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霞
[摘要]利用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年(CGSS2005) 的数据,从社会信任的视角考察了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的社会距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越是对内信任的居民,越对农民工表现出排斥倾向,两者之间的现实和心理社会距离越大,越显疏远;越是对外信任的居民,反而越表现出亲近倾向,两者现实社会距离越小,但心理社会距离仍显疏远。
[关键词]社会距离;城市居民;农民工;社会信任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的信任关系,是城市社会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户籍居民交往与合作的基础,是城市社会实现经济、政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卢国显,2006)。但仅有不到一半的城市居民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的居民信任陌生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不信任程度在持续加深和固化,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王俊秀、杨宜音,2013)。低信任度将增加社会融入方面的障碍,这不仅不利于外来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发展,更影响到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吕炜等,2017)。社会信任能否影响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社会距离?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对该问题的研究探讨,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城市居民的社会信任现状,还能够为社会距离的影响机制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丰富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
2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说
2.1 文献综述
社会距离概念由塔尔德(Tarde,1921/1890)首次提出,是用来表征阶级差异,齐美尔(Simmel,1964/1902)将社会距离赋予了主观色彩,认为社会距离是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屏障。帕克(Park,1950)认为社会距离描述的是一种心理状态,他将距离分为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博格达斯(Bogardus,1925)将社会距离从概念变成了具体的测量刻度,通过考察行动主体是否愿意与其他人或者其他社会群体交往,来测量社会成员对于他们之间或者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成员之间距离的感觉。
崔巍(2013)指出社会信任的概念主要指个体对于包括陌生人在内的一般社会大众的整体信任水平。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要素,它对于保障社会有效运行和促进社会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金枭枭、侯志阳,2017)。但社会资本的匮乏和质量低下影响了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的社会融合(刘传江、周玲,2004)。
学者们利用社会距离研究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有从农民工视角切入,如李伟东(2007)从农民工在社会交往中的主观感受来评价其社会融入的程度。郭星华(2004)更是将主观意义上的社会距离细化为向往程度、排斥预期和整体感觉三个层面检验其实际融入的程度。也有从本地人、外地人双方的视角切入,李强、张海辉(2004)对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社会距离进行了双向度的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社会距离存在不对称。以上学者得出的结论从静态上看农民工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居民的生活圈,两大群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隔离,其后果是对其城市适应或融入形成障碍;从动态上看,农民工與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正在逐渐增大。王桂新,武俊奎(2011)等梳理国外文献后指出影响社会距离的因素至少包括经济地位、种族差异、年龄阶段、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四个方面。
总之,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已有文献从社会信任视角分析社会距离的不够深入,尤其是将社会信任和社会距离进行细分来分析不同类别社会信任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方面。本文借鉴许涛(2012)的做法,将社会距离定义为现实社会距离和心理社会距离。将社会信任划分为内部信任和外部信任两类,分别分析两种信任对两种社会距离的影响。
2.2 研究假说
社会信任是一种心理活动,意味着愿意承受对方行为所带来的伤害,愿意相信对方;社会信任也是一种认知行为,人们很容易被自己的信任说服,产生非理性的认知偏差(臧日宏、王宇,2017)。本文的内部信任是指对亲戚朋友以及邻居等熟知的人的信任;外部信任是指对于陌生人以及社会机构的信任。居民对于熟人的信任水平越高,则越倾向于亲近“圈内”人,而对“圈外”非熟知的人持有疏远的态度。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两个研究假说。
假说1:内部信任与社会距离正相关,即城市居民对熟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其与农民工的现实和心理社会距离越大。
假说2:外部信任与社会距离负相关,即城市居民对陌生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其与农民工的现实和心理社会距离越小。
3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了2005年度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数据。CGSS2005样本覆盖全国28个省级单位(宁夏、青海和西藏除外) 中的 125个区县,包含了590个居民委员会和 410个村民委员会中的 10372个18周岁以上的中国成年公民。其中,6098个样本为城镇居民,4274个样本为农村居民。因为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社会距离,所以研究样本为6098个。
3.2 变量的测量
3.2.1 因变量:社会距离。CGSS2005中关于不同社会群体间的社会距离问题的设置依据是博格达斯量表,问题逐层递进,具体问题如表1和表2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城市居民与外来务工者间也存在着现实的社会距离,有69.86%的受访者承认有外来人口租住在他们的社区内,这一数据也说明了众多农民工进城打工的事实。但仅有15.39%的受访者中有子女/亲属与外来人口谈恋爱,这说明了外来务工者与城市居民间仍存在较大的现实社会距离。
从表2中可以看出城市居民与外来务工者间存在着心理上的社会距离,城市居民愿意同外来务工者一块工作的比率为73.24%,而愿意邀外来务工者做客的比率仅为42.49%,这说明不足一半的城市居民愿意邀请外来务工者做客,表明了他们与外来务工者存在一定的社会距离。
3.2.2 变量定义。借鉴以往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的变量指标见表3。
