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7日,农历三月初九,泗水县泗张镇罗家庄在一阵阵鞭炮声中苏醒,喜欢早起的村民,今天起得更早。这一天,乔迁新居、集体婚礼、流水宴席,喜事在罗家庄一桩接着一桩。鞭炮声中,村民们从低矮破旧的石头屋搬进了崭新气派的高楼、别墅,31个老大难的“光棍汉”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在喧鬧欢乐的人群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赵坤默默地看着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村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悄悄滑落。作为罗家庄的“第一书记”,三年前还坐在曲阜师范大学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那时的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与这些父老乡亲一起,为了更好的日子终日奋斗。
这一天,距离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机构出台《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对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和工作机制等方面都做了详尽规制,推动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全面开展。
而山东,在“精准扶贫”概念提出之前,就已经开始对最后的贫困进行“精准打击”。2012年4月,山东省选派2.6万名优秀干部深入到1.8万个基层单位任“第一书记”,深入贫困村,“抓党建促脱贫”,赵坤便是其中一员。之后的五年时间里,山东先后选派三批“第一书记”,他们为贫困乡村带去的不仅仅是政策与资金支持,更包括思维方式与智慧智囊。
2015年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国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彼时,山东虽然有年减贫100万人口的“骄人”成绩,但仍有394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按照计划,山东将于2018年提前完成全面脱贫任务,比全国早两年。随即山东召开省级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同时进一步明确提前脱贫的目标,并要求各地认真研究实行差别化政策,科学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广泛动员各方力量,进一步整合用好全省扶贫资源,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山东“精准扶贫”的冲锋号就此吹响。
2016年6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贫困退出实施方案》,对贫困户精准识别、促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扶贫工作重点村在2018年之前有序退出提出指导性意见。
2017年初,《山东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发布。《规划》研究提出全省总体目标,提出确保到2018年242.4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十二五”期间剩余的4435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十三五”期间确定2000个贫困人口最多的村作为重点攻坚对象按时脱贫的总体目标。
同时,《规划》还明确了脱贫攻坚的年度目标,即2016年脱贫120万人,2017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2018年全部完成脱贫任务,2019-2020年巩固提升扶贫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为完成2018年全省全部脱贫的目标,山东多管齐下,推进“五个一批”工作向贫困“宣战”,即通过扶持产业和解决就业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脱贫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脱贫一批;通过教育、培训扶贫脱贫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脱贫一批,主要解决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有意愿进行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的脱贫问题。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执政智慧,探索出诸多可行、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经验。
山东首创的“就业扶贫车间”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模式,与“粤湘劳务协作试点”区域内劳务协作模式,被人社部确定下一步在全国推广。仅2017年,6126个扶贫车间就吸纳12.6万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成为精准脱贫的一道“利器”。扶贫车间做法还被作为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39个典型案例之一。
除扶贫车间特色项目之外,临沂费县滨河社区异地搬迁扶贫项目、菏泽电商扶贫、枣庄山亭旅游扶贫都成为扶贫工作的亮点工程和特色经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精准扶贫工作的样板工程。
针对贫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要求,山东省人社部门推行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和家庭稳定脱贫能力,仅2017年就组织农村转移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19.6万人。
社会保障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兜底脱贫的基本途径。我省积极推进贫困人口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将符合参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居民医疗保险范围。仅2017年前三季度,全省就累计为符合条件的62.6万贫困人口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238.3万贫困人口纳入居民医保保障范围。
通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贫困地区公务员轮训制度等,山东不断加强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并通过组织专家深入基层等不定期活动,为重点扶贫地区提供技术支持。
正如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2018年元旦发出的《致全省扶贫干部的一封信》中所说: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入山林。过去的一年,扶贫系统干部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大陡山村平坦的柏油马路上仿佛听到苏庆亮的脚步声,石湾子村蔬菜大棚里绿油油的田畦里仿佛看到陈明利灿烂的笑脸,秦玉峰、李玉如、董吉增、刘昌法、张守英……成干上万的扶贫干部扎根在这片肥沃的士地上,用血用汗用泪水甚至用生命,筑起了一座时代的丰碑。
在举全省之力扶贫攻坚的同时,覆盖全省的各项民生幸福工程也在同步展开。2017年12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化厅与省文物局四部门,就2017年山东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3件实事完成情况进行通报。2017年的13件实事,省级以上财政资金共投入4.19亿元,带动各级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12.14亿元。自2012年至今,山东省每年拿出财政资金支持文化惠民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
而在另一方面,自2011年始,山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启动的“乡村文明行动”也在近几年取得丰硕成果。当第一个五年工作目标全面完成,无论是实实在在变化的数据还是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都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的考验: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镇村全覆盖,提前五年完成国家任务;农村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成为国家验收的必要程序;移风易俗工作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移风易俗两个试点省份之一,“乡村文明行动”创建活动形成的“山东模式”已经开启。
从彻底摆脱贫困到居民生活不断丰富,从解决温饱到共奔小康,在齐鲁大地,一幅美丽的现代乡村文明画卷正徐徐展开。2018年,山东将比国家提前两年完成全面脱贫任务,美丽乡村建设也将在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绘就的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愿景中,奏响新的号角,开启新的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再出发,拥抱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彰显新作为,继续走在前列,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