约60 d、斜纹夜蛾约100 d;为防止地形及风向等因素的干扰,采取两两比较法(图1),各重复2次(X代表斜纹夜蛾诱芯;Y代表烟青虫诱芯;M代表棉铃虫诱芯)。
1.4 调查方法
安入诱芯后,每天分别调查记录各诱芯对应害虫每个诱捕器的蛾量,每次计数后将虫杀死后除掉。调查历时和诱集历时时间一致。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资料调查结果
2.1.1 温度。
由表1可知,2017年4—9月月平均温度为24.4 ℃,比常年高出1 ℃。其中以7月下旬温度最高,旬平均温度为29.5 ℃,比常年最高旬平均温度高出2.4 ℃;最低旬平均温度为4月下旬的17.2 ℃,比常年最低的4月上旬旬平均温度高0.6 ℃。从整个大田生育期温度变化看,自4月开始,温度基本稳定通过18 ℃。
2.1.2 降雨量。
由表2可知,烤烟主要生育期月平均降雨量为43.7 mm,比常年月平均降雨量少6.0 mm。其中降雨量最多为6月下旬,旬平均降雨量为187.7 mm,比常年旬降雨量最多的6月上旬多1.1 mm;降雨量最少为8月上旬,旬平均降雨量仅为4.3 mm,比常年旬降雨量最少的4月中旬少17.3 mm;同时月降雨量分布不均,整个大田生育期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4月至6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中旬降雨量均较少。
2.1.3 日照时数。
由表3可知,烤烟大田主要生育期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33.9 h,日平均日照时数为4.5 h,与常年相比,月平均日照时数比常年多27.0 h,日平均日照时数比常年多0.9 h。其中月日照时数最多为7月的234.0 h,比常年日照时数最多的7月多83.3 h;日照时数最少为6月,月日照时数仅为58.1 h,比常年月日照时数最少的9月多14.9 h。
2.1.4 主要生育期有效积温。
由图2可知,烤烟大田生育期大于10 ℃以上有效积温最高为7月,为881.5日度,最低为4月,仅为575日度。
2.2 不同蛾类害虫始发期
调查结果显示,烤烟大田生育期斜纹夜蛾始发期为5月5日,这与《病虫害动态监测》中监测的第2次羽化迁飞时间吻合;烟青虫始发期为5月9日;棉铃虫始发期为5月28日。根据烟青虫每天4 h 39 ℃以上高温对烟青蟲的存活和繁殖不利,在28和32 ℃下,湿度可影响烟青虫初龄幼虫、预蛹和蛹的存活[5];烟青虫越冬蛹从眼点移动到羽化的发育起始温度为15.24 ℃,有效积温为152.03日度[6];24 h全光照、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斜纹夜蛾羽化历期在18~30 ℃随着温度的增加而缩短[7];棉铃虫羽化适宜相对含水量为20%~60%,其中最适为40%,相对含水量超过80%,正常羽化率明显降低[8],蛹期雨量偏少,气温偏高、幼虫期雨量适中或偏多,雨日分散有利于棉铃虫的发生[9]。结合2017年气象资料分析,5月平均温度为21.9 ℃,日均温超过20 ℃,降雨量为100.1 mm,有效积温为679.6日度,室外相对湿度较低,因此,烟青虫、棉铃虫及斜纹夜蛾虽然能够羽化,但羽化率因气候条件受到一定的影响,羽化率不高,虫口基数小。
2.3 不同处理的诱蛾效果比较
在诱捕斜纹夜蛾的不同处理中(图3),同器安放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及棉铃虫、斜纹夜蛾处理诱捕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安放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处理,其中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诱捕斜纹夜蛾总量最多为13.00头/个,每天诱捕斜纹夜蛾数量0.15头/个,最少为3.00头/个,每天诱捕量0.03头/个;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诱捕斜纹夜蛾总量最多为10.00头/个,每天诱捕量为0.11头/个,最少为5.00头/个,每天诱捕量为0.06头/个;单独安放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处理斜纹夜蛾诱捕总量最多为6.00头/个,每天诱捕量0.07头/个,诱捕总量最少为2.00头/个,每天诱捕量0.02头/个。综合烟青虫和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棉铃虫和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单独安放3个处理诱捕效果,烟青虫和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诱捕斜纹夜蛾平均总量为8.50头/个,每天诱捕斜纹夜蛾0.10头/个;棉铃虫和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诱捕斜纹夜蛾平均总量为6.75头/个,每天诱捕量0.08头/个;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单独安放诱捕斜纹夜蛾平均总量为4.75头/个,每天诱捕斜纹夜蛾0.05头/个。
在诱捕烟青虫的不同处理中(图4),同器安放烟青虫和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烟青虫总量最多为3.00头/个,每天诱捕量为0.03头/个;单独安放烟青虫性信息素诱捕烟青虫总量最多为2.00头/个,每天诱捕烟青虫0.02头/个。综合各处理,同器安放烟青虫和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烟青虫平均总量为1.25头/个,每天诱捕烟青虫数量为0.014头/个;单独安放烟青虫性信息素诱捕烟青虫平均总量1.50头/个,每天诱捕量0.017头/个。
在诱捕棉铃虫的不同处理中(图5),同器安放棉铃虫和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棉铃虫总量最多为1.00头/个,每天诱捕量为0.01头/个;单独安放棉铃虫性信息素诱捕棉铃虫总量最多为1.00头/个,每天诱捕烟青虫0.01头/个。
综合各处理,同器安放棉铃虫和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棉铃虫平均总量为0.25头/个,每天诱捕烟青虫数量为0.003头/个;单独安放棉铃虫性信息素诱捕棉铃虫平均总量为0.50头/个,每天诱捕量为0.006头/个。