3.3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方法探讨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与之间的关系,具体模型如式(1)所示。
其中,Yi是因变量,分别为现实社会距离sd和心理社会距离xd;Xi代表自变量社会信任分别是内部信任f1和外部社信任f2,Zi是一系列的控制变量,εi是残差项。
4 模型分析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4)
由描述性统计值来看,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均值为2.86分,心理社会距离均值为2.93分,说明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确实存在一定的社会距离,心理社会距离大于现实社会距离。调查的城市居民中以女性居多,年龄均值为44.68岁,初中以下文化的占50.71%,多数人覺得社会地位差不多,收入均值为933.45元。
4.2 回归结果分析(见表5)
4.2.1 现实社会距离多元结果分析。就现实社会距离的多元回归结果来看,内部信任f1的系数为正且显著,外部信任f2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这说明城市居民对内信任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其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而对外信任水平的提高则可以降低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这也与我们的理论推导、假说1和假说2一致。
就控制变量而言,城市居民的年龄与现实社会距离成倒U型关系。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说明男性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较小。月收入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成反比,月收入越高的城市居民,其与农民工的社会距离越小。教育文化程度的影响是,与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相比,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的系数为正,说明他们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要比小学以下的大。初中与高中的城市居民的系数也为正但不显著。随着文化程度的上升,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拉大的趋势总体在增加,说明城市居民文化水平越高,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越大。就经济地位而言,经济地位差不多和较低的人与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相比,其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的系数负但不显著,说明经济地位差不多和较低的人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要小于经济地位较高的人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这表明经济地位越低,其与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越小。
4.2.2 心理社会距离多元结果分析。就心理社会距离的多元回归结果来看,对内信任f1的系数和对外信任f2的系数均为正且显著。这说明城市居民对内信任水平的提高会拉大与农民工的心理社会距离,这与前面的假说1一致。但城市居民对外信任水平的提高也会增加其与农民工的心理社会距离,假说2未得到验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居民的户籍优势,使其从心理有优越感而与农民工疏远,不愿意农民工融入城市。
就控制变量而言,城市居民的年龄与心理社会距离成U型关系。相对于女性来看,男性的系数为正且显著,说明男性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心理社会距离较大。月收入与农民工的心理社会距离成正比,月收入越高,其与外来人口的心理社会距离越大。教育文化程度的影响是,与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相比,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心理社会距离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系数均为负,说明他们与农民工的心理社会距离要比小学以下的小。随着文化程度的上升,与农民工心理社会距离缩小的趋势总体在提高,说明城市居民文化水平越高,与农民工的心理社会距离越小。就经济地位而言,经济地位差不多和较低的人与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相比,其与农民工的心理社会距离的系数为负且显著,说明经济地位差不多和较低的人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要小于经济地位较高的人与农民工的心理社会距离。这表明经济地位越低,其与外来人口的心理社会距离越小。
5 研究结论和启示
本文的研究发现了我国城市居民对内信任和对外信任这两种社会信任的存在,并作用于其与农民工的社会距离,具体表现为:城市居民越对熟人内部信任越会拉大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和心理社会距离;而其对陌生人的外部信任的提高会缩小与农民工的现实社会距离但不能拉近与农民工的心理社会距离。这个发现也表明户籍和心理的优越对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的社会距离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要促进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融合,加快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不仅需要从制度和道德层面提高社会信任水平,还要进一步消除二元结构中户籍隔离和本地人、外地人的隔离作用。
[参考文献]
[1] 卢国显.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95-104.
[2] 王俊秀,杨宜音.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 吕炜,姬明曦,杨沫.人口流动能否影响社会信任——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7(12):61-72.
[4] 许涛.我国公民与外来人口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人口学刊,2012(04):24-33.
[5] 崔巍.信任、市场参与和投资收益的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2013,36(09):127-138.
[6] 金枭枭,侯志阳.社会信任、社会认同与社会距离研究——以农民工为视角的实证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02):88-96.
[7] 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05):12-18.
[8] 李伟东.从社会距离看农民工的社会融入[J].北京社会科学,2007(06):71-76.
[9]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03):91-98.
[10] 李强,张海辉.城市外来人口两大社会群体的差别及其管理对策[J].学海,2004(02):59-63.
[11] 王桂新,武俊奎.城市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1,25(02):28-47+243.
[12] 臧日宏,王宇.社会信任与城镇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14(04):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