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
“砺炼性活动”。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需求,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让受教育者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独特而珍贵的体验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砺炼性活动将更好地促使小学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形成良好素养,成为“完整的人”“真正的人”“自由的人”。
精心设计,呵护成长印记
德育伴随儿童的成长,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托课程内容、融合地方资源、紧扣德育要求,为学生设计、开展砺炼性活动,让每一段活动成为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事件。让学生心中留下无法褪去的印记。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分年级设计砺炼性活动:
伙伴文化:我们在一起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对校园生活充满好奇。同时也有着对新环境的一点畏惧。为了让一年级新生尽快融入安小这个大家庭。我们开学第一天安排“心手相牵乐游校园”活动”。六年级学生带一年级新生认识校园。六年级学生精心设计路线,耐心讲解,帮助他们更全面、直观地了解新学校。我们还组织开展齐心协力“齐眉杆”“我们做朋友”“我的好朋友写真集”等一系列以“我们在一起”为主题的砺炼性体验活动。在学生开始小学生活的关键时期。促进了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友谊,使孩子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更主动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
蚕桑文化:我和蚕宝宝共成长
砺炼性关键事件的开发与实践,目的之一为了促进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养蚕是一种科学行为,通过让小学生自己动手养蚕,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以及动手能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蚕姑娘》教材,我们在二年级开展“我和蚕宝宝共成长”活动。活动历时几个月,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在老师和家长的辅导下找资料、拍养蚕照片、写养蚕日记、做电子小报。他们在实践中亲历养蚕的过程,感受生命的跳动和历程,使那些停留在书面上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也感悟到了成长的不易。
学校的课程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资源库,通过活动将一些有意义的主题升华、拓展、延伸,使其成为学生砺炼的资源,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稻香文化:我和小禾共成长
在历史上,无锡是家喻户晓的“鱼米之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如今的孩子离曾经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稻子越来越远,有的甚至从来就没见到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们以太湖水稻示范园为德育实践基地,开展的稻香节系列活动,融合各学科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延长、扩展学习领域,智慧使用技术,从而更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这一系列砺炼性活动已经成了学校的特色品牌活动。
三年级秋学期:认识水稻——了解水稻发展历史、生长过程、主要价值,然后做成“水稻名片”
三年级春学期:小禾成长——种植体验、观察记录、小研究报告。
四年级秋学期:稻谷丰收——体验割稻、翻晒稻谷、手工脱粒、搓草绳、稻草运动会、观看碾米、品尝新米。
四年级春学期:成果展示——吃在稻香、写在稻香、画在稻香、唱在稻香、读在稻香
活动中学生亲历一粒米诞生的一般过程,在砺炼中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分享,在砺炼中懂得两室的珍贵,也发展了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
国防教育:圆我绿色军营梦
学校依托地方优势,先后与驻扎在本地区的无锡市武警支队教导大队、无锡市预备役防空兵基地以及江苏陆军预备役某高炮团结成共建单位,以这些单位为国防教育基地。已经开展了十四届少年军校活动。活动以五年级学生为主,我们不断完善活动方案,通过国防知识讲座、学唱军歌、观看军事影片、参观基地、军训、露营、汇报表演等一系列活动,学生的规则意识、受挫能力、自理能力、合作能力、集体荣誉感得到提升。活动的开展也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学校刚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仁爱文化:奉献爱心储蓄幸福
六年级学生进入毕业季,我们开展“仁爱文化”为主题的砺炼性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积极推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学生通过爱心义卖等方式自己筹备善款,为贵州刘家坪小学、幸福小学捐赠书包、捐建图书馆、设立奖励基金。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体验到了给予是快乐的,懂得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
经历体验,留下成长足迹
让仪式为童年见证
德育重视时代性。随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结合学校深厚的德育文化积淀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紧跟时代的脚步,注重仪式教育。如一年级人队仪式,我们重视入队前队知识教育,写入队申请、观摩升旗仪式、传递红色旗帜等,使队员深刻体会成为少先队员是关荣的。四年级成长仪式。让学生走成长之门、听父母读一封信,让学生体会生活的温暖和快乐,懂得感恩、回报,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六年级毕业典礼,从种毕业树,给母校赠毕业礼物、放飞气球到举行毕业典礼,隆重的仪式让这些学子牢记“尚真”校训,认真做事,真诚做人。
用砺炼为童年增色
设立志愿岗位:小葵花志愿者是安小少先队传统的爱心团队,他们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用微笑和行动帮助或提醒队员们遵守文明礼仪,养成良好习惯。他们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树立了为他人热心服务的信念。
制定课外作业单:安小学生都有一份特殊的课外作业——“课外阅读、家务劳动与体育锻炼”作业单。这份作业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分层设定,让课外阅读、參与家务劳动与体育锻炼成为孩子自觉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孩子更全面地发展,更健康地成长!
提供展示的舞台: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我们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安小秀真坊。创造浓厚的文化校园。“优秀小达人”“十佳小歌手”等脱颖而出。
以生成为童年助力
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活动过程,在日常教学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在出现突发事件时教育者如能以冷静的态度,精辟的洞察力,灵活的应变能力,适时地引导学生开展实践、体验型德育活动,将会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位班主任发现一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父亲缺位现象,便策划了父亲节系列活动。引导广大父亲参与到班级管理与家庭教育中来。学生从制作邀请函、和爸爸同上一堂课等活动中,懂得体谅父亲,也让父亲知道陪伴的重要性。
当共享单车的出现成为学生热议的话题,老师便组织主题活动,队员们自主调查、寻访、设计,感受到了单车的魅力,懂得了要文明使用单车,为低碳环保出自己的一份力。
构建场景,做优秀的自己
丰富节日内涵:学校围绕节日精心设计砺炼性活动,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在潜移默化间加深他们对节日文化的感悟,浸润精神成长。如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游园活动、元旦迎新年活动等,学校成为学生们欢乐的海洋。
2016元宵节,学生把自己制作的花灯挂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在心愿墙上书写心愿,老师们折千纸鹤写上祝福挂在连廊。师生一起参与猜灯谜活动。学生们徜徉在灯谜的世界里,体验着元宵节独特的民俗文化,享受着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2017年2月14日,我们开展“红红勤人节”队家务日活动,大队委们整理队室、清洗执勤套、志愿者帽子、流动红旗等,用劳动开启新学期的篇章。
打造班级名片:一个具有特色的中队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更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于每位中队成员的心灵,使班集体产生蓬勃向上的力量。幸福中队是安镇实验小学首批特色中队。自2012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五个年头,中队以幸福基金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
做最美自己:为激励安小学生养成爱校勤学、勇于担责、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我校设立了新日“三有”之星奖励、华夏红领巾学子奖。奖项申报需要通过自主申报、班级初评、年级展示投票、德育处审核等一系列环节,这个过程唤起了安小学子心中那份童真的梦想,激励着他们朝着梦想努力前行,逐渐成长为勇于担责、乐于助人的少年。
童年。它充满了情趣。充满了意味。它是春天里放飞的纸鸢,是夏季里小河的嬉戏。是秋天田野中的牧笛,是冬天迎风招展的雪人……童年是一本记录孩子生命历程的日记。我们愿意为孩子创设活动、和孩子一起捕捉生活,为孩子的童年添姿增彩。
(江苏省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