综合各处理对烟青虫、棉铃虫和斜纹夜蛾诱捕效果分析(表4),同器安放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对斜纹夜蛾的诱捕效果无任何干扰,在对烟青虫诱捕效果中,从单个诱捕器调查数据看,同器安放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个别诱捕器诱捕烟青虫量比单独安放烟青虫性信息素的诱捕器诱捕烟青虫量多,但从平均值看,同器安放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对烟青虫诱捕效果略有干扰;同器安放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对斜纹夜蛾的诱捕效果也无任何干扰,在对棉铃虫诱捕效果中,从单个诱捕器调查数据看,同器安放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和单独安放棉铃虫性信息素对棉铃虫的诱捕效果相当,但从平均值看,同器安放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对棉铃虫诱捕效果也略有干扰。
从试验结果看,可初步确定同器安放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和同器安放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对诱捕斜纹夜蛾效果无任何影响,在烟青虫、斜纹夜蛾或棉铃虫、斜纹夜蛾共同发生的烟区或烟地,可同器安放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或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但从烟青虫、棉铃虫诱捕效果看,由于虫量发生较少,虫口基数小,诱捕的虫量少,部分诱捕器甚至整个调查期间未诱捕到烟青虫、棉铃虫成虫,同时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仅仅针对诱捕总量和平均数进行简单分析,未进行系统显著分析,因此,同器安放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和同器安放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对烟青虫、棉铃虫的诱捕效果结果分析存在一定偏差,烟青虫、棉铃虫性信息素与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是否对烟青虫、棉铃虫诱捕效果存在干扰还需进一步开展试验进行验证。
3 结论与讨论
烤烟大田生育期斜纹夜蛾始发期为5月5日;烟青虫始发期为5月9日;棉铃虫始发期为5月28日。根据2017年气象资料分析,5月平均温度为21.9 ℃,日均温超过20 ℃,降雨量为100.1 mm,有效积温为679.6日度,室外相对湿度较低,因此,烟青虫、棉铃虫及斜纹夜蛾虽然能够羽化,但羽化率因气候条件受到一定的影响,羽化率不高,虫口基数小。
从试验结果看,可初步确定同器安放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和同器安放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对诱捕斜纹夜蛾效果无任何影响,在烟青虫、斜纹夜蛾或棉铃虫、斜纹夜蛾共同发生的烟区或烟地,可同器安放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或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
同器安放烟青虫和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烟青虫从单个诱捕器调查数据看,个别诱捕器诱捕烟青虫量比单独安放烟青虫性信息素的诱捕器诱捕烟青虫量多,但从平均值看,同器安放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对烟青虫诱捕效果略有干扰。
同器安放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棉铃虫从单个诱捕器调查数据看,同器安放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和单独安放棉铃虫性信息素对棉铃虫的诱捕效果相当,但从平均值看,同器安放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对棉铃虫诱捕效果略有干扰。
同器安放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和同器安放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烟青虫、棉铃虫,由于虫口基数小,诱捕虫量少,同时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仅仅针对诱捕总量和平均数进行简单分析,未进行系统显著分析。因此,烟青虫、棉铃虫性信息素与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是否对烟青虫、棉铃虫诱捕效果存在干扰还需进一步开展试验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陈代利,梁永江,李喜旺.烟草斜纹夜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53-7155,7179.
[2] 辛海军.我国主要烟区烟青虫抗药性检测及机理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5.
[3] 董育新.棉铃虫抗药性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D].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1998.
[4] 何海龙.斜纹夜蛾抗药性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吉林农业,2013(2):113.
[5] 谢立群,蒋明星,张孝羲.温湿度对烟青虫实验种群的影响[J].昆虫学报,1998,41(1):61-69.
[6] 谢立群,蒋明星,张孝羲.烟青虫滞育特性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97,24(3):199-203.
[7] 鄢铮.斜纹夜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J].昆虫知识,1998,35(1):19-20.
[8] 楊燕涛.降雨对棉铃虫化蛹和羽化的影响机制及对发生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0.
[9] 李火苟,汤建国,刘定忠,等.棉铃虫发生动态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20(4):48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